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琪
摘 要:初四數學的專題復習對學生形成數學思想、掌握數學方法尤為重要,起著承上啟下,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的重要作用,然而在以往的專題復習中,大部分老師雖然也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典型題型的訓練這兩方面,但是在具體操作時,由于時間倉促、知識點過多、針對性不強等因素,導致所謂的專題復習流于形式,在提升學生的解題技巧和解題能力方面收效甚微。從做好專題復習前的準備工作、實施專題復習課的具體做法、專題復習取得的成效三方面切實抓好初四數學的專題復習工作。
關鍵詞:專題;復習;學案;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初四數學的專題復習對學生形成數學思想、掌握數學方法尤為重要。在以往的專題復習中,雖然也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典型題型的訓練這兩方面,但是在具體操作時,由于時間倉促、知識點過多、針對性不強等因素,導致所謂的專題復習流于形式,在提升學生的解題技巧和解題能力方面收效甚微。下面僅就初四數學的專題復習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做好專題復習前的準備工作
(一)合——發揚團隊協作精神
數學是基礎學科,更是重要學科,涉及的知識面廣,僅靠個人力量難免有所疏漏,因此,為了使所確定的專題更有針對性和時效性,我們在初四第一學期末開始就集體商討專題復習的內容、方法、時間;如何編制專題復習學案;采用什么方式的教學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解題技巧等問題。科任老師集思廣益、團結協作,多方面探討達成共識,使數學的專題復習目標明確、行之有效,確實有利于教學成績的提高。
(二)定——確定專題復習的內容
為了科學有效地確定專題復習的內容,我們主要參考了三份資料:《考試綱要》《升學指導》以及歷年中考數學試題,其中《考試綱要》是我們最有效的、最直接的一個備考資料。對《考試綱要》的準確解讀,將切實減少專題復習過程中的盲目性,提高我們專題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具體操作中,我們在做好《升學指導》專題復習的同時,通過對《考試綱要》的準確解讀,以及對歷年中考數學試題的研究,發現數學建模思想已廣泛體現在初中數學知識體系中,與其相關的題型已成為中考命題的熱點。因此,本階段的復習中,教師既要抓住主要知識點和核心內容,又要關注中考命題的特點和走向,以某一重要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數學方法為切入點,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內在聯系及數學思想和方法進行較為深入的剖析,選取近幾年中考各地的典型試題,對學生進行集中訓練,精講多練。“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專題復習就要達到這樣的目的。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與探索,結合考試綱要中的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函數模型、三角函數模型和幾何圖形模型五大專題復習版塊,我們數學組具體確定了十五個專題,將一些重點而有代表性的同一類型題歸結到一起編制成學案輔助教學,在這個過程中著重向學生滲透建模思想,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二、扎實開展專題復習教學
(一)搜集資料,編制學案
在確定好專題復習的內容與時間后,我們初四數學組進行了明確分工,每位教師負責4-5個專題復習的學案編寫工作。通過查閱大量的復習資料,將與專題復習有關的同一類型的典型習題進行分類整理,有目的、有梯度地進行組題,編制成學案。
(二)實施專題復習課的具體做法
新課標指出: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實施過程是圍繞學生的主動學習展開的。教學活動在于創設問題情境,隨著問題的呈現,教師和學生便進入一種多元對話系統,在教師的不斷刺激、適時指導和正確評價中,使預設問題不斷得到解決,繼而在新的問題情景下生成的問題也不斷得到解決,從而使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專題復習課要想取得好的效果,也必須圍繞學生的主動學習展開。為此,我們采用了“知識鋪墊打基礎—典型習題重掌握—能力提高為運用—總結升華建模型—評價反思促提高”模式進行專題復習課的教學。
多思出悟性,常悟獲精華。每個專題復習結束后,我們都要求學生對這一專題的解題進行回顧與反思,總結解題思路、方法和其中微妙的變化。指導學生對典型問題和數學解題方法進行反思,弄懂弄透基本問題,熟悉典型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從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專題復習取得的成效
自開展有特色的專題復習以來,各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無論是教師個人,還是學生的數學素養都有了很大提高。通過有目的地專題復習,使學生能夠把各個環節的知識聯系起來串聯成網絡,并能綜合運用,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
中考數學的專題復習是一項系統、周密的工作,更是一項值得研究的工作。我們將繼續學習、繼續研究、繼續總結,為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能力而不懈努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