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海蓮
摘要:美術作為一門培養學生藝術能力的學科,在新教育模式下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美術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教育,使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藝術美,從審美的角度感受生活。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審美能力;培養;途徑
作為一門藝術教育課程,初中美術課是增進學生的美學素養,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和審美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徑。然而受傳統教育教學方式的影響和束縛,初中美術教學遠未體現其應有的價值。在此,筆者就創新美術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談談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一、美術教學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中的作用
1、美術教學可以幫助初中學生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領域。世界是極其廣闊的,生活的內容是無比豐富的。
2、美術教學可以陶冶初中生的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美術教學主要表現在它是一種感覺與理解、感情與認識相統一的精神交流活動。是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的主要課堂之一。
3、美術教學是提高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最重要的途徑。美術教學是按照美的原則教育學生的課堂,課堂對初中生起著美的教育作用,從而提高初中生欣賞藝術的能力。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途徑
1、正確認識審美教育,踐行審美教學。審美教育在中學教育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具體是指通過形象塑造,熏陶學生,啟迪感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學生的靈魂。正所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美術教學,與審美教育有著不解之緣。將美育滲透到美術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獲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使學生在心理上更加成熟,人格上趨向完美。但是,教師應如何在教學中滲透美育呢?筆者認為“學生審美能力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在感受美、鑒賞美的活動中對審美對象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聯想力等心理活動;一是學生在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活動中形成的各種能力。”這就為我們的美育教學指明了方向,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導學生品味和欣賞美,讓學生得到美的熏陶,增強美的享受,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2、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初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與審美觀正處于萌芽階段。我們都知道,美術的實踐性很強,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實踐才能夠實現審美能力與藝術素養的提高。因此,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教師,也要本著對學生、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工作。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美術教師要通過各種各樣的美,如藝術品的美、生活的美、世界的美,來幫助學生感受、體會美的規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官去感受美。
3、采用情境教學的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進度,采用針對性、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在新課程的開展中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傳統教學中,學生及家長都缺乏學習美術的意識,所以教師一般在美術教學中采用模仿的教學手段,扼殺了學生的學習欲望,逐漸失去了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在新課改的教學模式下,美術教育作為全面型人才培養的一個關鍵環節,模仿的教學方法已不再適用,所以教師要想方設法地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美術修養,充分做好課堂備課,精心選擇學習素材,合理安排教學進度,營造和諧、活躍、生動形象的課堂氛圍;要善于利用多形式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4、注重培養學生美感。美術的存在基于它的外部形式,它是視覺直接反映的造型藝術。教師在美術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美術的審美形式,主要包括形狀、色彩、輪廓、線條等。自然界中存在許多美好的事物,如氣勢磅礴的高山、傾瀉而下的河流、綠意盎然的叢林等,通過引導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知,使學生不斷提高對美感的認識,增強對美感的整體感悟,培養學生感受美、發現美的能力。然而作為學生感悟的素材并不是任何審美形式都適用的,即學生美感的培養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正確挖掘對美感的認知形式。
5、活躍課堂氛圍,豐富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在初中美術課程學習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藝術欣賞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審美的規律下不斷提高對審美的認識,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藝術欣賞的感悟中不斷展開對美好事物的想象。在美術課堂學習時,教師要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形式的教學手段,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在教學中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如多媒體教學工具等進行教學活動。教師要采用課堂討論的形式,培養學生對審美能力的體驗、感悟、判斷、鑒別等,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在學生審美能力培養過程中,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是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關鍵。
三、注重課后拓展,拓寬學習領域
課后的拓展是美術教學的延伸,是培養中學生審美能力的輔助途徑。課后拓展、課外活動的開展要圍繞學生審美能力提高而開展。本人的美術教師朋友給本人提了一個建議,可以充分利用課前的五分鐘,每節課讓一個初中學生來展示。因為教材給予我們的信息不足以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需要,課后拓展內容可以涉獵美術范圍的任何資料和信息,比如繪畫、攝影、電影、戲曲、雕塑、卡通與動畫、服裝與美食、園林、城市與建筑、流行與時尚、旅游??每次上課前五分鐘,讓學生上臺演,這一活動進行了一個學年,收到了預想的效果,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積累豐富了,了解的相關知識也逐漸在增多,對一些美術名作、名家能分析知道得也更透徹了,美術課堂上的參與意識增強了。也有了一定的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
總之,初中美術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對美術作品的學習,引導學生的審美感向,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為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注重教學方法的完善與創新,以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
參考文獻
[1] 張桂木.美術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43.
[2] 丁曉萍.啟迪靈性的教學―談美術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現代教學,200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