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潔
摘要: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應該引導學生以“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我愛學”,讓學生主動的學,學出成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每一個學生,從而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然而,以往的課堂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存在,制約了孩子們的手、口、眼、腦、,壓抑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樣的課堂是機械的課堂、缺乏生命力的課堂、也無效的課堂。只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的思維才會得以飛揚,靈感才會得到激發,同時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達到正真的高效。
關鍵詞:愛 真正 學習的主人 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教學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要使課堂教學達到真正的高效,我們必須要向課堂要質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把課堂的“師問生答”變為孩子們的“暢所欲言”,把“師說生聽”變為孩子們的“自主學習”,把“個人學習”變為孩子們的“合作探究”,走進孩子們的心靈、真誠和他們一起學習、合作、交流,這樣的課堂才能氣氛活躍、孩子們的個性才能得以張揚、課堂教學效率才能達到真正的高效。
一、 讓“愛意”充滿課堂,使學生成為主動學習者
高爾基曾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愛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橋梁,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教學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和學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才樂學、愿學,才能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愛意”,要善于用真心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要真誠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根據成績的好壞“喜優厭差”,差生也是學習的主人,要給他們多些“厚愛”,真正的走進他們的心靈,做到理解、尊重、信任、用幽默風趣性的語言來鼓舞和推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其逐步消除疑慮和自卑的心理,真正的喚起他們學習生活的勇氣和激情。
例如:在計算:“237-98”時,教師可以問:“這道題要簡算,誰來試一試?”當學生紛紛舉手時,就說:“那就試試,但要看誰的方法多、誰的方法妙”。當學生說出多種方法時,要立即評價:“你們真能干,找出這么多不同的方法。”對待回答錯的學生,仍要給予恰當的評價和激勵:“你能站起來說,老師和同學們已經很高興了,慢慢來,你一定能行的。這樣學生在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中、在老師暖暖的愛意中很自然的就獲取到了新知,保證了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同時課堂教學也達到真正的高效。
二、真誠面對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交流者。這就要求我們真正的融入到學生中去,傾聽他們的心聲,同他們共同探究、一起發展,給孩子搭建一個有利于他們個性發展的空間和氛圍,教師要敢于蹲下來和學生融在一起,這是一種人文關懷,作為教師不僅是身體身體蹲下來,心靈也要蹲下來同孩子一起生活、學習,這樣學生才能有效地獲取新的知識和能力。
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融合,靈魂與靈魂的對話,智慧與智慧的碰撞,生命與生命的互動。只有真誠的面對學生,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與體貼、尊重與呵護。例如:我剛接一個新班時,發現班里有一個孩子經常不完成作業、上課也不認真聽講,還經常欺負班上的孩子,動不動就打架,后來還發現這個孩子經常不吃早飯,我找他交流,他總是低著頭不說話,為了走進孩子的內心,我每天承擔了孩子的早餐,幾天過后,孩子見到我哭了,我拍著他的肩膀說:“孩子沒事,男子漢要堅強,有什么事老師和你一起來解決。”原來孩子的父母最近離婚了,父親是個極不負責任的人,還經常打罵孩子和他的母親,母親還經常向孩子哭訴自己的不幸,他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于是我邊鼓勵孩子,邊找到他的父母進行了溝通,鼓勵他的母親面對現實,樹立起生活的信心,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哭訴、埋怨,這樣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增加他的心理負擔。說服他的父親多一點時間關心孩子,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經過多次推心腹的交談,終于使他們接受了我的建議。一學期下來,孩子各個方面沒有受到什么影響,成績還考的非常不錯。
耐心對待每一個孩子,注意每一個細節,獨具匠心地處理好每一件事情,聆聽他們的故事,真誠的面對每一個學生,這樣他們才能無憂無慮的去生活、去學習,才能成為生活、學習的正真主人。
三、 讓學生享受成功,使學生樂學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對小學生來說,成功對他們樹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只有重視每一個孩子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讓更多的學生獲得成功的機會,才能使他們愿學、樂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例如:設計“購物問題”明明去春游準備了30元錢,商店里面包每個1元,蘋果每千克4元,可口可樂每罐2元,火腿每根2元。你能幫他一下嗎?明明可以買什么?如何買?買多少?問題一出同學們都高興的舉起手說著:“我、我、我”,學生答出了很多種方案,我及時對他們進行了評價和表揚。這時的學生,人人都成了設計者、成功者。課那興奮決不亞于獲得奧運會冠軍的喜悅。
教師要像燈塔,始終帶給學生希望和光明。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度過每一天。
總之,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課堂只有我們真誠的走進孩子的心靈,了解他們的所需,才能讓學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我愛學”,才會使孩子們自主學習,學會探究。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越來越春光燦爛,精彩紛呈,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最總達到真正的高效。
參考文獻:
[1]袁長君.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思考[J].考試周刊,2015,(92).
[2]張西庭.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思考[J].文理導航(下旬),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