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寧
摘 要:化學是一門神奇的學科,相對農村學生而言,初入中學階段,對化學這門剛開設的學科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但其需要將實踐和理論相結合運用,其中化學實驗就占有化學教學中50%的比例。農村初中受地理環境、經濟條件、教學設施的限制,對化學書本上要求的化學實驗無法保障。如果只學習化學書本上的知識,不輔以化學實驗,學生不僅難以掌握化學知識點,更會對化學課程失去興趣。
關鍵詞:農村初中;化學實驗;實驗教學;學習興趣
要想找到農村初中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點,先對化學這門學科進行分析,找到突破點。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化學實驗可以檢驗課本上的知識點,即“實驗檢驗真理”。化學實驗不但重要,而且還是增添化學課興趣色彩的重要載體,學生都喜歡在做實驗中學習化學知識。農村初中硬件設施差,只有少量的化學實驗儀器,遠遠滿足不了化學課的需要。那么,農村初中化學教師該如何把農村初中的特點和有限的化學設備結合起來,展開豐富的化學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一、培養農村初中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意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首要因素。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日益推進,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被提上日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自身教學經驗,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提升化學教學質量的關鍵。興趣是一種由內心產生的,對于某種事物或某種行為具有積極傾向的心理活動,這種心理傾向,除了先天產生之外,也可以由后天的引導與培養產生。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培養他們對化學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充分領略到化學世界的魅力,這對于學生日后的成長有很大幫助,也是開展化學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二、培養農村中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措施
1.創設有效情景,激發學生好奇心理
農村化學教師結合農村特色,別出心裁,在化學課堂上創造出一個真實的自然和農村生活的學習情景,把學生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使學生了解這些知識產生的背景、概念形成的過程,更好地學習掌握化學知識。創設情景是把化學知識與農村初中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如,在教學人教版化學九年級《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這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把家里生產勞動的農具帶來,對鐵制品生銹的條件進行探究。對化學課本上的知識有針對性地創設鮮活的場景,充分挖掘學生的潛意識,把學生已有的知識印象與將要學的化學內容結合起來。創設情景可以彌補學生無法做實驗的缺點,重新激發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對化學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重視實驗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在實驗中探索并學習知識。當前,農村初中的化學實驗設備雖然不是很完善,但有些實驗還是可以做的,可是許多農村化學教師只是一味地進行課堂理論教學,嫌麻煩而不去做實驗教學。要改變農村化學教師只停留在書本上的教師方式,不做“紙上談兵”。充分利用好農村初中的每一個化學實驗設備,認真上好難得的化學實驗課,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仔細觀察每一步操作過程,清晰明了地看到化學實驗是怎樣進行的。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相關實驗中,教師在演示完實驗操作之后,還可以讓學生上來親自動手做實驗,教師在旁輔導,及時糾正學生在制取二氧化碳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操作問題,學生在動手做實驗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課本上無法體會到的樂趣,體會到了做實驗成功的喜悅,對實驗結果產生了好奇和求知欲。
3.聯系實際,貼近生活
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就是要讓學生在生活周圍能夠看到化學現象,在實際生活中用到化學,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化學。教師把化學課本上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社會生活與已有經驗相聯系,對學生進行化學教學,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化學,并用化學解釋生活現象。當學生發現化學書本上的知識不只是用到考試卷子上,而是能在實際生活中用到的時候,會由內而外產生喜悅感與成功感,對化學感到興趣十足。如,在教學人教版化學九年級《水的凈化》這一課時,教師可讓學生對自己生活周邊的水取樣進行實驗,看看自己周邊的水是否被污染。這樣學生會覺得化學學科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
總之,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化學學科是初中學生的必修課程,要重視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在農村初中有限的條件下創造更大的可能性,結合農村中學的特點,充分開展化學實驗,讓學生在化學實驗中感受化學這門學科帶來的神奇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欣.貧困山區農村初中如何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J].赤子(中旬),2014(4).
[2]范躍光.淺談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J].亞太教育,201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