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摘要】初中美術欣賞課是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審美理解力和審美趣味,利用美術欣賞課堂不斷地拓寬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文章就對在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初中美術欣賞課;審美能力;培養
隨著目前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美術教學要注重不斷地融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有效地實現初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目標[1]。美術欣賞教學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要注重有效地結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有效地掌握學生的欣賞習慣和欣賞特征,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美術欣賞在學生審美能力培養中的作用
(一)拓寬學生的眼界
美術教育就是以教育為手段,向學生傳授相關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美術欣賞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初中的美術欣賞課程教學可以有效地拓寬學生的眼界,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2]。不論學生的見識有多么廣,也不能夠體驗和觀察到社會生活的全部。因此,對古今中外的眾多優秀美術作品進行欣賞,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宇宙萬物的奇妙。通過美術欣賞教學,引導學生周游世界,穿越古今,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效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
(二)提升學生的思想
在美術欣賞課程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一幅幅的優秀作品中不斷地陶冶自身的情操,不斷地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美術欣賞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對于美術作品的欣賞并非是抽象的理論學習,而是讓學生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提高思想認識,從而受到教育,美術欣賞教學通常對學生形成的是一種看似潛移默化且深遠的影響[3]。對美術作品的欣賞可以讓學生在無形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認識。比如古希臘的《米洛斯的維納斯》可以讓人感受到崇高和優美,體現了古希臘的人文精神;我國東漢時期的《馬踏飛燕》青銅器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征。當然還有眾多的優秀作品,對于這些作品的欣賞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對于祖國悠久歷史和文化的興趣,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讓學生可以在優秀的美術作品欣賞過程中,真正建立真善美的衡量標準,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發揮美術欣賞的作用,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和進步。
(三)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
優秀的美術作品就是藝術品,這也體現了美的原則。因此,初中美術欣賞課程教學當然對學生起著美的教育作用,讓學生能夠在美術作品的欣賞過程中,不斷提升藝術素養。學生通過對不同美術作品的欣賞,不僅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還可以有效地提升欣賞能力,培養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4]。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美術欣賞教學更好地引導學生多角度地欣賞、認識美術作品的形式、材質和內容的美,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認知水平,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意識,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美術欣賞如何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提升美術教師的專業素質
要想在初中美術課程教學中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首先就需要不斷地提升美術教師的專業素質。實際教學的效果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有著直接的聯系,不斷地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是推進美術欣賞教學發展的關鍵。因此,美術教師在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的同時,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現如今的初中學生在各個方面的發展和以前的學生都有著極大的差別,學生對于新知識的認識和掌握都已經不滿足于簡單的說教了。在目前的信息化時代中,不斷更新美術教師自身的教學觀念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這樣,教師才可以更好地擺正自身的位置和角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另外,教師要加強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提升自身的美術理論素養[5]。美術是人類文化傳播的載體,美術作品充分反映了當時的人文、社會、環境、宗教、經濟和政治狀況。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欣賞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這幅作品時,就可以向學生講述當時的社會背景等問題,讓學生體會到這幅出色的批判現實主義油畫的寓意,有效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這就要求教師要注重不斷提升自身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從而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美術作品的含義,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美術欣賞課程教學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在初中美術欣賞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避免出現教師一講到底而學生默默無聞的現象[6]。要想真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轉變學生對于美術知識學習的被動態度為主動態度,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美術欣賞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始終以學生為主體,保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對課堂教學不斷地進行探索和研究,從而設置更科學、完善的美術欣賞課程教學方式。初中美術欣賞課程教學本身就是主客體的結合,欣賞教學的質量和效果跟學生的參與程度有著緊密的聯系。只有保持學生對于美術欣賞課程活動的參與度,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作品的意義,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要不斷地豐富美術教學的內容
如今,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人們的實際生活中了,這也給初中美術欣賞課程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機遇,有效拓展了初中美術欣賞教學的內容。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更加便捷地向學生展示經典的美術作品,同時也可以有效地引入一些優秀的具有特色的民間藝術作品、當代美術動態[7]。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可以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在實際美術欣賞課程教學中,有效引入經典的藝術作品,讓學生通過欣賞美術作品真正地實現跨時代、跨背景的交流和溝通,有效提升認知和審美能力。另外,在美術欣賞課程教學中,不僅僅要關注這些經典的藝術作品,還要注重在信息技術中有效地引入優秀的民間藝術作品,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引入當地的文化特色,不斷建立學生尊重文化多元化的心理,有效發展傳承我國的優秀文化。最后,美術欣賞課程教學不只是簡單地停留在過去,更要注重現在,更好地展望未來。因此,初中的美術欣賞教學要面對現實,緊密結合現如今的美術發展情況,要注重將實際的美術教學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建立緊密的聯系,真正將學生的審美能力結合到實際生活中,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更好地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endprint
(四)不斷豐富美術教學的形式
對學生的美術欣賞教學,就是要培養、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要想有效地實現美術欣賞教學的目標,就要注重不斷豐富美術教學的形式,注重聽取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看法和理解,不斷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初中美術欣賞課程教學可以緊緊地抓住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在實際的美術欣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大量圖片的演示,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相關作品的直觀形象、色彩、線條和明暗等問題,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感受,不斷提升美術教學的效率[8]。同時,教師還可以將美術欣賞課教學和美術創作教學有效地結合,可以讓學生在欣賞藝術之后,學習模仿畫家的作品,體驗畫家的創作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繪畫的技巧和方式。在實際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欣賞和創作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師可以合理地引入美術創作。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提升實際教學的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藝術作品,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最后,教師在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自由地評論。教師根據學生的表達才能夠有效地把握學生的思想認識,活躍學生的思維,不斷地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初中學生進行美術欣賞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可以引導學生的審美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能夠樹立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興趣,提升學生對藝術美的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感。因此,教師要注重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從多個角度出發,豐富美術欣賞教學的方式和形式,幫助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培養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信心,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薛曉雨.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視覺識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5.
[2]楊愛霞.初中美術課堂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02):68.
[3]周喜哲.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4(05):216.
[4]韓平萍.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4(18):130.
[5]郭海凌.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11):108-109.
[6]賈文學.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方法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28):165.
[7]相恒書.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4(24):155.
[8]謝翠娟.淺述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華夏教師,2015(04):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