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山
摘 要:教育信息化已經刻不容緩,語文作為小學教學的重點領域,信息化更是一個長期目標,教師除了要對信息化技術、網絡深諳其道外,還要熟練操作信息化的教學設備,在課堂上,將信息化運用到課堂氛圍的營造上,通過多媒體設備,打破嚴肅的課堂教學環境,讓學生帶著更加愉悅的心情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信息化
在信息技術、新媒體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教育信息化已經是一個不太陌生的概念,尤其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信息素養已經成為一項同專業素養同樣重要的基本技能。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內涵是在教育領域(這里主要指代教育教學)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新技術和新媒體技術,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語文是整個小學教育階段最重要的基本科目之一,語文的教學目標不但要實現學生知識和文字的積累,更要促進學生基本素養和思維能力的提高,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實施多種教學策略,以豐富教學成果,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多樣性和重要性。教育教學的信息化體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就是課堂教學的信息化,即教育教學設備、教學手段、教學思維等都要體現信息化,即以信息化的技術方式呈現。那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信息化如何實現,如何發揮信息化教學的應有效果呢?筆者有以下幾個觀點。
一、教學設施的信息化
要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信息化,硬件設備和技術引入是基礎,也是前提。沒有技術和設備的投入,教育信息化之談就如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樣。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信息化過程中,首要技術基礎是網絡,這是一個先決條件,國家已經在最近十幾年建設成多個大型教育網絡,比如科研網、遠程教育網、基礎教育資源服務平臺等。這是教師必須知道并能熟練運用的教育教學網絡,教師作為知識傳遞的橋梁,要率先對于這些信息網絡、網站、網絡工程有深入的了解。其次,教師還要深諳電教室、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室、電子閱覽室、閉路電視教室等場所的操作規則。要知道,語文課堂教學的全面信息化,需要借用到這類型教室,或者借用到這類型教室內的設備,教師必須保證熟悉設備、熟練操作,才能將這些技術設備納為己用,使自己的課堂教學信息化。
二、教學手段的信息化
教師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是教育思想的外在體現,作為教學形式,必須要做到為教學內容服務,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既要做到教學手段的信息化,也要以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最終目的,而不是為了實現信息化而使用信息化技術,這樣的行為明顯是忘記初衷,本末倒置的。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在教學手段上體現信息化呢?
1.將信息化用在課堂氛圍的營造上
小學課堂教學是非常注重課堂環境和整體氛圍的,因為小學生的心智、態度、習慣以及能力都還在成熟過程中,是極容易被外部環境所影響的,即使在課堂上,如果沒有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小學生很容易走神、分神,很容易跳脫出教師所講內容,甚至完全忽視講課,歸根到底就是,如何吸引小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課是教師要格外關注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實現教學內容以聲、像雙感官進行傳播,而這樣的教學方式,無疑能吸引學生的眼睛、耳朵同時同步進行運作,并積極調動起大腦的思維,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策略。眾多的學生投入其中,教師、多媒體以及學生共同構成一個完整而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再想跳出這樣的氛圍就不太容易了。
2.通過信息化讓課堂教學輕松、舒適
據了解,很多小學生都會產生畏懼情緒,畏學、畏師,很多時候是由于嚴肅、沉悶、緊張的高壓課堂環境所導致的。同時,由于大部分語文教師擔任該班級的班主任,所以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可謂戰戰兢兢,不敢隨便動,甚至不敢發言、不敢討論、不敢提問,我想這是大部分小學一線教師都有的深刻體會。然而我們的語文教學如果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的,就完全違背了新課標要求的學生自主求學、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這一原則。所以,教師除了要改善師生關系外,還要優化課堂教學環境,而信息化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當采用多媒體,發布一些有趣、有意義的教學內容,當聲、像或動畫、視頻、音頻在課堂上展示時,小小的封閉的課堂就被這些多媒體設備所傳遞出來的聲波所打破,教室仿佛也不是沉悶而封閉的了,教師也沒有那么嚴肅了,學生也沒有那么害怕了。學生的心情放松了,就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信息化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教師要時刻注意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以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服務于學生。
參考文獻:
[1]趙艷平.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2016(21):167.
[2]汪萬軍,劉庚.淺談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7):111-112+115.
[3]朱平.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淺談[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8):64.
[4]郝俊格.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5(23):137.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