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杰
摘要:本文以G省基本公共衛生項目資金的使用和管理為立足點,簡單介紹了資金使用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實際分析提出基層醫療機構基本公共衛生資金使用和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公共衛生 項目資金 使用 管理
為規范和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的管理,保障專項資金安全,提高補助資金使用效率,更好地為居民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特分析G省在實際操作基本公共衛生資金的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建議。
一、加強資金使用管理的意義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城市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以及鄉鎮中心衛生院等機構面向當地居民針對公共衛生所采取的干預措施,以G省服務對象為例,主要是針對老年人、孕產婦與兒童、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等人群,涉及面較廣。同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是新醫改五項重點改革之一,國家從2009年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以來,補助經費資金總量大,呈逐年遞增。因此,加強資金監管刻不容緩。加強資金監管有利于合理分配資金,提高資金使用率;有利于更好地開展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提高服務水平;有利于規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并建立完善的財務會計制度,防止資金違規挪用。
二、資金使用管理存在的問題
1.專項資金存在被挪用和違規開支,部分地區村醫待遇遠達不到補助標準
實地調研時發現部分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該公衛資金用于辦公設備購置、公務接待、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設備配備等違規之處。在考核大部分鄉鎮村醫待遇時,村醫待遇均達不到補助標準,村衛生室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也達不到40%,甚至存在基層醫療機構將公共衛生資金用于與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無關的人員支出。
2.基層鄉鎮財務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和水平有限
實地調研時發現基層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補助收入時通過“往來科目”進行核算,未計入“財政補助收入”,在核算時無法真實反映項目資金收支情況,無法清楚反映項目資金結余情況。對以前年度結余資金無法分清使用年限,導致在統計資金時數據不準確以及混亂的現象存在,不利于對專項資金的使用進行監管,也難以對專項資金的績效實施評價和考核,資金管理較混亂。基層鄉鎮財務人員缺乏專業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的學習和培訓,業務能力和水平有限。
3.地方財政壓力較大,資金撥付滯后,資金結余沉淀較大
基本公共衛生資金采取“先預撥、后結算”的撥付方式,專款撥付到基層后,因地方財政壓力較大等因素將大量資金積壓到下一年度甚至更長時間才將項目資金撥付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這樣就導致跨年度使用資金,存在基層衛生機構本年度工作已開展而無法付款,資金支付率較低、大量專項資金結余沉淀較大、年終考核和資金使用無法對接的現象。
三、資金使用管理的建議
一是建議衛生計生行政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擬定適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并明確資金預算、資金分配、資金使用、資金監管、結余資金使用用途等要求,真正做到資金專款專用,年初或年終績效和考核結果掛鉤,工作量和資金撥付匹配,杜絕挪用、違規開支等情況出現。
二是建議衛生計生行政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按照地方財政預算管理要求,對項目資金及時撥付,不拖欠資金。擬建議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納入當地政府年度目標考核,加強資金撥付的及時性不挪用資金,按時保質保量地管理和使用項目資金,對資金結余沉淀較大,按照財政部門要求收回,同時要結合當地實際開展情況制訂結余資金再分配使用的方案,提高資金使用率和撥付率。
三是建議省、市、縣三級部門聯動,每年定期組織對主管領導、項目負責人和財務人員的業務指導及培訓,認真組織最新一版基本公共衛生新規范制度等文件的學習。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加強資金使用和管理的培訓學習,特別是加強財務人員會計核算業務水平的提高,建立清晰的賬目,便于分清和核對各項資金收支使用的來龍去脈。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作,在開展工作中,資金管理和使用尤其重要,管好用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使群眾能真正享受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帶來的福利,為健康中國2030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