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摘要】傳統的中學生物教學常常采用漫灌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只是課堂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自主學習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激活學生思維,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文章對自主學習模式的內涵進行了分析,著重探討了其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應用的價值和教學策略。
【關鍵詞】自主學習模式;中學生物教學;應用
中學生物教學不僅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自主學習模式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給予學生更大的自由空間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處于主體地位,自始至終把控著課堂,習慣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興趣的培養,制約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自主學習模式的內涵
自主學習模式是相對于傳統的機械學習和被動學習而言的,主要是指學習者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地安排學習時間,制定自己的學習進度,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問題的解決之道。在此過程中學生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夠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自我評價,也能夠自我督促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自主學習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激活學生的思維,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在課堂上,學生的主要活動是閱讀思考,發問討論,獨立練習,進行認真的研究與總結,逐步構建起一種新的教學理論。自主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需要學生結合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二、自主學習模式在生物教學中應用的現實意義
自主學習模式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作用是顯著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于改變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中學生物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即采用課堂講解的方式讓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針對教材中的重點內容讓學生死記硬背。這種授課模式不可能使學生長久地記住所學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很容易忘記。自主學習模式是基于學生的主體性而開展的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已經不能夠再采用傳統的滿堂灌的方式授課。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習興趣和動力是教學開展的根本保障,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先決條件。中學生物課程涉及眾多知識,有許多知識比較深奧,難以理解,如果單純采用教師課堂講解的方式,就會使課堂顯得枯燥乏味。在枯燥乏味的教學氣氛中,加之深奧難懂的知識,久而久之就會減弱學生學習的興趣。而自主學習模式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和時間,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法是教師只管課堂講解,不管重點難點,全部通過講解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學生則是盲目做筆記,一堂課下來效果不太理想。自主學習模式有利于學生自由地安排學習時間,制訂學習計劃。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布置教學任務的方式,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學生可以獨立思考問題,也可以采用小組的方式進行課堂互動交流和討論。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合作學習模式在生物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合作學習模式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作用是非常顯著的,基于此筆者提出了一些合作學習模式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教學的策略。
(一)精心設計教學情境
自主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課堂教學活動是圍繞著學生展開的,教師則是指導者和引導者。要想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需要創設教學情境。中學生物教學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設計至關重要。因此,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情境。比如對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教師可以設計一種實驗教學情境,讓學生親自動手做相關的實驗,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這樣的教學情境設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引導學生探究相關的學習內容
生物課程是一門很有意思的課程,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不僅枯燥乏味,而且還不利于學生學習。中學生物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輸入,而有賴于學生自主地探究。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要積極地將生物知識由傳授轉向探究,讓學生自己思考,探索生物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比如教師可以多設置一些問題,采用問題導向的方式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采用探究的方式來學習知識。在知識的吸收中,滲透個人的思考不失為一種學習的捷徑,也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根本方法。
(三)課題中要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
自主學習模式離不開學生的思考,思考問題會占據一大部分課堂時間。中學生物的特性決定了它是一門需要學生探索的課程,而不是教師機械地傳授知識。自主學習過程是學生自己認知問題、思考問題、探索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思考問題和探究問題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教師應當給學生留足思考和探究的時間,而不要將所有的答案一語道破。只有這樣才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讓他們對知識產生新的認識,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學習的技能。
四、結語
自主學習模式是相對于傳統的機械學習和被動學習而言的,學習者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地安排學習時間,制定自己的學習進度,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問題的解決之道。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法下,教師只是進行課堂講解,不管重點難點全部通過講解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學生則是盲目地做筆記,一堂課下來效果不太理想。在枯燥乏味的教學環境中,加之知識深奧,久而久之就會消磨掉學生學習的興趣。自主學習模式有利于改變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針對此,中學生物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探究相關的學習內容,課堂上要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周莉.從“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元認知策略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8):50-51.
[2]張黎靜.新課程理念下的合作學習在生物教學中的策略研究[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2(02):43-45.
[3]楊莉娟.基于學生主體活動的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06(11):36-40.
[4]潘永慶.建立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實踐與認識[J].當代教育科學,2006(14):22-26.
[5]單聯強.讓生物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新天地[J].考試周刊,2010(56):190.
[6]王有科.淺談中學生物教學中興趣的培養[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03):105-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