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我校三年級部分學生進行布置家庭作業調查,為改進體育教學,推進體育改革提供參考,為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經過一年的體育家庭作業的布置發現,體育家庭作業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體育課堂上練習時間短.人數多的普遍情況下,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這一項目是可行的。從學生完成體育家庭作業的情況來看,科學.合理的布置家庭作業對培養小學生終生體育鍛煉意識有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體育;家庭作業;小學生;身體素質一、探究的理論依據
1.2012年6月,國家衛生部發布的《中國0-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兒童的超重和肥胖問題已經日益突出。2014年,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柳葉刀》上發表研究,指出過去30年里,中國的肥胖率急劇上升,導致4600萬成人“肥胖”,3億人“超重”。數據顯示,男學生肥胖率增幅較大,超重和肥胖率分別為13.25%和11.39%,比2000年分別上升了1.4%和2.7%;城市女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別為8.72%和5.01%,分別上升了不到1%。體育總局公布學生的身體素質報告是呈下降趨勢的。
二、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的意義
體育家庭作業是增加孩子鍛煉時間的一項措施。通過合理布置的體育作業,使學生體育課堂教學得以延續至課外。彌補體育鍛煉時間不足,達到運動健身的效果。這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和促進體質的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體育家庭作業也是培養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的有效形式之一,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本身就是身體不斷參與鍛煉和感受體育的過程。每天堅持完成一定量的體育家庭作業對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是有促進作用的。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培養學生在余暇時間能獨立進行健身活動,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學會科學鍛煉,逐漸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三、小學生身體素質呈下降趨勢
通過對全國范圍的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結合具體的調查案例,可以清楚反映出我國目前青少年兒童的肥胖問題突出,超過20%的兒童有肥胖問題。青少年兒童的體重在性別差異上,男孩比女孩更偏胖,肥胖問題更嚴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要求充分發揮《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導向作用,將學校體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培養學生個性特長,吸引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不斷提高廣大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推動和諧.高效和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建設。《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戰略主題中也指出,加強體育教育,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實保證體育課和體育鍛煉時間。在發展任務中指出,增強學生體質。科學安排學習.生活.鍛煉,保證學生睡眠時間。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可見,增強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是我國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我校近幾年學生體質有所下滑,學生的耐力.肺活量近年來趨于停滯,甚至有所下降,肥胖學生和超體重學生比例不斷增加。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在校鍛煉的時間欠缺,目前學校教育相對而言比較重視智力教育,體育往往被置后,一般都是每周只有3到4節體育課,根本無法保障學生的鍛煉時間,所以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有所下滑,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
四、體育家庭作業的開展
制作并發放家長一封信,有了家長的支持與配合,體育家庭作業這項活動可算是事半功倍。體育組經過研究決定,第一步開家長會,家長會的召開后進行體育家庭作業布置,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第二步印發了關于“家庭作業”體育鍛煉項目。家庭作業分為練習項目和家長簽字,每天家長可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運動與記錄,家長根據學生周一至周五是否完成,在相對應的項目下面打“√”或打“×”,并在“家長簽字欄”內簽字及寫明學生完成情況,每月結束后交班主任檢查簽字并統一由體育老師給予評價。體育老師提出的訓練項目,學生可根據老師的建議選擇l— 2個項目練習。
五、家校配合,確保體育家庭作業順利開展
1.在體育家庭作業實施過后,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各種趣味運動會,以賽促練的方式來激發學生運動的積極性,也有講求配合的“花樣跳繩”比賽等等,這一系列的比賽旨在檢查學生在家里的段煉情況,加強學校同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力保體育家庭作業的順利完成,達到我們讓一個學生鍛煉身體來帶動一個家庭鍛煉身體的目的。
2.我校盡量讓學生了“愛上一項運動,強健身體;學會一種樂器,陶冶情操;傳承一門國學,儒雅一生”的要求,其中“愛上一項運動,強健身體”主要目的還是讓每個學生在學校里、在家里養成堅持鍛煉的好習慣。時間長了,養成了良好的鍛煉習慣。學生自認而然就會覺得體育家庭作業也不會是“作業”了,而是每個學生每天的“習慣性練習”了。而且當你走出學校,跨進社會時這一堅持鍛煉的好習慣也會讓你受用一生,強健一生。
六、體育家庭作業開展后的作用與效果
1.根據體育組對我校三年級的同學進行的體質測試情況來看,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的班級,學生身體素質和以往相比有明顯提升。我們從數據可以看出,學生的體重尤為明顯,由以前的正常體重93人提高到練習后正常體重118人,增加25人,體重過輕減少9人,超重人數減少16人。由這些簡單的數據來證明,體育家庭對學生身體素質的促進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2.學生身體素質測試成績不斷進步,“健康第一”的思想日漸樹立。身體素質是指人體活動的一種能力。指人體在運動、勞動與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及柔韌性等機能能力。我們清楚的知道: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數據體育家庭作業有它獨到的促進作用,它對學生參加鍛煉有它積極的催化作用。
3.體育家庭作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想意志品質,促進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班貌。首先,體育家庭作業讓學生養成堅持不懈的鍛煉習慣,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正是在堅持不懈的鍛煉中,學生持之以恒、不怕困難、積極進取等精神得到培養,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思想得到彰顯。我校的辦學理驗:“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什么才是良好的基礎呢?說到底就是良好的思想意志品質,那種意志薄弱的人是不可能終身發展的。其次體育家庭作業同樣可以促進每個教學班形成良好的班風班貌。在完成體育家庭作業時,同學之間相互競爭“達標爭優”,為班集體積極爭得榮譽,在體育家庭作業的推動下班集體凝聚力增強,整個班的班風班貌有極大進步。endprint
七、體育家庭作業開展后作用和成果
1.通過理論學習及專題研討,明晰了今后體育家庭作業的類型,探尋了一些指導方法。通過理論學習后發現體育課應當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課課練就是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及體育鍛煉意識,從而讓學生回家之后有更多、更有趣的鍛煉方法。
2.提升了學生的體質,建立完整的體系,豐厚教師的理論素養;通過和家長的溝通及問卷調查來看,家長也愿意配合督促孩子完成體育家庭作業,從完成的情況來看,整體還是很有效果的。從數據上來看,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班級的學生測試成績普遍都比沒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的學生要好。通過每次課的訓練,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從我校參加本屆沙依巴克區三跳比賽成績來看,男子、女子一長“8”字均打破沙區紀錄,本次共計打破沙區四項“集體”紀錄,我校并獲得“團體總分第三名”的好成績。其實這除了跟學生、老師的辛苦訓練有關系之外,還和平時的課課練及體育家庭作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當然,在這過程中,老師們也學到了很多從書本上無法學到的東西。同時,老師也發現了更多便于回家鍛煉的方法。
3.教師論文:烏魯木齊市第一百二十小學王成軍發表論文《體育家庭作業對小學生身體素質促進作用的探究》;烏魯木齊市第52小學耿紅珍發表論文。在本次沙依巴克區三跳比賽中三名老師王成軍、劉青、張清分別獲得“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
八、結論
總之,從學生的前后成績對比來看,體育家庭作業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發展是有幫助的。學生、家庭、社會共同推動全民健身。家長監督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在家長的帶領下,孩子們也會和父母一同鍛煉。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和睦了家庭。家庭鍛煉氛圍有了之后,學生從被動鍛煉自然就轉變為主動參與了,學生完成作業后還需家長簽字,而體育家庭作業的實行旨在增加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培養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以學生這個“點”帶動家庭這條“線”,推動社會整個“面”的全民健身。家庭是組成社會的最小細胞,一個個健康和諧的家庭必將構成一個健康和諧的社會。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體衛藝司,教育部關于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公告[R].教育部教體藝(2006)3號,2006,8(31)
[2]張鳳民.家庭因素對小學生體育健康參與影響的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5
[3]朱玉芳.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與學校體育的應對[J].體育學刊,2006.5,13(3):141-144
[4]吳恒曄.家庭在學生體質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與局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12,39(12):91-93
[5]杜莉,孫仕舜,等.學校體育對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8):71-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