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業鵬
摘要:作業,既是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工具,也是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重要方式。新課程改革中針對學生的作業設計,明確提出了十個核心概念及培養學生“四基四能”的基本要求。實際上,這一切都圍繞著“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全面發展”這一核心。對于小學教育而言,在這一階段所培養起來的學科認知與學習能力,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后續乃至終身的學習態度與方法技能。因此,教師應當站在新課程背景的高度,以更加靈活、合理、高效的策略來設計小學數學作業。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作業;設計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學生鞏固已學知識,又能發展學生能力,還是教師和家長評價學生數學學習的一種依據。但那種周而復始、形式單一的作業已變為學生一個包袱,成了一個枯燥而又不得不投入的一種負擔,使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創造性受到壓抑。在“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理念指導下,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該如何看待作業,如何讓作業成為學生學習、創造、游戲的樂園,使作業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呢?現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對新課改下的教學作業設計談一談自己的見解。
一、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概述
設計小學數學作業的最終目的就是通過練習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在我國,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大都采用以例題開展教學,以練習題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并布置大量的課外練習題和要求學生購買教輔資料的方式,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因而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設計數學作業時,既要結合小學數學的特點,又要結合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再結合學生固有的生活經驗,盡可能地設計人性化、規范化并適合小學生心理特征的數學作業,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小學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作業設計注重趣味性
在設計作業內容時,應從每一課入手,細致入微地滲透游戲作業,帶有“玩”的色彩,設計游戲類作業要考慮與所學習的數學內容有關系。如《認位置》一課后,布置學生回家和鄰居小朋友一起做左手、右手的游戲;《認識物體》一課后,讓學生做一個認識物體的游戲:把一個同學的眼睛蒙起來,讓他們用手摸桌上的東西,說出是什么東西,并說出是根據什么性質辨認出來的。這樣的作業學生非常樂意去完成,“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使課后游戲成為課堂教學的后續延伸活動。
三、作業設計注重探索性
教材按照“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數學教育觀,堅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去探索。這就要求老師在布置作業時給學生以自主發揮的空間。在教學“統計”一節后,我設計了這樣一組作業題:
你身邊發生的哪些事情可以用統計的方法表示出來?
請你用畫一畫、剪一剪、貼一貼方法畫一幅像書上一樣的統計圖。
在整個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主動去觀察、操作、實驗、推理,通過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在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的同時,也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積累學習方法。
四、作業設計注重層次性
由于受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的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要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此,在作業設計時,不能“一刀切”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層次性的作業,為每一個學生創設練習、提高、發展的機會,使每個學生成為學習的成功者。
1、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一星練習、二星練習、三星練習三類,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自己需要的作業。如:在學習小數乘法簡便計算后,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星級作業:
*(1)5.4×72+5.4×28 〖WB〗(2)(1.25+2.5)×4
**(1)5.4×99+5.4〖DW〗(2)7.5×10.1
***(1)7.4×5.6+7.4×5.4- 7.4〖DW〗(2)8.4×7.2+0.84×28
2、自選型練習。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設計些具有不同的解決方式和結果的練習題,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要。如在學習分數乘法后,可以給學生提供以下信息:據《金融時報》發布的消息,2006年夏天,我國農業生產喜獲豐收,平均每公頃增收150千克,全國共增收2.52億千克,比去年增長3%.讓學生根據此信息進行提問,并自行解答。
五、作業設計注重開放性
開放性作業,內容形式新穎,問題解決具有發散性,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在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處理問題的同時,得到自己認為滿意的答案,較好地激發學生探索、發現的創造意識。另外,開放性作業起點低、層次多、答案不唯一,策略多樣化,學生容易下手,能使所有的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切入點,進行思考,體驗成功,體現“人人掌握數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的大眾數學的思想。如學習了“百分數應用題”后,可設計這樣的題目:“天天樂”快餐店推出以下優惠措施:
套餐18.00元冰淇淋7.00元
第一周:每套16.20元;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第二周:降價20%;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第三周:買5套以上打七折;買一個冰淇淋回贈2元券。
如果每人給你20元錢,你準備在哪一周買?你打算怎么買?
請你設計購買方案,并說明你設計的方案的優點是什么?
六、作業設計注重生活化
由于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在設計作業時教師應該遵循生活性原則,增強數學作業的生活化,讓學生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經驗,自主解決問題,同時幫助學生樹立生活處處有數學的觀念,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例如,在認識“克與千克”的概念后,教師可以布置一個實踐作業,即讓學生回到家中掂量掂量1千克的具體重量,可以通過掂量兩包食鹽、兩包糖果或者兩三個水果等,感受1千克的重量。還可以鼓勵幾個家庭臨近的學生合作稱量家中所有感興趣的物體的重量,讓他們充分感知克與千克的概念。學生通過這樣的作業方式,感受到生活處處有數學,進而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總之,數學作業作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延伸,我們不能滿足于傳統的作業布置與批改方式,而應順應課程改革的潮流,融入新的理念,嘗試新的方法,為滿園春色的數學課堂教學再添一片綠。
參考文獻
[1] 劉安騰.談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布置[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09(9).
[2] 林友才.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初探[J].科教導刊,2009(1).
[3] 許麗娜.對小學數學作業改革的探討與實踐[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2,12(3):136-137.
[4] 林培川.淺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J].發展,2011,3(6):176-177.
[5] 宋珊.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初探[J].考試周刊,2011,18(33):69-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