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
摘要:高中階段是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塑造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良好的德育能力是現代學生成長發展的需要。高中班主任應該掌握德育經驗,具備扎實的德育知識,促進班級德育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本文從德育能力的內涵出發,提出了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措施,通過在師生交往中提升德育能力、在班級管理中提升德育能力以及在學生發展指導中提升德育能力,促進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普通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
一、德育能力的內涵
通常來說,德育能力指的是教師通過個人的智慧、能力和經驗等,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進行控制和引導,使得學生逐漸朝著德育目標要求的方向發展。德育能力作為各種能力的統一整體,包括實踐執行的內容,還有認知的內容。具體來說,就是指導學生的健康發展以及有序開展各項班級活動,對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促進師生之間的交往以及學生自我調控能力的提升[1]。除此之外,還包括避免育人風險的能力以及德育科研能力等內容??偟膩碚f,具備清晰、明確的能力定位是班主任有序開展工作,促進自身德育能力提升的重要任務。根據研究顯示,班主任的德育任務主要包括:問題學生的管理;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生行為規范較差;學生的集體意識較為缺乏等。因此,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應該從這幾個方面開展。
二、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措施
1、在師生交往中提升德育能力。師生關系是高中生的主要人際關系,這同時也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作為與高中生相處時間最長的人,班主任對于學生最為了解,其對學生的影響也最大,班主任的眼神、動作都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可以經常對學生進行鼓勵,激發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雖然對于一些問題學生,其出現的問題屢教不改,容易使得班主任失去耐心和信心,感到無計可施。究其原因,還是班主任的德育能力存在一定的缺失。班主任需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進步和糾正自身的行為,一味的給學生施加壓力反而會導致學生出現逆反心理[2]。在高中生教育中常出現的虛假問題等往往是由于班主任的過度逼迫所導致的。一般來說,班主任居高臨下的教育方式,反而會對學生造成負面效應。因此,班主任應該學會與學生進行真誠的交流,可以通過文字的方式與學生進行心靈交流,糾正學生的偏激認識,促進學生人格的發展,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自己的成長過程,提升德育效果。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互動?!敝挥袔熒g開展真誠的溝通,才能夠促進雙方矛盾的化解,建立起和諧的師生情誼。從這個角度來說,班主任不要成為高中生“最熟悉的陌生人”,應該通過各種交流、談話的形式,了解和關懷學生,建設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溝通時,班主任要選擇好談話的主體,真誠交流,尋找師生的共鳴之處,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
2、在班級管理中提升德育能力。班主任作為學校各類具體事物的執行者,對于班級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班級德育管理能力表現在引導學生自主教育、營造良好班風以及組織班級活動等方面。從班會的角度來說,可以分為主體班會和常規班會兩種形式。主題班會可以按照類型進行劃分,劃分為節日主題、政治主體以及偶發事件等。主題班會的設置能夠體現社會的現實性和時代發展的需要,使得學生產生現實感、親切感,明確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常規班會可以是在學期伊始、期中、期末等時候,以及學校下發任務的時候進行。從不同班會的類型可以氛圍綜合型、討論型、敘事型等形式。班會的切入點要盡可能的具體,使得學生有話可說。同時,班會的思想挖掘要有一定的深度。成功的班會組織需要融合多種教育元素,能夠充分展現班主任的能力。在高中生繁忙工作之余,班會能夠起到緩解緊張學習壓力的、調節師生關系的作用,需要經過班主任的組織和精心規劃。
此外,在組織班級活動中,班主任也需要發揮自身的德育能力。班級活動是最具價值以及普遍性的集體教育形式。高中班主任通過規劃和組織形式新穎的班級互動,促進學生互相增進了解,更好地認識到集體的重要性,正確處理集體與自己的關系,在班級互動中減輕學習的壓力,提升集體的責任意識。班級活動的形式多樣,包括參觀旅游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互動等形式。在班級互動中,班主任應該親身參與,融入學生中,提升自己在班級中的感召力、觀察力和德育能力。
3、在學生發展指導中提升德育能力。高中階段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青春時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早戀、人際交往能力較差以及學習落后等,班主任不應該以粗暴的態度進行批評,而應該充分了解和關心學生,扮演指導者的角色。班主任要在充分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培養道德和成績兼備的優秀人才。而高中生在高中階段學習壓力增大,可能會造成心理的壓抑。此外,學生在這一時期也會在自己與他人、社會的關系產生焦慮、困惑等,對于教師和家長出現逆反行為。對此,班主任應該從德育工作的理念出發,結合學生的不同特質和情況,積極開展心理測評、個體心理輔導和心育科研等形式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提升德育能力[4]。此外,班主任還應該對高中生進行學業上的指導。對于高中生而言,學習是主要任務,關乎著大學報考以及人生道路選擇。例如,一位女同學的學習較差,成績一直難以提升,她對此十分交流。班主任在對該生的同學以及教師進行了解后,發現該同學基礎不好,白天時間利用效率較低,導致晚上熬夜學習,影響白天學習的效果,經常在課上打瞌睡,學習難以提升。班主任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應該首先與該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使其認識到自身的問題,隨后幫助該生樹立學習信心,讓她慢慢進步。之后指導她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抓住白天的學習時間,不長時間熬夜,增加睡眠時間,確保學習精力,向課堂要效率。
參考文獻
[1] 趙麗霞,武在爭,陰山燕. 中小學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構建與提升[J]. 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6(05):44-46.
[2] 邱寶全. 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與德育教育方式解讀[J]. 中國校外教育,2016(28):47+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