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內部控制作為單位管理工作的核心,已經逐漸成為各大理論界和財務界所關注的熱門話題。新經濟政策的影響下,高校也在加快通過對內控制度的完善,降低財務管理風險。與此同時,教育主管部門也對高校的內部管控制度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內部控制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減少經營風險,而二者的管理對象也都重點放在財務部門,因此,二者具有協調統一的關系。目前,我國高校的財務風險防范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諸如缺少良好的內控環境和內控體系以及預算約束性不強等都是造成高校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應該將完善內控機制建設提上日程,降低經營風險系數。本文試從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的關系進行闡述,分析風險防范的現存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內部控制;高校;財務管理;風險防范
國家財務體系的改革,使得高校內部引發了諸多財務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廣泛關注。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對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教育界也充分認識到財務風險對高校內部經營管理以及相關經濟活動的影響,從而得出要大力建設高校內控管理機制,建立高校財務預警系統,找出高校在辦學活動中存在的財務管理漏洞,對財務管理風險做出科學預警,完善各大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將財務風險防范作為內部管理的著眼點,有效保證各大資產的安全性、完整性。
一、高校內部管控與財務風險防范的關系
高校作為我國非盈利性質的事業單位,其內部管控和風險防范都是學校管理應當重視的管控環節。內部管理是院校管理的核心,而財務管理又是內部管理的重點,且財務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所以,內部管控的好壞決定著高校風險防范的標準,對規范內部管理,推動校內各項活動的正常運行起著關鍵性作用。與此同時,隨著高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學校對于內部基本建設的投入也在不斷增加,完善內部管控制度有利于對項目進行跟蹤監測,高校基礎設備等在高校資金中所占比例較大,金額較多,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降低財務風險的保障。此外,內部管理和財務風險防范所針對的管理對象存在統一性,都是對財務人員進行管理,并對其相關工作做到嚴控把關,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因此,內部控制和財務風險防范具有協調統一性。
二、高校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所面臨的問題
(一)缺乏良好的內外部控制環境
高校想要合理規避在處理財務問題時所面臨的風險,首先就應該在內部建立良好的控制環境,打好內部基礎建設的根基,并根據外界環境做出科學的調整,充分利用現代社會的信息資源,為學校財務風險防范的具體措施的實施提供良好的環境。以下從高校欠缺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進行簡要分析。
1.內部環境。高校想要在內部營造良好的控制環境,首先應該提高學校管理者以及教育財務人員對內控建設的重視程度。但是目前由于不同院校的內控建設水準的差異性,使得學校領導者對內控建設的認識不足。此外,不同學校的財務管理者的管理風格,專業技能、職業操守和道德水準各有不同,使得院校缺乏建設內控機制的基礎。與此同時,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以及相關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等都是制約高校構造良好內部管控環境的影響因素。
2.外部環境。影響高校內部管控的外界環境有很多,隨著院校辦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擁有了更多在財務管理上的決策權和自主權,高校受到所處外界環境的影響逐漸增大。高校的財務主權逐漸由無風險的計劃經濟轉型為有風險的市場經濟,會導致高校面臨總體失衡的風險以及自由資金的自主運作風險等,這些風險會使學校在業務運營時面臨潛在威脅。
(二)高校的預算管理約束體系欠缺
對于高校的財務管理而言,財務管理機制不同于企業的管理機制,財務風險受到內控環境的影響極大。高校的財務管理重心在于預算管理,良好的預算管理體系對學校的財務處理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但是目前由于高校的預算管理機制欠缺約束體系,使得學校財務管理者由于受到外界環境影響,造成學校負債建設的局面發生,致使學校承受巨大的負債壓力,高校作為非盈利的事業單位,會因為約束機制的弱化使得管理層做出超出學校承受范圍的決策,增大學校經營的擦覺悟風險系數,降低高校經營的穩定性。
(三)高校的財務控制體系不健全
高校的財務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教育部聯合學校領導從上而下貫徹內控建設的重要性。就目前高校財務管理體系而言,在財務控制體系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隨著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高校的財務控制體系仍然局限于傳統的管理思想,在管理模式上缺乏必要的創新性,使得學校內部缺乏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和專業的職能部門,缺乏對院校財務管理過程的監督,使得高校在管理上缺乏嚴謹性,導致諸多問題出現在財務工作中,降低學校財務經營的穩定性。
三、完善高校內控制度,降低財務風險的具體措施
(一)高校內部建立財務狀況預警系,對財務風險進行實時預測
高校想要合理規避財務風險,應該在內部建立財務狀況預警系統,借助系統對財務管理的各項環節的有效監控,及時對風險進行預測,是學校降低財務風險系數的重要保證。高校出現財務風險的絕大部分原因在于未能對風險信息做出及時判斷,致使學校的防范措施之后,出現一系列的風險問題。高校可以通過財務預警系統對財務指標做出數據比較,及時對財務風險做出評估,使得學校可以隨時了解校內的財務情況,并根據相應問題,提出改進的措施,將學校的財務風險有效化解。
(二)落實校內財務風險責任制度,防范經濟責任風險
高校應該在校內推行法人代表的經濟責任制度,將學校的風險狀況與學校管理者的業務成績進行掛鉤,有效增強學校財務管理者的風險意識,通過落實風險責任,減少學校管理者在進行決策時的失誤現象。此外,高校可以通過責任逐級授權的制度,使得校內的管理者能夠加強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通過實施經濟責任制對財務管理的相關工作做到具體分工,規定相關業務人員的工作職責,實現各盡其責、各盡其職、分工合作相互制約的控制目的,有效提高高校的風險防范系數。
(三)完善高校內部控制系統,減少經濟犯罪的風險發生
對于高校的財務管理而言,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是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系數的重中之重。而想要完善內部財務管理體系,首先就應該重視對財務人才的選用,看財務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是內部防范的核心,只有財務人員準確了解財務防范制度,才能夠使得內控制度的最大效應被充分發揮。因此,高校和教育部門應該通過選拔業務素質和綜合素質過硬的人員組成財務管理小組,對財務防范體系進行實時監控,盡最大可能的避免經濟犯罪的現象發生,降低經濟犯罪的風險。
綜上所述,完善高校內控機制,強化財務管理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內控機制的建設對學校財務風險的防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同院校之間對于內控機制建設的完成情況不同,建設水準不一,重視程度也存在差別,因此有必要作為各界討論的重點話題。高校可以通過對內控機制建設和風險防范的關系進行探討,找出學校內部財務管理出現風險原因,建立財務狀況預警系統,加強風險預測,落實財務管理責任,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制定風險應急預案,在合理規避財務風險的同時推動高校的平穩發展,并通過借助國際上成熟的內控理論,增強學校的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陳明風.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12(08).
[2]陳愛東,唐靜.論高校內控制度的完善和財務風險的管理[J].會計之友,2014(15).
[3]楊維琴.高校內部會計控制應強化的幾個方面[J].教育財會研究,2013(09).
(作者單位:安徽廣播電視大學滁州分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