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茜蓉
摘 要:新課改標準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在小學階段奠定扎實的學習基礎才更有利于未來長久的學習之路。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不成熟,需要教師加以正確的引導。由于小學生的獨立性較差,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善于采用情感教育的方式來教導學生,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更愿意去接受。教師在傳授學生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要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學好語文的必要性,從而更加愿意自主、積極地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問題;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發現語言文字的美,因為語文這門學科的情感性比較強,需要學生用心去感受才能夠體會到文章中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從而在學習過程中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與生活態度,能夠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從而為以后的人生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不僅是指豐富學生的情感、陶冶情操,還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關愛,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愛意,這樣才愿意去擁抱生活、熱愛生活。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情感教育的表現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教育能夠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從而樹立良好的人生價值觀。例如,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篇課文中,其中有一句是“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教師除了要向學生解釋這句古詩詞的意思,還要讓學生深刻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作者想要表達的是對孟浩然的至深感情,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友情是多么神圣、美好,從而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做到與同學之間互相關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傳授語文書本知識內容,還要把書本中的情感傳遞給小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豐富自身的情感,能夠熱愛生活、關愛身邊的人和事。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對策
1.開展生活情境教學
很多語文教材內容都來自于真實的生活,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開展生活情境教學,把真實的生活和教材內容聯系起來,讓學生能夠意識到學習語文的實用性,也能夠在真實生活中感受語文這門學科的魅力,從而更愿意自主、積極地投入到語文課堂學習中來。因為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所以需要教師借助實際生活例子來豐富學生的思想,例如,在學習《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解一些雷鋒叔叔的真實事跡,然后講述一些自己遇到的真實感人故事,當學生的情感被感染之后,教師引導學生說出這篇課文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例如,樂于助人、積極樂觀的心態等,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也能夠互相友愛。
2.用朗誦教學來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育工作中離不開朗讀教學,朗讀能夠豐富小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感悟課本內容、感悟人生,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到課本中的感情狀態,除了課本內容,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個性特點選取優秀、合適的課外教材,從而讓學生更好地陶冶自身情操。例如,在學習《雪兒》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把生字、生詞標注出來,讓學生能夠通順地朗誦全文,然后采取分組的形式,展開競賽模式,在一個組朗誦的時候,其他組能夠仔細聆聽,感受語文教材所體現出來的思想感情,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能夠把課本中關愛他人的情感表達出來。
3.開展體驗式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夠只局限在課堂之內,還要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充分感受課本知識中所包含的情感,能夠在生活中發現美,從而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擁有積極的生活心態。例如,在學習《可貴的沉默》這篇文章的時候,先讓學生明白父母愛的偉大,然后讓學生回家給父母洗洗腳,在父母過生日的時候送個禮物,看看父母的表現,然后學生就能夠體會到平時忽視了父母對自己的愛,自己對父母的愛太少,從而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夠更好地對待父母。
4.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把講話的權利充分交給學生,和學生開展心與心之間的交流,這樣學生才愿意敞開心扉把自己的真實學習困惑、生活困惑講出來,從而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情感,從而有助于更好地開展語文教育工作,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情感美,從而能夠在學習語文教學內容的時候用心去感受、發現課文中、生活中的美好之處。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情感教育工作,讓學生能夠擁有優秀的文學素養,能夠用積極、正確的心態去面對學習和生活,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未來的人生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立新.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與實施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20):35.
[2]范鳳運.淺談新課程標準實施背景下如何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赤子(中旬),2014(4):238.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