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紅紅+++解寅瓏
【摘要】隨著當前社會互聯網時代的蓬勃發展以及現代社會對教育的全新要求,教育在網絡平臺的實現成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通過“微課與微信公眾平臺相結合”的教學資源平臺在《鍋爐設備及運行》課程中的研究及應用,豐富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關鍵詞】微課 微信公眾平臺 鍋爐 鍋爐設備及運行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239-01
高職“微課”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和應用就成為了這一新型教育方式下的一個重要嘗試。“微信”的出現不僅使我們的交流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潛移默化之中微信也成了人們主要的信息傳遞和來源的主要途徑,“微信”成為當代大學生最青睞的信息交流平臺。“微課”與“微信”的結合更好的適應了學生高頻率使用手機微信的習慣與愛好。
一、高職教學現狀
隨著綜合素質評價招生體制的推廣和文理科選報專業限制減小,近年高職院校生源質量明顯下降,工科專業文科生過半,基礎差;學生學習興致低,討厭課堂教學,尤其缺乏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大部分學生“不作為”,紀律性、責任心不強。因此高職教育學情相當特殊。近幾年,職業教育改革的局面勢如破竹,微課慕課、多功能智能教室和網絡學習平臺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中,而且效果明顯,越來越多的學生和老師都從中都受益匪淺。
二、淺談解決方法
要杜絕玩手機很難,“堵不如疏,疏不如引”。將教學資料上傳到移動網絡平臺,微課與微信公眾平臺相結合,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1.教學資源建設
《鍋爐設備及運行》這門課程是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的核心課程,“鍋爐”整個火電廠的動力來源,因此學習好本門課程是掌握本專業知識技能的必要條件。本課程教學資源建設情況如下:
(1)制作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按照“第十六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要求,結合學情和本門課程的特點及其實踐應用價值,共包含五大環節,分別是:教學分析、教學設計、課時課件、教學反思和學習測評環節;32節課教學內容,其中教學設計、課時課件、和教學反思每節課都有的。資料雖然很多但是通過超鏈接,可以很方便的查看所有內容。
(2)輔助教學資料建設:制定校本教材、章節小結思維導圖、作業題集、技能鑒定題集、企業運行資料等。
(3)微課資料準備:上傳內容規劃、教學課件上傳準備、小視頻錄制等。
2.微信公眾平臺
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微信應用的快速發展,使得微信在教育領域中嶄露頭角。由于學生每天將大量的時間花在微信上聊天、獲取新聞等,因此將教學資料投放在方便移動同學設備瀏覽操作的微信公眾平臺,其有優點突出:
(1)微信有龐大的用戶群每個學生都有微信賬號,可以直接用手機登陸,在手機上進行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與其他手機APP的軟件相比,微信平臺只需要學生添加訂閱號即可,對手機性能要求低,瀏覽方便、操作簡單。
(2)微信可以精準推送消息,一旦有將教育資源上傳或共享至微信平臺,學生就可以進行移動學習。微信公眾平臺教師可以在后臺對學生進行跟蹤,查看學生對推送教學內容的瀏覽情況,方便老師掌握各位同學的學習動態。同時微信的及時溝通功能卻可以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時效性。
(3)微信可以對用戶設置分組,并發布有聲有圖有文字的多媒體資訊信息。利用微信的互動方式,老師可以針對某個學生或某類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4)微信所提供的聊天、留言功能,適合學習者隨時隨地的向教師提問,實現老師與學生實時進行交流學習。
(5)微信公眾平臺具有分享功能,可以將網絡上的教學資源進行傳播和整合。如:本人借鑒駕照理論考試網上練的靈感,改變了之前打印題庫、出卷、組織考試、打印試卷、批改分析試卷等一系列繁瑣工作,將“百一測試”中的智能組題試卷通過共享二維碼,為學生提供免費練習平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應用情況
“微課與微信公眾平臺相結合”在《鍋爐設備及運行》課程的應用實踐反饋,由于學習時間和地點不受限——課堂不在,知識仍在,學生可以利用零散時間、自主學習,因此通過,深受學生的喜愛、拉近教學與學生的距離、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學質量得到明顯的改善。
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還可以實現校際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習,便于教師與企業一線技術人員交流,為教師提供方便有效的學習機會。
參考文獻:
[1]姜錫倫.鍋爐設備及運行.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2]車得福.鍋爐.西安:西安交通大學,2008.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