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靈芝++++鄭小花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與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教育信息化逐漸成為我國教育發展的主流趨勢,現代教育技術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為了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國家“人才強國”戰略,信息技術必須要與課程整合于一體,以此促進高校課堂的進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不斷更新,高等數學教學資源愈加豐富,有利于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全方位的解讀,便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本文就對多媒體在高校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高校數學教學 多媒體 運用
【中圖分類號】G434;O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174-01
一、多媒體運用于高校數學教學的意義
多媒體運用于高校數學教學的意義主要表現為如下幾點:①提高教學效率。高校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需要板書大量的數學定理、數學公式、空間圖形、數學概念等,在黑板上進行繁瑣的數學畫圖、數學運算、邏輯推理等,這樣會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降低課堂教學效率。而多媒體的運用可以通過課件形式展示圖形畫法、定理推導與公式計算過程,節省課堂教學的時間,加上多媒體課件的排版合理、文字工整、畫面干凈,能夠改善學生的視覺效率。②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多媒體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可以更深刻地表達課程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習效果和教學效果[1]。如講解《微積分》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的動畫圖形展示定積分定義、旋轉曲面、柱面中求極限、分割的過程,使原本枯燥復雜的抽象描述變得直觀生動,便于學生的學習與記憶。同時教師也可借助多媒體增加教學背景知識,如對牛頓-萊布尼茲公式進行講述時,播放萊布尼茲和牛頓等數學家的生平軼事、微積分的發現過程等;講解微分方程時,將其在天氣預報中的作用加以介紹等。這樣能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數學知識的作用,豐富知識面,增長見識,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多媒體在高校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一)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在高校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時,應該遵循實用性的原則,以教學任務、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為依據,恰當選擇教學手段,如果教學內容不適宜采用多媒體課件,則可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多媒體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學生預留一定的思考時間,準確把握教學節奏,避免過快的教學進度影響學生學習[2]。另外,多媒體課件使用過程中,教師可圍繞學生進行教學活動,關注師生互動及教學反饋環節,借助課堂討論、課堂練習、課堂提問等方式強化學生的知識學習,或者是上傳習題內容供學生下載學習,在網上設置討論去,為學生提供課后答疑、學習交流的平臺。
(二)多媒體課件的制作
高校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就是備課,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科學制作多媒體課件,嚴禁隨意使用他人制作的課件,從而彰顯自己的教學風格,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設計教學課件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空間圖形、數學知識、數學運算、數學原理的特點與性質進行分析,借助視音頻、動畫、圖像、文本等方式展示內容。當然這一過程中要科學安排課件的層次結構、顯示方式、內容、瀏覽順序、目錄等,合理布設圖標與對話框等,確保課件結構設計的合理性,促進多媒體課件質量的提升[3]。雖然多媒體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及直觀性,但若刻意追求課件制作的動畫或視聽效果,往往會使學生過于關注音樂和畫面,對教學的重難點加以忽略,降低教學效果。因此多媒體課件制作中過程,應該用醒目的色彩或文字突出教學重點,使動畫設置相對明快簡潔、界面較為樸實。
結束語:
高等數學作為高校的一門基礎學科,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學習起來難度較大,而多媒體在高校數學教學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便于教師備課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當然多媒體的運用也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準確掌握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積極更新知識結構,強化技術水平,以便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欣.多媒體在高校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前景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11:254-255.
[2]羅靜彥.多媒體在高校數學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07:68-69.
[3]郭松濤,吳玉森.高校數學的多媒體教學方式方法探討[J].科技資訊,2015,24:146+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