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群
摘要:閱讀中能美化人的心靈,提高人的素養,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重要途徑,閱讀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它的目標是有益于人的發展。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更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初中語文教師應當認識到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的重要性,將“教”與“學”結合起來,實現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顯著提升。
關鍵詞:創新思維;課外閱讀;教學評價
在語文教學中,語文閱讀教學是比較薄弱的環節,這種結果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沒有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學生提高了閱讀能力才能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但是很多初中生的閱讀能力是比較差的,在閱讀文章時只是走馬觀花式的閱讀。學生運用這樣的閱讀方式很難理解文章的主旨,很難提高閱讀能力。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全面分析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制定出科學的閱讀教學策略,為閱讀教學注入活力。
一、增強對閱讀教學理論的探究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理論研究是重要的理論支撐。如果缺少了理論的指導,教育教學實踐便會無章可循,甚至會發生混亂的現象,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會造成巨大的阻礙。閱讀的理論教學包括眾多學科,如教育學、心理學、邏輯學、解釋學等。為此,教師要加強閱讀教學理論的學習,在豐富自身理論水平的同時,根據所教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能力,制定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使閱讀教學始終按照新課程標準制定的目標進行教學,不偏離正確軌道,達到較好的效果。基于此,改變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增強對閱讀理論基礎的研究,在理論支持的基礎上,有計劃、有方向地對學生的語文能力進行培養。
二、開創民主課堂,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為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在教學過程中,要融入學生群體當中,去了解學生的想法,尊重學生對學習的看法。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方法,但是由學生自己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并訓練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不依賴老師和參考書的答案,自由發表,敢于發表,敢于質疑,老師對學生的發表進行客觀分析、點評,向學生滲透敢于糾正錯誤就是在進步的思想,同時給學生“當一回老師”的機會,學習點評、分析學生發表的意見。開創師生民主課堂,師生平等對話,讓學生思維活躍,滋生創造性意識。
三、建立開放式閱讀教學,創設學生閱讀環境
開放性閱讀教學有利于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傳統的教學是讓教師單方面的向學生灌輸,而開放式閱讀能夠讓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更充分的交流。學生通過獨立自主的閱讀,在教師所設定的情境中可以天馬行空的闡述自己所領悟到的,不受任何條條框框限制。教師也僅僅提供最基礎的內容,并沒有任何導向也沒有固定的結論,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得出各自的觀點。最后將這些觀點進行討論,讓每個學生對自己的想法進行闡述,學生和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進行交流,相互間可以質疑爭論,各自給予充足的時間進行辯論,這樣增加了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望,由被動式接受變為主動式求索,由刻板記憶變為靈活思維,讓閱讀更加的有效率也更加深刻。
四、營造閱讀中多談感受,讀后說感悟的氛圍
在課堂閱讀訓練當中,要強調閱讀就是要讀懂文章,理解文章,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閱讀的過程中,盡量將自己的閱讀感受寫下來,以便交流,培養學生談感受、說感悟的習慣。課堂上可以多組織學生以個人或合作小組的形式對閱讀內容進行探討,讓學生以自己的話來簡要介紹閱讀內容,亦或談談文章主要內容,講講閱讀完了之后有什么感悟等等,采用多種方式方法營造這樣一種學生的為主的活躍氣氛,讓學生發揮創造性想象,充分去理解課文內容,在不斷的訓練當中養成一定的思維邏輯,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此外,還要選用不同的文章來讓學生閱讀,鍛煉學生的知識遷移、靈活使用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閱讀文章、理解文章、讀懂文章,學會自主學習。
五、注重課外閱讀,延伸閱讀范圍
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當中認為單純讓學生閱讀教材文本內容即可,無需進行閱讀延伸,但是,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學生的閱讀視野較為狹窄,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會嚴重下降。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閱讀教學當中,需要在讓學生閱讀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延伸閱讀范圍,比如讓學生閱讀一些與課堂文本相關的名著、優秀文本等。這樣一來,學生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著作,可以不斷擴展閱讀范圍,并且有效提高個人閱讀的興趣等,并且帶動課堂閱讀的積極性等。但是,在延伸閱讀范圍的時候,教師必須要選擇合適的書籍等,以免學生誤讀不良書籍,導致嚴重后果發生。
六、教師及時進行歸納、拓展與評價
在完成探究合作目標之后,教師應及時做出整理與歸納,第一時間把一些規律總結出來,并對探究方法進行概括 。在課堂上,小組討論完成之后,學生代表進行發言,學生與教師要認真傾聽,當發現有要補充的地方或不同觀點時,要發言指出并且討論反思,此時,教師要給學生做出及時反饋,并做出合理的點評。同時,還要對初中語文教學評價的多樣性與維度進行有效擴展,通過教師、學生及家長等多方面協作,從多個維度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能力、學習態度進行科學評價,全面反映學生語文閱讀的學習效果,為教師更進一步地優化自身教學提供合理依據。
在新課程改革的條件下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進決不是一日之功,它有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但只要我們能夠找到正確的方法,堅持不懈,不斷地刷題訓練,就一定能夠有所提高的。同時,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只有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學習閱讀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落實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標準,結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來逐步全面提高語文素質和初中教學效率是廣大師生所共同追求的目標。在語文閱讀中不斷拓寬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才干,才能真正的學以致用。希望諸位師者和學者在通讀完本文之后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從而讓學生的語文閱讀感知力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蘇敏.淺談如何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7,(28).
[2]趙慶東.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J].中華少年,2015,(15).
[3]劉磊.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