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萍
摘 要:隨著區科學課堂的深入推進,合作學習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教學過程其實是一種教師與學生之間平等互動、交流、探討、共同進步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正是實現這一過程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進行多彩的小組合作,提高學生語文課堂的有效性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彩合作;有效課堂
要想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最好的方法是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它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因此在教學中要求老師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讓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發揮效果,綻放光彩。
一、科學組隊,形成合作團隊
一般來講,我們都要采取組內異質的原則來分組,每組有四個人,根據小組成員的學習水平、性格愛好等因素,保證組內學生之間的差異和互補性,保證在課堂教學中,組內各成員的主動參與與互助合作。同時,每個組員在小組中都分配好工作——小組長:負責統籌成員學習過程;記錄員:記下小組討論過程和結果;匯報員:匯報小組成員討論交流的結果;紀律委員:提醒同學要注意遵守紀律。有時為了讓學生得到多方面能力的發展,還可以在經過一段時間后,讓小組成員交換角色,換位合作。
二、把握時機,合理安排合作
在學生合作的過程中,學生作為主體,而教師是他們合作學習的引路人。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有效、是否主動,不但和小組內學生的討論交流密切相關,還和教師在課堂上如何設計小組合作學習有重要關系。
1.布置課前合作預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學生預習課文是否充分,會影響到對這節課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學前,教師可以先布置學生小組合作參與課前預習。如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時,因為課文的內容離孩子們生活的年代比較遙遠,較難理解,于是我就布置學生預習時上網查找一些有關這篇課文的社會背景、主人公個人情況等資料,并讓學生先在小組內進行資料整理提煉,在上課前交流資料,比比哪個小組查到的資料好。你查一些,他查一點,匯溪成江,課堂上組員集中交流,資料就會變得豐富多彩,學生也增長了課外知識。這樣的課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調動,教學質量亦得到一個質的飛躍。
2.學習生字時適時穿插合作,興趣效益雙提高
語文課中,有些語文知識需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掌握。如生字詞的學習,要通過反復練習鞏固掌握,提高正確率,這時就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時教師先告訴學生今天要學習的生字,然后讓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具體操作如下: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一起拼讀生字,發現讀錯時及時提醒改正。然后小組長考核其他組員是否掌握生字讀音。接著討論交流識字方法,最后借助工具書或其他方法了解生字詞意思。合作學習之后,每個小組的匯報員匯報小組的學習情況,學生在匯報時,把自己當作小老師——“請同學們跟我讀生字”“同學們寫這個生字時要注意……”例如學“礙”,學生說:“我們使用換一換記住‘礙,得到的‘得左邊換成‘石字旁就是‘礙。”同組的另外一個學生補充:“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記,‘石字旁加上一日寸就是‘礙。”接著其他成員也補充自己的識字方法,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課堂上充滿了嘰嘰喳喳的討論聲、匯報聲,猶如一支動聽的樂曲。教師只及時點撥,這樣不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而且也完成了教學任務——掌握了生字詞,正所謂興趣效益雙提高!
3.學習課文時進行閱讀合作,學習思維得到激活
一節成功的語文課離不開“聽說讀寫”的教學,“讀”是很重要的,“讀”是學習課文的基本,但讀也是比較枯燥無味的事,很多學生不想讀,不愿讀,老師讓他們讀書,他們只是囫圇吞棗地讀了,在接下來的學習課文、感悟文本時卻說不出個什么獨特的見解。這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四人小組合作閱讀,可以分角色讀,可以分段輪流讀,可以默讀……閱讀時組員之間互相提醒監督,讓學生投入到朗朗的讀書聲中,在讀中了解大意,在讀中感悟文本。如《去年的樹》這篇童話故事生動有趣,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情節、推動故事的發展,這是本課表達上的特點。教學中,我讓學生進行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體會小鳥的信守承諾、珍惜友情的品質,在讀書合作中,你提醒我,我提醒你,學生從小組合作中不斷地學會了質疑、補充、拓展。小組中如果出現了難題,可以請教老師、同學,最終解決問題,收獲知識。這樣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各個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為高年級的學習做好鋪墊,學生的學習思維性也得到了有效的激活。
總而言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恰如其分地組織好學生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會得到一定的提升。所以我們要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創設多彩的小組合作學習,讓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課堂的改革中煥發出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馬蘭,盛群力,等.多彩合作課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編輯 白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