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要: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是針對小學生的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教師的教學針對班級的學生,不僅僅在于小組合作教學的教學形式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更在于教師的教學沒有脫離課堂的基本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順利的推動教師過程的順利進行。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教學
在小組合作教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參與學習的能力。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要為學生設計精心的內容,適合學生的小組探究和小組討論,其次教師要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參與小組活動引導學生的學習,處理好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
一、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內容
小學語文的合作教學開始之前,教師要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適合學生的討論學習,符合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避免沒有給學生任何的指導和啟發就讓學生漫無目的的進行討論學習。在一堂小學語文課程開始之前,教師要為學生設計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討論學習欲望。
例如:教師在語文課程開始之前,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學習課文中的生字,在小組成員的互相監督之下熟悉的讀課文內容,教師在讓學生開始學習生字之前,一定要給學生必要的指導,讓學生能夠首先學習課文中可能出現的生字,讓學生了解生字的內容,生字的含義,讓學生對生字有一定的印象;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時候,要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內容,把不會的字加上拼音,然后小組成員之間互相監督學習,達到認識課文中生字的目的和讓學生熟讀課文內容的目的。
二、引導學生養成合作實踐習慣
在小學課程的學習中,有很多的學習內容都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完成,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自主的開展實踐鍛煉,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差異開展操作活動,培養學生在操作中的合作意識,讓學生感受到集體學習的力量,體會到集體勞動智慧的結晶,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愛迪生救媽媽》這一篇課文內容的時候,首先引導學生當自己媽媽生病的時候,自己會怎么辦?教師給學生討論學習的問題,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進課文內容,引出下一個問題,如果醫生要在一個黑暗的屋子里給媽媽做手術,沒有燈光的情況下你會怎么辦?學生之間在討論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借此給學生做實驗,讓學生明白鏡子能夠進行反光的道理,借著鏡子反光把光線聚集到一起,這樣學生之間不僅明白了愛迪生是如何救了自己的媽媽,還能夠明白生活中的嘗試,學習更多的知識,達到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目的。
三、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劃分合理
在對學生的學習小組進行劃分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對班級中的成員有一個明確的了解,綜合考慮學生在學習成績、個性特點和性別等等因素,保持各個小組成員的特征相似,但是每一個小組中的成員要有個性特點。當然,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是各不相同的,教師在進行分組的時候并不能夠保證每一個小組成員之間都做到完全相同,但是要盡量保證每一個小組成員均衡的分布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小組中不僅僅要有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還要分配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做到取長補短。另外,每一個小組中男女之前的還要平衡的分配,不能全部都是男生或者都是女生,那樣學生在討論的時候思維就會受到限制,沒有辦法達到小組內的成員全面均衡的發展。教師要注意小學生在討論學習的過程中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教師在分配討論任務的時候還要給小組內的成員具體的分配任務,讓每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有責任,并且每個人的任務在每一次討論的過程中要各不相同,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討論學習《數星星的孩子》課文中,如果你是課文中的數星星的孩子,那么你面對滿天的星星,要如何才能夠準確的數出天上的星星,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討論作業,讓學生在晚上的時候,分小組的觀察星星,如何能夠在行星不斷閃爍的情況下數清楚有幾顆星星?這個時候教師要給小組內的成員布置討論的任務,分別誰做觀察員、記錄員、誰在課堂上發言等等,具體的規劃好每一個人的任務,這樣學生就能夠認真的完成教師不值得討論任務,各有分工學生就會認真的討論學習。
四、處理好教師和學生之間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做好導演,學生則需要做好的演員,這樣才能避免陷入傳統的教學過程中的權威教學,教師一覽全局。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上既做導演,又做演員,學生則成了學習的觀眾,教師在課堂上累的苦不堪言,但是學生對知識的收獲微乎其微。合作學習則要求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運用師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的互動,把大量的教學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我,教師和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互相切磋,共同進步。教師在課堂進行的過程中,可以成為學生身邊的大姐姐,讓學生和教師之間有親切感,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才敢于思考,積極的參與教師的引導和教師的教學。這樣,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原來由教師主導的教學工作,就可以讓小組中的學習成員來為主體,教師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路人,不再把教與學分立出來。同時,由于把大量的學習時間留給學生,教師的教學任務量自然會減輕,利用更多的時間來研究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科學的進行評估和學習,提高教學質量。這樣一節課程才能夠輕松有序的進行,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得到進步。
五、結語
開展小數語文課程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僅可以突出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地進行探究學習,讓小組合作學習發揮最大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馬素蕓.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6):115+117.
[2] 錢艷麗.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及建議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123.
[3] 楊鳳林.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現狀的調查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1):245-248.
[4] 馬京先.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學周刊,2013(23):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