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倩
摘 要:撕紙畫教學中包含了繪畫、設計以及制作等方面。因此,教師在開展撕紙畫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積極動腦思考,同時還要不斷動手進行創作,這樣也就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綜合性。在這種教學要求的影響下,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了。基于此針對小學美術教學中撕紙畫教學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研究;撕紙畫教學;探究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美術教學也開始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就要不斷提高美術教學的綜合性與探索性,鼓勵學生在情感體驗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以及創造能力。撕紙是培養學生興趣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美術的基礎階段,老師要借助撕紙畫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啟發學生的智力。
一、傳統教學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現階段中一些美術教師認為撕紙對學生來說是最為容易的一種表現方式,但是通過調查時可以看出,一些學生在學習中常常用剪刀剪紙,并不愿意用手撕來進行。這一問題就需要教師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分析。
1.傳統教學方法中的不足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難以滿足現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如學生在學習“奇妙的撕紙”這一課時,教師會給學生展示一些圖片,并要求學生明確撕的內容。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在觀看圖片以后,就會產生出不會撕等想法。雖然教師進行了示范,但是受到了圖形較多等因素的影響,許多學生就會認為撕紙是相對較難的,這樣也就不愿意再進行撕紙了[1]。
2.內容上難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通過對小學美術教材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一些內容在設計上并沒有按照學生的思維發展來進行,也就降低了思維訓練的效果。由于學生對內容的興趣不高,也就不愿意參與到撕紙畫學習中去,最終降低了教學的效果。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就要做好反思與研究工作,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找出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二、小學美術教學撕紙畫教學的措施
在小學美術教材中包含了許多與撕紙課相關的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從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出發,結合這一階段學生的特點與優勢,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這一知識的樂趣。
1.讓學生感受到撕紙的樂趣
撕紙雖然看上去比較容易,但是一些學生怕撕出的圖形不美觀,常常用剪刀來剪紙。比如“會飛的娃娃”這一課,讓學生用工具來制作娃娃,可以讓學生通過撕紙造型,再利用工具制作完整的娃娃。通過撕紙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創造出新的形象,這樣也就協調了學生腦、手、眼等,從而滿足了發展的需求,增強了學生的耐心,幫助學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通過組織學生對紙進行分解與重組,也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滿足學生智力與素質等方面的發展需求,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念[2]。
2.借助不同的撕紙方式,感受其中的變化
撕紙是進行剪紙學習的基礎,但是撕紙方法也可以分為陰陽兩種。在陽撕紙中,就是要將多余的部分去除,從而留下想要的圖形。而陰撕紙則是針對鏤空來說的。如學習“撕紙添畫”這一課時,可以采用陽撕法將想要的圖形留下,接著在已經撕好的畫紙上用陰撕法刻畫細節,這樣一幅美妙的畫作就出現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積極動手。學生真正地喜歡美術,才能在學習中獲取到成功的感受,這樣也就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從而實現良好的學習與成長。從另一角度上來說,撕紙教學可以滿足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需求,幫助學生主動地將自身的內在發展需求與學習活動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長遠的發展[3]。
3.采取全新的方法
可以說不同的畫種之間有著各自不同的藝術美感,借助撕紙畫也可以凸顯出紙材中所存在的美。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做好思考與研究工作,找出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還要向學生講述撕紙畫中存在的藝術美,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學習好這一知識。
綜上所述,藝術教育可以幫助學生獲取知識,拓展視野,啟發智慧,增強想象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做好分析與研究工作,找出有效的教學內容,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提高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高繼紅.在游戲中體驗撕紙畫學習的快樂:小學低年級美術撕紙課教學方法探索[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10):47.
[2]金王芳.在游戲中體驗撕紙畫學習的快樂:小學低年級美術撕紙課教學方法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3(10):151.
[3]朱娟.淺談小學美術創意“撕貼添畫”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4(3):118.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