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智英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和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 隨機選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該院收治的100例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而干預組50例采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及肢體功能的差異,并分析其滿意度情況。 結果 干預后,干預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FMA評分升高,相比于同期對照組均顯著要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者相比于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顯著要高,分別為94.0%、78.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效果佳,其可提高生活質量及肢體功能,護理滿意度也較高,值得臨床選擇。
[關鍵詞] 早期康復護理;腦出血;生活質量;肢體功能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7(c)-015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of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and limb function recovery. Methods 100 cas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March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easure and early recovery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limb function differenc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was analyz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FMA score increas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period(P<0.05),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rat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4.0% vs 78.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is good, which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limb function,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s higher,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selection.
[Key words]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erebral hemorrhage; Quality of life; Limb function
腦出血是臨床上常見的危急重癥之一,其發(fā)病率高,進展快,并發(fā)癥也較多[1-2],隨著老齡化加劇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發(fā)病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患者存在一定的肢體功能障礙,生活質量水平也較低,嚴重影響其生存質量。相關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2],腦出血綜合治療后可明顯改善肢體功能,縮短康復時間,但關于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的影響研究報道較少。該研究觀察2015年1月—2017年3月該院采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100例腦出血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和肢體功能恢復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100例腦出血患者,均為該院收治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干預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43~77歲,平均年齡(58.6±4.9)歲;高血壓病程2~16年,平均(7.6±1.4)年;對照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42~76歲,平均年齡(58.5±4.8)歲;高血壓病程2~17年,平均(7.6±1.5)年;入選標準 :①無凝血功能障礙者;②無其他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③無藥物過敏體質;④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⑤無精神異常者;排除標準:①藥物過敏體質者;②合并其他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③精神異常者; ④凝血功能障礙者;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大體一致,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試驗組患者采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措施:①生命體征監(jiān)護。發(fā)病24 h內對患者進行體溫、血壓、脈搏、呼吸及血氧飽和度檢測,注意瞳孔、心率等變化,保持肢體功能位。②體位選擇和功能鍛煉。針對患者病情、恢復狀態(tài)設計針對性的體位,可分別采用臥位、肢體功能位、站立位等進行康復訓練。指導和囑咐患者定期床上變換體位及訓練,每日隔24 h翻身1次,被動運動到主動運動,每個關節(jié)鍛煉10 min,3~5次/d,并行張口、鼓腮、叩齒、伸舌等面部功能鍛煉。坐起鍛煉在雙平行杠中進行,先屈頭頸,屈軀干,后行站起訓練, 10 min/次,3~5次/d。③精細功能鍛煉。指導患者進行桌上摩擦毛巾、手指分離板等鍛煉關節(jié),利用寫字、練習鍵盤等活動提高手指精細動作。④心理護理。由于患者急性發(fā)病入院及術后需長期康復鍛煉,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臨床應根據(jù)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針對性轉移、疏導其負性心理,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復。⑤飲食護理。患者宜進食清淡、營養(yǎng)的食物,禁忌辛辣刺激、肥甘油膩,多食瓜果蔬菜。患者由于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如翻身、更換體位、肢體鍛煉等。endprint
1.3 觀察項目
記錄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及肢體功能情況,并分析其滿意度;患者運動功能、生活質量分別采用Fugl-Meyer評分評價、Karnofsky功能狀態(tài)評分評定[3-4];采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護理滿意度評定。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觀察項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生活質量評分
干預后干預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升高,相比于同期對照組顯著要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FMA評分
干預后試驗組患者FMA評分升高,相比于同期對照組顯著要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護理滿意度
干預組患者相比于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顯著要高,分別為94.0%、78.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腦出血是臨床上威脅人類健康較為多見的神經(jīng)內科疾病之一,其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及致死率高的特點,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其主要病理表現(xiàn)為腦出血形成的血腫壓迫周圍腦組織,顱內壓驟然升高,引起繼發(fā)性的腦損傷,并釋放多種神經(jīng)遞質而加重腦組織缺血[5-6],并出現(xiàn)神經(jīng)功能缺損的癥狀。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頭痛、肢體麻木及口齒不清等癥狀。并且患者仍存在生活質量低,肢體功能恢復慢的不足[7-8],而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對腦出血患者具有重要預后價值。
該研究觀察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和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其結果顯示:干預后,干預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FMA評分升高,相比于同期對照組均顯著要高(P<0.05);干預組患者相比于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顯著要高,分別為94.0%、78.0%(P<0.05);因此,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效果佳,其可提高生活質量及肢體功能,護理滿意度也較高。該研究腦出血患者生活質量較高,這與早期心理干預、飲食調節(jié)、運動功能鍛煉密切相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因此,對生活質量評價也相對較高。侯愛玲[9]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康復護理措施可改善腦出血患者肢體運動能力,這與該研究結果相一致,但未研究對生活質量評分的影響。王飛[10]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康復護理措施不僅可提高腦出血患者肢體功能、生活質量水平,尚可減輕患者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通過減輕其負性心理狀態(tài)可增強其治療后康復信心,依從性也相對增加。根據(jù)患者病情、恢復狀態(tài)選擇臥位、肢體功能位、站立位等進行康復訓練,定期床上變換體位及訓練,張口、鼓腮、叩齒、伸舌等面部功能鍛煉,可做頭頸、軀干屈曲等鍛煉活動。加之腦出血患者因病情危急,康復慢等,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臨床應設計針對性的疏導、轉移等心理調節(jié)方式,進而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患者康復。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干預優(yōu)勢:①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②肢體功能障礙也得到恢復;③護理滿意度也較高;④操作簡便,易于普及和推廣。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后FMA評分顯著增高,運動功能得到提高,尤其是精細功能的鍛煉,可增強其康復后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tài)。心理、飲食等功能護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有利于患者康復鍛煉,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能力。
綜上所述,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效果佳,其可提高生活質量及肢體功能,護理滿意度也較高,但該研究納入的樣本量比較少,但需進一步大樣本、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進而為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生活質量、肢體功能改善提供更加可靠的治療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喬立平.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腦出血患者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復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2):282-283.
[2] 李艾群,王敏,危科麗.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術后神經(jīng)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6,45(7):858-860.
[3] 黃媛琿.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改善腦出血偏癱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18):37-38.
[4] 王燕.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偏癱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影響[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15):266-267.
[5] 李英明,鄭瑩,黃靜敏.康復訓練配合護理干預對腦出血術后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5, 36(3):112-113.
[6] 蔡群,何秀云,傅武平.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改善和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36(5):584-585.
[7] 何靜.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術后神經(jīng)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30):24-25,27.
[8] 羅艷.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術后神經(jīng)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3):44,46.
[9] 侯愛玲.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偏癱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61):373,377.
[10] 王飛.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和肢體功能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27):192-193.
(收稿日期:2017-04-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