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秀
摘 要: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在崇尚創新的時代,小學語文的創新同樣值得重視。小學語文創新課堂的構建,是實現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重要途徑,通過創新課堂的構建,可以變革傳統教學中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方式,讓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從創新教學中有所受益。在新課改背景下,對語文教學進行了一次探索和嘗試,希望能夠通過“創新”的思路,有效提升教學效率,構建小學語文創新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課堂;構建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創新型人才成為社會建設發展的中堅力量。為了順應發展趨勢,培養更多的創新人才,應該從源頭入手,從創新課堂的構建入手,以課堂教學為依托,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創新改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前大多數還是遵循傳統的教學途徑,教師和學生的創造力都沒有得到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已經出現了滯后于時代的現象,因此,小學語文創新課堂的構建是非常必要的。
一、創新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貢獻
創新對于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來自于創新能夠提供充足的發展動力和力量支持,而創新建設的培養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創新型教育,在學生的學習階段,創新應該成為教學的主導思想和主流,只有在已有知識、技術基礎上的不斷創新,才能保持持久的發展動力。在小學語文創新教育問題上,只有教師具備了充分的創新意識,課堂教學才能遵循創新的風格,學生也能夠在創新的氣氛中學習知識,養成創新思維,形成創新能力,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二、如何構建小學語文創新課堂
(一)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
小學階段是激發學生創新興趣的關鍵階段,學生在這個階段好奇心比較強,喜歡接觸新鮮事物。所以教師如果能夠在這個階段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將會對學生創新能力的養成奠定良好的基礎。激發學生創新興趣的方法有很多,關鍵在于找準學生的興趣點,以有趣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從各種途徑中體會創新的樂趣。
例如《山中訪友》這篇課文,這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朋友”,與“朋友”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為了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課文的主旨,并自由抒發自己的情感,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展示古橋的圖片,播放錄有風聲、雨聲、鳥叫聲、溪流聲等聲響的課件,讓學生談談如果自己置身在山中,會有什么樣的思緒,是否會產生“與微風撞了個滿懷”的感受。
(二)在自主探究中碰撞出創新思維的火花
自主探究形式是創新課堂實現創新教學的重要形式,學生在創新的氛圍中,能夠通過自主思考和討論,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放到現實中加以檢驗。教師給予學生基本的指導,其余部分讓學生自己發揮足夠的主導權,這樣創新課堂才能夠在學生自由的氛圍中煥發生機。
在《詹天佑》這篇課文中,學生不僅能夠從文中了解到詹天佑的事跡,更重要的是從文章中讀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情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杰出、愛國是在文中哪些文段中表現出來的?自己讀到這些文段后的體會是什么?同時與小組內同學討論一下,互相交換意見,以小組為單位得出小組的觀點,派出小組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通過探究式學習的開展,學生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并通過與同學的交流,互相交換意見,充實自己的想法和認識,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三)師生互動共建創新課堂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不可轉換的,教師處于絕對的支配地位,學生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各種學習活動,沒有學習的主動權。創新課堂的構建就是要變革傳統課堂中不利于創新意識培養的方方面面,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在課堂學習中能夠以自己的興趣、喜好等來決定學習活動的開展,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放飛想象的翅膀,不僅學習了知識,還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通過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來創建創新課堂。尤其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自主學習的習慣應該基本養成,創新思維也應該成為學生進行學習和拓展訓練的主導力量。
想象是創新的翅膀,創新是前進的力量。小學語文創新課堂的構建,雖說不是一日之功,但也絕不是難以實現的。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掌握著構建創新課堂的方向,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應該配合教師開展各項學習工作,在學習中積極向教師征求意見,不僅學好課內知識,還要在課內的基礎上向課外進行積極拓展,讓學生能夠從創新學習中收獲更多源自于自身的知識,與教師一起共同為語文創新課堂的構建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要婕.淺談小學語文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J].管理學家,2012.
[2]賀敏.構建小學語文創新課堂,提升教學水平[J].教育, 2016(6):147.
[3]楊健.淺談“學講計劃”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時代教育,2016(2):239.
[4]李海艷.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周刊,2015(3).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