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麗娜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對會計英語教學方面產生了較大影響,會計國際化對高校培養精通英語的復合型會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概述了會計英語教學的特點,探討了高校會計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關鍵詞:會計英語;教學;教學改革
為了適應我國不斷擴大對外貿易的經濟形勢,滿足企業對會計人員英語能力的需求,越來越多的高校都為會計專業的學生開設了會計英語課程。會計英語的教學使學生掌握用英語進行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養成用英語分析和解決會計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培養學生成為國際化的會計專業人才打下基礎。
一、會計英語教學的特點
從會計英語這個課程名稱上來看,主要是教英語,但是又和普通的大學英語不同,它所教授的內容是會計,因此就有大量的會計專業術語。所以會計英語還是得先從英語入手,從基本的專業詞匯開始,去培養聽說讀寫這四個基本技能。然后去理解所學的內容。
會計英語的內容是會計,會計英語要掌握好了那必須是對會計的內容理解了,而僅僅憑對文字表面的理解是理解不了會計的,因此,必須把英語的講述的會計內容同我們漢語所講的會計進行對應的教學,使學生通過英語去理解英語會計,又通過會計去理解英語所要表達的會計。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常常得去復習甚至要系統去講授以前學過的漢語會計。
二、高校會計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方法陳舊。高校會計英語師資非常薄弱,缺乏高素質的雙語教師,很少有既精通會計專業又精通基礎英語的教師。因此造成了會計專業好的教師無法讓學生用英語來做會計分錄、會計報表;基礎英語好的教師又不能解釋清楚專業術語和會計準則。這就形成了教師糊糊涂涂地教,學生朦朦朧朧地學,使得學生在學習完會計英語課程后仍然無法獨立用英語做會計報表的情況出現。因此,我們需要高素質的雙語教師,運用高效的教學方法,做到讓英語與會計專業很好地融合,建立一個符合高校實際情況的英語教學體系,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是目前高校會計英語課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標。
2、學生基礎薄弱。目前大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英語水平都比較低下,對專業的會計英語一聽這個課程名稱就望而卻步,知難而退了。主要表現在這么幾個方面:(1)英語基礎薄弱,信心不足。很多同學英語基礎薄弱,有的最基本的詞、句、語法都不懂,對英語學習沒有信心,所以上課就抱著應付的態度,單詞不會讀、句子看不懂、意思不理解,更有甚者,頁碼都找不到;上課玩手機的、不帶課本的、聊天的、裝作很認真實際上找不到頁碼的、睡覺的、發呆的、吃東西的,比比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放棄了英語學習,抄單詞、做作業甚至搞衛生都可以,但不要考試、聽寫單詞。(2)會計基礎知識薄弱,缺乏積極主動性和興趣。在實踐教學中,一部分同學對會計基礎知識掌握的也不是很好,比如對會計一些概念的理解,有些同學對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些基本概念就沒印象,有些雖然背下來了,但究竟如何去理解,也是稀里糊涂的,這就給會計英語的教學雪上加霜,自然也沒有積極主動性和興趣。
3、教材不規范,影響教學實施。近年來,市場上各個版本的會計英語教材在內容范圍、難易程度以及措辭用語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異,給教學實施增添了難度。第一,從內容范圍上來看,有的教材單純地介紹基礎會計的內容,有的教材則涉及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等更為廣闊的范圍。第二,從難易程度上來看,有些教材難度適中,適合會計英語的初學者進行學習;但是有些教材以冗長的概念和晦澀的單詞講述一個基礎概念,導致原本簡單的問題復雜化。第三,從專業詞匯的用法來看,存在大量差異和多樣性,缺乏統一性。例如,存貨這個概念在美式英語中常稱為inventory,在英式英語中叫做stock,而stock在美式英語中又常表示股票。一本教材中的前后章節如果不遵循統一的表達方式,勢必會給學生的理解造成混淆。
三、高校會計英語教學問題的解決建議
1、培養雙語教師,引入現代教學手段。承擔會計英語教學的教師一般都是較為年輕的老師,學校可根據具體情況,專門培養這樣的雙語教師(例如,可以讓英語教師進行會計基礎知識的培訓,參加會計從業證考試;或和其他的高校進行聯合培養,讓教師去這些院校學習)。配備多媒體教室,使教師能充分結合現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案例,設下問題來進行教學,摒棄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一方面雖然會計英語具有一定的難度,但對學生過四級、學好專業課以及適應未來工作對會計英語需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學好會計英語勢在必行。另一方面會計英語也不是深不可測,難不可學,只要方法得當,刻苦用功,持之以恒,學好會計英語也是必然的,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會計英語的信心,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對學生要嚴格要求,特別是加強課堂教育教學的管理,保證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3、改進教學方法方式,充分調動課堂氣氛。(1)教學模式轉變。在有限的課時內,不可能指望把所有的專業知識都灌輸給學生,考慮到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會計英語教學應貫徹少而精的原則。會計英語教學中應注重把難點問題通過講授、討論互動等形式吃透,不能貪多求全。其余時間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習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即就是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都以學生為主導,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2)教學方法創新。除了傳統的啟發教學、案例教學、提問教學、聽寫、討論互動外,還可以實行實踐教學。通過收集相關企業資料去編制英語的相關報表,既能豐富學生的課余活動,又能使所學知識和實際相結合,更能調動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能力問題的能力。
4、強教材建設,優化教材內容。(1)高校自編教材要使用規范的專業術語,并且書中對同一概念的英文描述要保持前后一致,力求每個中文的英語表達是唯一的。(2)教材的難度上要從授課對象的層次進行細分,分為針對高職高專和普通本科院校兩個層次。使教材難度與學生的基礎水平和接受能力相對應。(3)教材內容要與時俱進,反映會計學科的前沿水平,及時根據會計準則的變化做出內容上的調整。
四、結語
高校的會計英語課程的改革應注重于會計英語課程的設置、教材的選取及拓展會計英語的教學方法,不斷優化課程標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材施教,根據會計行業的具體崗位要求,結合英語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來培養社會所需的會計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興庭. 探究會計英語的教學[J]. 商, 2013(12):104.
[2] 黃雯. 高職會計專業英語會計課程教學體系研究[J]. 科教導刊, 2013(25):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