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燕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249-02
隨著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課程改革勢在必行。中等專業學校的課程改革要打破原有課程體系,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動手能力為目標,以日常工作行動為導向,將教學內容重新進行整合,開發整合課程。
一、整合的必要性
《機械制圖》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正確使用繪圖儀器畫圖的方法,能根據國家標準的規定,繪制和識讀中等復雜程度的零件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培養學生具有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
在機械圖樣的繪制中,離不開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標注;在零件圖、裝配圖的識讀中,能讀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的標注,能正確理解公差的意義,對于讀懂圖樣、分析裝配關系等起著重要的作用。
與傳統的手工制圖技術相比,現代計算機繪圖技術主要有以下優點:一是大大減輕了繪圖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有利于保證繪圖精度,所繪出的圖質量高;三是計算機繪圖易于圖樣編輯、修改、管理、交流。隨著計算機繪圖軟件的出現和發展,傳統的手工繪圖必將逐漸淘汰。
二、整合的方法
課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知識體系、以關注共同要素的方式來安排學習的課程開發活動。課程整合的目的是減少知識的分割和學科間的隔離,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識體系統一聯結起來,傳授對人類和環境的連貫一致的看法。
課程整合絕對不能是幾門課程的簡單疊加,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遵循整體優化的原則,對教材內容進行有必要的取舍,重組知識體系,符合中級技能培訓“必須、夠用”的原則,不求大而全,防止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具體的做法是:對原有《機械制圖》、《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AutoCAD計算機繪圖》等三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綜合改革,簡化投影法、三視圖及點線面的理論內容,重點培養學生識讀機械圖樣的能力。從傳統手工制圖、徒手繪制草圖逐步過渡到計算機繪圖,對學生進行制圖技能的三重訓練。從學習各種基本幾何體的投影開始,到各種機件、常用零件的圖樣表示,始終將測量的基本技能訓練貫穿進去,同時學習各種測量儀器的使用,掌握基本測量技能,將抽象的圖樣與手中可測量的模型、零件實物聯系起來,既培養了學生的基本測量技能,為機械加工實訓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又培養了學生空間想象力。在學習機械零件圖時,因為要用到表面粗糙度符號、形狀公差及位置公差符號,就同時講解表面粗糙度、形狀公差及位置公差的意義、符號及標注方法,在學習裝配圖時,因為裝配圖中要用到配合尺寸,就講尺寸配合的意義及標注方法,在學習機械制圖的同時學習有關公差配合的知識,目的是學以致用,實用性很強,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較高,掌握和記憶也較好。
三、新整合課程的教學方法
為了使整合課程真正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必須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該整合課程的教學組織上要本著“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精講多練,培養能力”的原則,靈活采用了討論式、啟發式、講練結合式和項目教學等多種先進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學習向主動發現學習轉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了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概念。在機械制圖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始終是一個教學重點。現代化的軟件教學平臺可以為學生打開一扇通往三維空間之門,讓學生在三維空間中直接去認識和感知空間幾何元素,直觀、形象,易于學生接納。例如:在“幾何體投影”教學中充分利用AutoCAD的三維繪圖環境,繪制一些立體圖讓學生觀察,并讓學生臨摹計算機中的立體模型,徒手繪制立體草圖。通過教師的示范,學生能很快畫出棱柱、圓柱等基本幾何體的軸側圖。通過練習,學生對各種基本體的輪廓有了了解,初步樹立了空間概念。
2.將實物引入課堂,提高課堂教學實效。零件、裝配體的測量與表達能力是本課程教學的核心目標,因此將機械零件等實物引入課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聽課的興趣,增加學生對所要表達零件的感性認識,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拉近課堂教學與實踐工作之間的距離,也增加了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在測量技能的訓練中,要將測量工具、儀器和典型零件引入課堂,通過教師對測量方法的講解和示范,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典型零件,并根據圖紙中的尺寸、精度要求判斷該零件是否合格。這樣既鍛煉了學生測量技能,又使學生對尺寸標注中基準的選擇有了進一步理解。
3.使用項目教學法,培養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項目教學法是通過某個具體項目的實現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思考,解決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能在最大限度上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工作能力、將理論知識靈活的運用到工作中去。
總之,以培養學生工作能力為出發點,打破原有的學科體系,對機械制圖等以上三門課程進行課程整合,在中等專業機械類各專業教學中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課程改革思路。我們已經為此進行了一些初步的嘗試,今后還將不斷努力創新,為提高機械類學生技術表達和交流能力而探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