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里哈提·吐爾遜別克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于課堂教育的靈活性以及創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課程的設計方法和具體組織形式。在教學中應該用更新穎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在游戲中深入體會課本知識,更牢固地掌握基本能力。目前,越來越多的英語課堂上開始使用游戲的方式,這既產生了一定的效果,又帶來了一些問題。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英語;游戲教學
游戲教學法在當前的小學教學中已經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夠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能夠讓學生產生英語是好玩的印象,能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與同學加強合作,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夠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激發內心的學習動力。國外已有很多關于游戲方面的理論,認為兒童學習與游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國內也逐漸開始有這方面的理論,但使用理論來具體探究當前游戲教學存在問題的文獻較少。
一、游戲與教學的邊界難以界定
游戲的核心目的是娛樂,而游戲教學法的核心目的是教學。但教學游戲在具體實行中同樣是由師生集體參與的,具有娛樂性質的活動。因此教師在為課堂挑選教學游戲的時候應該注意分辨游戲的真正目的,應該選擇具有游戲性質的教學活動,而不是表面和實際都具有娛樂性質的純粹的娛樂活動。雖然純粹的娛樂活動更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但是失去了教學的功能,而課堂上時間非常有限,老師需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授很多具體知識,如果使用純粹的娛樂游戲,這就違背了教學的初衷。
二、教學游戲需要符合教學對象
教師在教學游戲的設計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游戲對象,雖然是教學游戲,但對象不同,應該有所區別。尤其是對于大班還是小班,對高年級還是低年級等等這些問題應該有充分的考慮。因為這些問題關系到需要設計的游戲的規模,關系到游戲的難易程度,關系到游戲中可以蘊含知識點的多少。低年級的學生更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因此,相應的,需要為其設計更富有趣味性,知識含量更低,更能調動起全體同學的游戲。高年級同學相對而言在自制力、理解能力方面也更好,因此可以增加游戲中的知識含量。另外,低年級同學的好奇心更重,對色彩、圖片更加敏感,游戲中應該添加更多這樣的元素。高年級同學思維能力更進一層,可以適當減少圖片、色彩的刺激,增加知識性內容。
三、教師的教學游戲實施能力不足
英語課堂中的教學游戲往往設計為老師是游戲的講解者、規則制定者和裁判,學生是游戲的參與者。教師往往在游戲中成為旁觀者,不能真正參與到游戲過程中,沒有利用教學游戲增加與學生的互動,建立更好的師生關系。因此也不能更好地引導游戲的方向,在完全把游戲交到小學生手中的情況下,游戲容易偏離其本來軌道,難以體現其教學價值,難以充分完成教學任務,使游戲由教學性的游戲變成了娛樂性質的游戲。
實踐對策,教師應該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將自己設計為游戲中的一員。在真實的課堂游戲過程中,真正參加到游戲中,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在游戲中為學生引導方向,做好表率。對于學生的表現也應該給予及時的反饋。在游戲過程中突出其教學價值和內涵,必要的單詞和句子可以在黑板上進行板書或者使用PPT來進行展示,對于關鍵單詞的發音應該做到發音標準、清晰,并在游戲過程中不斷強調重點知識,增強學生對關鍵知識點的印象,真正發揮游戲的作用。
四、游戲時間安排不當
教師在游戲設計過程中應該始終明白游戲的最終目的是教學,應該根據課程進度和學生接受情況來進行游戲設計,而不只是為了游戲而游戲。因此,具體而言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在整節課中游戲是為了方便學生熟練哪個知識點?為了弄清楚這個知識點需要幾個游戲?總共需要占用多少時間?對于整節課而言時間是否過多?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思考,教師可以基本理出游戲設計的思路,但在實際課堂進行過程中仍然要做好控制。應該在游戲過程中留意游戲進展程度,注意是否達到游戲的最終目的。注意課程的走向,是否偏離了最初目標。如果某一游戲進度太慢,會耽誤后面的課程進展,可以根據課堂情況適當調整,適當壓縮后面游戲的環節或者取消后面游戲。應該以教學為最終目標,明確一節課的教學任務。
游戲對于小學英語的學習有重要作用,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共同參與到課堂中,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方便在游戲過程中了解學生的特點。但在具體的實際操作中,并不完全只有優點。由于教師教學經驗不足或者一些具體原因,都可能導致教學游戲并不能完成這些任務,甚至可能妨礙教學任務的完成。這需要教師不斷總結經驗,在實踐中日益提高游戲設計和組織能力,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參考文獻:
[1]許維華.小學英語游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9):98-100.
[2]何曉宇.新課標下我國小學英語游戲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科教導刊(下旬),2015(10):127-128.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