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
摘 要: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與進步,我國的教育事業與時俱進,在不斷地進行改革與創新。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蒸蒸日上。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滿足當代學生的需求,我國的教育又進行了一次新的改革,將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作為改革的新核心,并要求教師在新的背景下對教學的方式進行改革與創新,目的在于小學能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數學;教學方式;課改
新一輪教育改革的全面爆發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帶來了生機,使我國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但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該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這還是值得我們深思熟慮的問題,下面就結合實際的教學狀況,談談如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一、課前摻入引導環節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與完善,課前導入環節成為教學中重要的一環,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發起者與引導者,課前的引導環節將直接決定教師本節課的教學成果。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初始階段,必須插入課前的引導環節,并且教師要認識到這一環節引入的重要性,不能盲目地插入。引導環節必須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且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結合教材,這才是課堂順利開展的前提所在。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我們一般可以采取故事導入法和游戲導入法兩種方法,小學生對故事和游戲都比較感興趣,而且故事和游戲對學生的吸引力比較強,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小時、分鐘、秒換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三個不同的動物進行賽跑,第一個動物跑了3天,第二個動物跑了48個小時,最后一個動物跑了4800秒,然后三個動物在互相爭執,都說自己跑的時間最短。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故事,讓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測,在學生猜測完之后教師可以引出小時、分鐘、秒之間的換算,這樣學生的學習就有了一定的目的,學習起來也會相對輕松很多。
二、激發學生主觀學習能動性,提升教學的質量
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是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只有在學生的興趣及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才能有效地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尤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這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以往的課堂教學教師起決定性的作用,教師直接決定教學質量。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雖然掌握了基礎的知識,但是學生的思維僵化,缺乏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長期的這樣的教學,令家長甚是擔憂。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生在教學中起決定性的因素,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直接決定著教學的質量,所以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例如:在學習毫米、厘米、米長度單位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主的學習,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去驗證1厘米等于10毫米、1分米等于10厘米、1米等于10分米,然后可以帶領學生去測量生活中的一些物體,這樣學生就可以熟練地掌握毫米、厘米、米之間的換算。這樣的課堂才是學生想要的課堂,學生能自主學習與探討,而且學生自己理解感悟的知識更容易記住,不容易忘記。在此課堂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感悟能力、理解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同時還享受了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對學生的長期發展與學習有莫大的影響。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在教育改革中,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已經成為當前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們常說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但是數學的原形是具體的事物,來源于我們的生活。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利用多媒體教學,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將數學知識變為聲音信息、文字信息、圖像信息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方便、快捷、迅速集成的特點,對資源進行整合,將教學的重點、難點分割開來,逐漸地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樣就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延伸與拓展,將數學引入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數學學習中感受生活的樂趣。
總而言之,新課標的改革,為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小學的數學教師必須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將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作為教學的重點,其次是結合自身的專業技能,提升教學的質量。本文重點在研究新課改北京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并且提出了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三個有效途徑,希望對廣大的小學數學教師有所幫助,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還能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素質的培養,使學生德才兼備,成為社會發展的全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蔣曉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模型的思想[J].基礎教育研究,2016(24).
[2]仲秋月.“未來教室”:小學數學教學的新時空:以《認識時、分》一課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17(2).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