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英
摘要:〖HTF〗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研究性學習以研究為手段,突出思維的開放性。此種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強調學生主動積極性,在實踐探索中讓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并運用知識。
關鍵詞: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特點;策略
研究性學習是近年來推行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同時也被稱為學習方法。這種教學方式是實行新課改下推行的,它強調讓學生自主的去學習,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掌握知識,將問題的研究作為學習的手段,鍛煉學生自己的主動性以及主觀思考能力,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環境下主動地去思考。這種教學方式運用到高中英語的課堂中去,對于老師跟學生而言都是一個積極地方面。既幫助老師提高了課堂知識的吸收效果,同時也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學習英語。
一、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1.“問題”(或專題、課題)是研究性學習的載體,整個課程主要圍繞著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指導者通常不是提供一篇教材,讓學生理解、記憶,而是呈現一個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專題或課題)。這個問題可以由展示一個案例、介紹某些背景或創設一種情景引出,也可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提出。
2.開放性是研究性學習在內容選擇上的主要特點。在研究性學習中,問題多來自學生生活著的現實世界,內容涉及的面可以相當廣泛教材、校園以外的各種教育資源,學生學習途徑、方法不一,最后研究結果的內容和形式各異,它必然會突破原有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把學生置于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3.研究性學習過程主要由學生自己負責完成。研究性學習強調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為基礎,在確定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后,通常采用學生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整個課程的內容、方式、進度、實施地點,最后的表現形態主要取決于學生個人或學生小組的努力。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在規定的時間內,成為某一個研究課題的提出者、設計者、實施者,他對課程目標的達成負有主要的責任。
4.綜合性、社會性和實踐性是研究性學習內容組織時應重視的幾個方面。綜合性即圍繞某個專題組織多方面或跨學科的知識內容,以利于知識的融合貫通和多角度、多層面的思考問題;社會性即加強理論知識與社會生活實際的聯系,特別關注與人類生存、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注意開發社區資源;實踐性即在學習間接經驗的同時,提供學習直接經驗并在探究實踐中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途徑與機會。
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
1.明確目標和任務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研究性學習中,第一步就是要提出問題、確定主題和任務。即在課程開始之前,要明確該堂課程要達到的目標,要求學生制定課程計劃,然后學生再根據自己制定的計劃,有條理地進行實施。例如,在學習高一英語新教材Unit 3 Celebration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收集中國傳統節日的相關信息,這樣不僅讓學生掌握了課本要求的知識,還增強了學生自學的能力,在課堂中,教師再根據學生的自學結果進行點評,對表現好的學生予以表揚,對表現不好的學生給予鼓勵。這不僅能讓學生熟練地掌握課本上的知識,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鼓勵學生的自主探究 隨著學生自身的語言能力的不斷提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針對具體的內容展開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也可以創設一些學習任務讓學生自己來完成,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研究性學習的形式。教師要創設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研討話題與學習任務,這首先能夠促進學生的參與,并且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同時,對于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學生也會有更強烈的探究欲望,會從各種渠道來獲取相關知識與信息,直至將問題弄清楚。這對于學生自身的研究性學習能力以及信息的獲取、分析能力將會是非常好的鍛煉,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對于這門語言有更為深入的體會。以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學為例,老師可以創設一些研究性學習任務來讓學生展開探究。
比如可以提出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ther countries.讓同學們圍繞不同國家的英語習慣來做一個課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學生們每個人可以選擇一個國家,收集這個國家一些獨特的英文口語技巧,最后再來進行研究和反饋。這個過程不僅幫助學生們學習了課本上要求的知識,也補充了課本之外的一些知識。同時,在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反饋時,能夠幫助學生將所學內容融會貫通進去,加強記憶,使自己學的內容更容易吸收。學生的自主探究不僅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非常直觀的體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有很多成長與收獲。不僅很好的鍛煉了自己的問題研討能力,大家對于相關主題也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自身的知識面也會得到拓寬。
3.小學合作學習的靈活應用 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這同樣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很好的形式。對于有些問題學生獨自進行研究往往收獲的成效不大,學生自主展開的學習過程也容易受到思路上的局限。因此,對于一些好的探究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每個小組在確立了相關的研究任務后隨即展開明確分工。這既能夠讓小組內的每個成員的學習能力都得到鍛煉,借助集體的力量往往也能夠讓學生們獲取更多有價值的學習素材,進而能夠讓相關學習任務更好的得以完成。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的引導,要保障小組合作學習能夠規范有序的展開,并且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研究性學習中來。這樣才能夠讓更多的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鍛煉,這也是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水平的一種教學方式。在Fact and Fantasy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中,課本上給同學提出了許多問題。
例如:What is the highest mountain on the earth and how high is it?或者是What is the deepest point in the ocean and where is it?老師可以以教材上提出的問題為依據,有針對性的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首先讓每一組自由選擇想要完成的研究課題,隨后小組內成員通過分工合作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下一節課上教師可以請每一組同學按照他們所分配的職能進行反饋,例如如果選擇第一個問題,那么按三個人一組算,一人可以負責收集全國排名前十的山峰,并且做一下簡單的介紹,一人可以負責介紹最高山峰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而最后一個可以做一個當地氣候和風俗的介紹。這樣的分工非常明確,每一個學生的學習任務也十分具體。學生們各自針對自己的任務展開研究調查與資料搜集,過程中大家對于這一主題的探究也會越來越深入。以小組合作為前提的研究性學習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讓學生們對于一些有一定思維量的問題展開探究,這也是對于學生知識獲取能力的良好鍛煉。
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本著研究性學習的特點,教師應用多嘗試以問題為載體,引導學生的思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多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讓學生在討論、合作、探究、體驗中鍛煉思維,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讓學生在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養成自主學習和創新意識,從而為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人奠定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