施梅英
【摘要】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筆者在高中德語課堂教學實踐中發現,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恰當地選擇和開展游戲類練習,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德語語言水平,培養學生德語交際能力和合作學習意識。
【關鍵詞】游戲教學 交際德語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4-0086-01
一、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在德國的外語課堂上,教師們非常擅長使用各種游戲來營造課堂輕松活躍的氛圍,激發學生參與會話的積極性。筆者在從事高中德語教學的過程中,也進行了一些游戲類練習的嘗試,以期促進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強教學效果。本文旨在對游戲類練習在德語交際教學課堂中的實踐進行探討。
二、游戲類練習在交際課堂教學中的實踐過程
筆者執教班級為高一年級德語班,共有學生24人,皆為德語零基礎學生。上課所用教材為《快樂德語第一冊》。小班化教學為游戲的順利開展創設了有利條件。
游戲類練習的類型和組織形式多種多樣。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目的,筆者選擇了以下幾類游戲穿插到相應的教學內容中:
1.能力指向性的游戲
這類游戲提供的是聽、說、讀和寫四種能力的練習和應用。
例:Laufdiktat 奔跑聽寫
在完成Meine Freizeit單元的教學后,筆者編寫了一篇70-80詞的相關文章,并劃分為長短大致相同的兩段,打印三到四份,字號稍大,張貼在教室的前后黑板上。學生兩人一組,進行游戲。學生甲首先坐在座位上保持不動,學生乙需要以最快速度跑到黑板前,用心記下文章上面的內容,再跑到同伴前,將文章內容復述給對方,學生甲將復述內容聽寫在紙上,如此反復幾次,直到文章第一段內容聽寫完畢。然后兩人互換角色,將第二段文章也記錄下來。最后,用時最短并且文章正確率最高的小組獲勝。
2.語法結構指向型的游戲
該類游戲適用于練習某一特定語法結構
例:Wo ist...? ……在哪里?
以表示物體位置的句型為例,筆者這樣安排游戲進行練習:學生兩人一組,拿到一張房間的圖片,學生甲在房間中“藏”了三件物品,如圓珠筆、德語書、鐘,但是不能告訴對方這幾件東西放在哪里,學生乙需要使用句型“Ist mein Füller/mein Deutschbuch links im Zimmer/ unter dem Bett/ im Schrank...? ”來進行提問,學生甲只能回答“Ja”或者“Nein”,直到學生乙將物品“找到”。
3.增進了解、建立信任類型的游戲
在班級成員初識時,筆者開展了這類游戲,有利于增進學生間的互相了解。
例:Unterschrift sammeln 收集簽名
以食物的喜好為例,每位學生拿到一張表格。表格上第一列為十種不同食物。學生首先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在不同的食物前標注自己的喜好程度,用“+”或者“-”來表示喜歡或者不喜歡。在每種食物后有三列空白列,學生需在教室內互相提問,“Magst du... ?”(你喜歡……嗎?)當得到的回答與自己事先標注的相同時,則請對方簽下名字。首先將表格全部填滿的同學獲勝。
三、游戲類練習的課堂實踐效果
為了更好地了解游戲類練習在德語交際教學中的實踐效果,找出可能存在的問題,筆者選擇了五位學生進行了訪談。以下為其中一位學生的訪談記錄:
時間:2016年6月24日
采訪對象:學生S
訪談主題:游戲類練習在德語課中的實踐效果
訪談記錄:
1.問:你認為在課堂上開展游戲是否增強了你對德語學習的興趣?
答:我很贊同。有了這些游戲,我感覺德語課非常生動有趣,就算是練習語法,也不覺得枯燥。上德語課成了一件開心的事情。
2.問:在游戲練習中,你最喜歡哪一類練習,為什么?
答:我最喜歡“找簽名”的游戲,因為做這個游戲時,我可以在教室里自由走動,全班同學都是我練習德語的搭檔。當我收集滿簽名時,我會覺得很有成就感,也很有趣。
3.問:你對課堂上開展的游戲類練習還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答:希望以后在課堂上繼續玩游戲,但是要留出足夠的時間,有時候還沒玩盡興就下課了。
綜合幾位學生的訪談結果和筆者自己的觀察,筆者發現游戲類練習在德語交際教學中產生了以下幾方面效果:
1.增強學習動機,活躍課堂氣氛
學生在初學德語時往往會有較多的畏難情緒。為了幫助學生克服這種心理障礙,需要教師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游戲有弱化焦點的作用,通過游戲,學生可把高度集中在學習內容上的注意力轉移到游戲上來。在游戲過程中,學生或角色扮演,或進行趣味競猜。
2.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提升合作學習意識
游戲往往是群體活動。在2到6人的小組游戲中,每個人不同的學習節奏都會被照顧到,所有人都會同時深入地參與到課程中來,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尤其在角色扮演類游戲中,不同個性和語言水平的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在共同享受游戲愉悅的同時,學生們互相學習合作,團隊合作能力得到了鍛煉。
四、游戲類練習在德語課堂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與反思
第一,要考慮到游戲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在備課時,教師要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語言水平選擇相應難度的游戲,這樣既可以更好地體會到學生的感受,來判斷該游戲是否足夠有趣,又可以將學生有可能出現的疑惑和問題都進行事先考慮和解決,以便更好地向學生解釋游戲規則。
第二,要合理規劃游戲環節的時長。游戲時間過短,學生會意猶未盡,時間過長,則會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實踐證明,游戲類練習可以放在課的開頭,起到提神暖身的作用,也可以放在枯燥復雜的學習內容之后作為調劑。游戲時長為8-15分鐘時效果較好。
第三,游戲后總結和鼓勵的重要性。游戲結束后,教師需要對整個練習環節進行簡要的總結,對學生在游戲中積極找尋答案的行為加以鼓勵,有意識地回顧在游戲過程中記錄下的內容,但是要避免詳細講解每一個出現的錯誤,因為這樣做只會沖淡游戲帶來的樂趣。
五、結束語
游戲教學可以把枯燥的學習內容和機械性的練習變成充滿趣味性的活動。實踐證明,在課堂上進行游戲類練習對激發學生語言交際興趣,鍛煉學生多方面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在使用該類練習時,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設計出適當的游戲方案,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Brinitzer, M., Hantschel, H., Kroemer, S., M?觟ller-Frorath, M. & Ros, L. 2013. DaF Unterrichten [M]. Stuttgart: Ernst Klett Sprachen.
[2]Pfau, A. & Schmid, A. 2001. 22 Brettspiele [M]. Stuttgart: Ernst Klett Sprachen.
[3]楊愛珍. 1997. “游戲”在德語強化教學中的應用[J].同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112 - 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