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民主革命時期中共群眾性政黨目標的實現及特點

2017-09-30 19:28:32章征科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 2017年5期
關鍵詞:特點

章征科

摘 要:中共作為群眾性政黨,不是全民黨,而是由無產階級先進分子組成的,同時注重吸收中國各階級各階層各群體中的先進分子參加的政黨。中共二大提出建立群眾性政黨的目標,到中共七大時成功的實現,這是中共適應革命形勢發展提出的重要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對保持黨的先進性,改善黨員成分的結構,密切黨群關系,實現革命領導權,增強中共奪取革命勝利的信心,產生了積極影響,并形成了鮮明的特點。

中圖分類號:D2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2435(2017)05055106

關鍵詞:民主革命; 中共; 群眾性政黨; 特點

Abstract:As a mass political par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not the whole people's party, but an advanced party that is made up of the advanced elements of the proletariat, and at the same time absorbs advanced elements from all classes and all sectors in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 forward the goal of establishing the mass political party in the Second National Congress, and successfully achieved this goal in the Sev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is was an important goal that CPC adapted the development of revolutionary situation,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goal had a positive impact that maintained the party's advanced nature, improved Party member's composition structure, strengthen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arty and masses, realized the leadership of the revolution, enhanced CPC's confidence in capturing the victory in the revolution, and forme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作為無產階級政黨,為了實現中國革命的最低、最高綱領,在二大上提出了建立群眾性政黨的目標并最終在抗戰期間得以實現。這一目標的提出和實現,一方面對中共成為無產階級先鋒隊、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先鋒隊有直接影響,另一方面對改變中共力量弱小的局面,為中共奪取革命領導權,并取得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發揮了決定性作用。研究中共群眾性政黨建設問題,不僅能總結民主革命時期中共加強自身建設的經驗,更好地理解中共領導的民主革命,也能為當今中共如何處理階級性與群眾性,保持黨的先進性提供歷史借鑒。

一、中共建立后提出的群眾性政黨釋義

中共建立后提出的群眾性政黨有自己的特定的內涵。

第一,群眾性政黨不是全民黨。所謂“全民黨”主要是指與階級政黨相對的、具有全民性質的政黨。它在思想組織上有四個特征:第一,它認為“階級對立和階級斗爭已經消失”,黨的社會基礎是全體國民,成員來自社會不同的階級、階層。第二,它主張要實現“全體國民的價值”或“全人類的價值觀”。第三,強調所謂的“思想民主”,主張意識形態多元化。第四,它主張把政黨變成松散的政治俱樂部。[1]它從根本上說就是否定政黨的階級性,不關注無產階級政黨是階級斗爭的產物。這種思想最早萌發于19世紀70年代。全民黨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性質的根本改變。而中共成立時明確強調自己性質是無產階級的革命政黨,二大后就主張吸收各階級階層中的先進分子加入。

第二,群眾性政黨是無產階級先進分子組成的政黨。中共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它是中國革命歷程中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共是按照列寧建黨原則組建的,列寧指出:“把作為工人階級先進部隊的黨和整個階級混淆起來,顯然是絕對不行的。”[2]473所以中共強調自己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共產黨是所有階級覺悟的無產階級分子的組合,是無產階級的先鋒軍,……是以打倒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為目的的無產階級的政黨。”[3]80劉少奇曾評價說:“我們黨采取了毛澤東同志的建黨路線,即使工人成分還不占大多數,也能夠建成并已經建成一個工人階級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4]330-331這是因為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人必須首先實現思想的無產階級化。因為階級性是中共無產階級政黨性質的根本要求及其保持自身先進性的核心要素,從而體現無產階級的領導地位。

第三,群眾性政黨不是單一工人成分的黨。中共不主張將自己變為單一的無產階級的政黨。在黨的第五次代表大會上,明確表示不贊成“共產黨是工黨,國民黨是農黨”的機械理論。[5]57中共重視吸收來自社會各階級階層中的先進分子,包括其他黨派中的先進分子入黨。瓦窯堡會議決定:“一切愿意為著共產黨的主張而奮斗的人,不問他們的階級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產黨。”并強調“應該使黨變為一個共產主義的熔爐,把許多愿意為共產黨主張而奮斗的新黨員,鍛練(煉)成為有最高階級覺悟的布爾什維克戰士。”[6]620-621毛澤東和周恩來在隨后的一封致彭德懷等人的電報中也強調:“凡屬同意黨的綱領政策而工作中表現積極的分子,不念其社會關系如何,均應廣泛吸收入黨”。[7]5001938年3月5日黨中央作出《關于大量發展黨員的決議》,要求各級黨組織堅決克服關門主義,大力發展黨員,特別是在青年學生、知識分子、下級官兵中吸收黨員。這樣中共自然成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先鋒隊。群眾性是中共作為革命政黨發展壯大的內在需要,解決政黨利益代表的廣泛性,可更好地凸顯其先進性和民族性。endprint

群眾性政黨目標是中共在強調政黨階級性的基礎上擴大黨員的成分結構,在實現階級利益表達的同時,也強調實現利益整體化表達,它不是把黨員變成普通群眾。中共提出的群眾性政黨是強調以馬列主義為指導,把階級性、群眾性、民族性結合起來的新型政黨,它是強調階級利益與民族利益的統一、先進性與廣泛性有機統一的先進政黨。

二、中共群眾性政黨目標的首次提出及初步實現

群眾性政黨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時期提出的自身建設方面的追求目標。建立群眾性政黨的目標在1922年7月召開的中共二大首次提出,到1927年4月中共五大時初步實現。

二大上,中共明確提出建設群眾性政黨的目標。二大通過的《關于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強調:“我們共產黨,不是‘知識者所組織的馬克思學會,也不是‘少數共產主義者離開群眾之空想的革命團體,應當是無產階級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廣大群眾組織起來為無產階級之利益而奮斗的政黨”,進而強調“我們既然是為無產群眾奮斗的政黨,我們便要‘到群眾中去,要組織成一個大的‘群眾黨”。[3]90此后,廣大黨員深入工人中,開展革命工作,發展工人黨員,這樣黨內工人身份的黨員人數有了較大增加。中共三大時的420名黨員中,工人黨員達到164人,婦女黨員有37人。從二大到三大,新增的約200名黨員中,工人黨員占130人。[3]168四大時工人黨員已占一半以上。中央局報告指出:中共四大后革命形勢的發展使“我們的黨已由小團體逐漸走到成為群眾的大黨。”[3]494這是因為中共四大提出了爭取無產階級領導權和建立工農聯盟的主張,前者明確了擴大革命政黨基礎的政治目標,后者明確了擴大革命政黨基礎的途徑。此后中共建設群眾性政黨的目標有了突破性進展。

五大召開時,中共初步實現群眾性黨的目標。黨的五大《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議決案》指出:“從上次本黨大會以來,革命發展得很快,黨的長大也同樣的快。從第四次全國大會到現在,黨員自九百余人增至五萬余。黨的政治影響比數量的增加更快。本黨無疑的成為全國工農的領袖;領導無產階級經過兩年的不斷的斗爭,斗爭中包含好幾次反對帝國主義與軍閥的武裝暴動。在黨的領導之下,四年短期之內,二百八十萬工人與九百余萬農民,已經組織起來。本黨已成為群眾的黨了。”[5]48這表明中共不僅黨員隊伍飛速壯大,而且有了較堅實的工農群眾基礎。所以中共《組織問題議決案》中自豪地宣布:中共“已變成了真正群眾的黨”。[5]87

提出群眾性政黨目標是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改變中共階級基礎薄弱、力量弱小的需要。中共成立時明確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很關注“黨如何由小團體而形成大的政黨”,“怎樣由政黨形成階級群眾的黨”。[8]855但早期黨員主要是知識分子。根據《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及其成員研究》課題組的研究,中共一大時全國有58名黨員,成員基本上都是知識分子,其中留學日本的有18人,北京大學畢業的有17人,其他大學畢業的8人,中師、中學畢業的13人。[9]工人成分有2人。中共二大時195名黨員,工人黨員也只有21人,[8]47工人黨員依然只占極少數。所以中共明確強調要擴大自己的組織。在《關于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決議案》中指出:“須努力從各工人團體中,從國民黨左派中,吸收真有階級覺悟的革命分子,漸漸擴大我們的組織。”[3]147

第二,改善工作方法適應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革命的需要是一個群眾性政黨產生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共成立后,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中國革命風起云涌,中共的政治影響不斷擴大,社會各階級階層的進步人士,包括其他黨派中追求進步的人士不斷加入到中共組織,革命形勢發展和中國人民的覺醒為中共的發展壯大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對此,中共明確指出:“革命運動的發展,使本黨有更加發達的增大的可能性。”[5]87如何進行社會政治動員,推動革命進程,實現自己的革命綱領,中共黨員必須走出書齋,進入到工農群眾之中,啟發工農群眾的階級覺悟,使之融入革命潮流。所以二大強調“我們既然要組成一個做革命運動的并且一個大的群眾黨,我們就不能忘了兩個重大的律:(一)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群眾里面去。(二)黨的內部必須有適應于革命的組織與諫訓[訓練]。”[3]90

第三,遵循共產國際的指導也是重要原因。中共是在共產國際指導下建立的,共產國際有關政黨群眾化的指示對中共發展有直接的影響。共產國際1923年1月通過《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關于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關系問題的決議》認為,中國共產黨加入國民黨,在保持獨立性的前提下,“中共重要而特殊的任務,應當是組織和教育工人群眾,建立工會,以便為強大的群眾性的共產黨準備基礎”。[10]76-77對此,中共在三大上作出了迅速的回應,強調要積極吸收真正覺悟的革命分子入黨,以“立強大的群眾共產黨之基礎。”[3]147

三、中共群眾性政黨目標再次提出與最終實現

大革命失敗和土地革命時期嚴重挫折,使中共實現群眾性政黨的目標遭遇重大危機。大革命失敗后,黨員驟減到1萬多人。土地革命時期,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農村,開展土地革命,農民黨員人數迅速增加。六大召開時,黨員人數已恢復到了40 000多人,[11]34其中農民占了76%,而工人占10%,且多為失業的或小企業的工人。1931年3月,中共六屆四中全會關于發展黨的組織決議案中指出,全國黨員人數有12萬以上,真正的產業工人黨員在全國不超過2000人。[12]162群眾性政黨建設取得很大成就。但此后由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中共力量遭到慘重損失,到1936年時,全黨黨員人數急劇降到25 000人。這對中共的群眾性政黨目標的實現無疑是個嚴重挫敗。

全面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中共再次提出建設廣大的群眾性的黨的目標。全面抗戰爆發后,在中共中央正確方針的指導下,黨的隊伍得到了迅速發展。到1938年底,共產黨員人數已從全國抗戰初期的4萬多發展到50余萬,黨的組織已從狹小的圈子走了出來,成為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大黨。[13]508但黨的建設也面臨挑戰,“兩萬五千共產黨員發展到幾十萬,絕大多數是農民與小資產階級,如果不整風黨就變了性質,無產階級其名,小資產階級其實。” [14]284所以對如何建設好中共,1939年10月毛澤東提出黨的建設的任務是使中共成為“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15]602endprint

抗戰結束時中共最終實現這一目標。抗戰時期中共制定了正確的抗戰路線,積極壯大黨員隊伍,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吸引了社會上各階級階層的進步分子加入到黨內。又通過整風學習和生產運動,鞏固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群眾性,到抗日戰爭勝利時,共產黨員發展到121萬名。這樣中共群眾性大黨目標得以最終實現。所以1945年劉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明確宣布中共“已經是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鞏固的,有了自己領袖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黨。”[4]320

抗戰初期再次提出建設廣大的群眾性的黨的目標,主要原因有三點:

其一,維護與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由于抗戰是中日之間一場決死的戰爭,關系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中共必須盡可能動員一切政治力量,維護與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組成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增強中國人民的抗戰信心,加強敵后抗日民主政權建設。而達到這一要求,就必須建立具有強大群眾基礎的無產階級政黨,解決好戰爭動員問題,并通過群眾性黨的廣泛聯系,積極發展進步力量,爭取中間力量,才能維護和鞏固好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其二,加強爭奪革命領導權的需要。抗日戰爭中存在兩大戰場,即國民黨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在抗戰的戰略防御階段,中共主要是配合國民黨正面戰場。但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國民黨開始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所以中共獨立自主地開展敵后游擊戰爭,而要應對長期的艱苦的戰爭和國民黨的反共摩擦,中共除了顯示抗戰決心外,必須增強自己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這樣才有可能掌握革命領導權和抗戰形勢的主動權。

其三,謀劃建立新中國的需要。在抗戰中以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開始系統謀劃新民主主義共和國藍圖,制定了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經濟綱領和文化綱領。而要實現這一藍圖,就必須建立強大的群眾性布爾什維化的政黨,這樣既可以為藍圖實現提供領導核心和政治組織的保證,也能通過黨群密切聯系,為藍圖的實現獲取無窮的資源。

這一階段中共提出群眾性政黨建設目標,還由于黨的群眾路線、思想路線走向成熟,黨的歷史觀中更加自覺強調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地位,且黨在這一階段上提出的工農化與群眾化經實踐運作,都對中共群眾性政黨目標的再次提出和實現產生巨大的影響。

四、中共群眾性政黨目標實現的成效及特點

群眾性政黨目標的實現產生的影響極其深遠,促進了中共由知識分子為主體的政黨轉變為工農為主體的政黨,同時通過加強黨的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更好地溝通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增強了中共的革命力量,實現了革命領導權,引領中國革命取得最后勝利。

其一,更好地體現黨的性質,改善黨員成分的結構。群眾性政黨目標的實現,增加了工人黨員的數量,強化了無產階級的領導地位,鞏固了黨的階級基礎;溝通了與其他階級階層的聯系,壯大了黨的群眾基礎。最終使中共成功實現了從一個秘密小黨派到影響中國政治格局大政黨的轉變。在實現這一目標過程中,黨員成分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1927年4月五大召開時,全國黨員人數已達到了57 967人,黨員成分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其中工人占50.8%,農民占 18.7%,知識分子占19.1%,軍人占3.1%,中小商人占0.5% ,其他成分占7.8%。男性占91.73%,女性占8.27%。[16]11大革命時期在黨的領導之下,還有280萬工人與900余萬農民被組織起來。這表明中共不僅黨員隊伍壯大,而且有了大量的工農群眾擁護共產黨,成為共產黨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到1949年底,黨員總數就達到了448.8萬多人,是1945年時的3.7倍。從黨員的社會成分來看,工人11.2萬,占2.5%;農民267.6萬,占59.6%;軍人107.6萬,占24%;職員49.8萬,占11.1%;學生3.6萬,占0.8%;其他9.0萬,占2%。[17]

其二,有利于黨員正確對待群眾,自覺執行群眾路線。群眾性政黨的實現,表達了民眾的愿望和利益訴求,溝通了中共與民眾的聯系。一方面構建了良好的黨群關系,有利于共產黨代表、尊重、維護、實現最廣大民眾的利益。群眾性政黨消除政黨與群眾之間存在的心理隔閡,有利于黨員干部形成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作風,踐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另一方面激發廣大民眾的階級意識,促進民眾認同共產黨,形成和增強政黨歸屬感。群眾性政黨的主張也為中共與其他政黨相區分提供了鑒別的依據。

其三,實現革命領導權,增強中共奪取革命勝利的信心。中共要成為獨立領導中國革命的政黨,不僅要有思想的先進性,組織的純潔性,還需要有強大的組織力量。中共群眾性政黨目標的提出和實現,增強了中共的革命信心,使中國革命有了新前途。中共五大指出:“在這階段中,革命勢力之社會基礎是無產階級,農民,與城市小資產階級的革命的聯盟。在這革命的聯盟之中,無產階級將實行其領導權”,認為“工人階級在國民革命運動中站在最主要的地位上。如今他已取得斗爭的領導權。工人階級在中國革命中這樣的地位,足以保證革命的前途,將來不會開出一個資本主義發展的時期,而是直接走到社會主義建設的斗爭。”[5]49,48抗戰時期這一目標的實現使中共在民主革命斗爭中有了最廣泛最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毛澤東在《論新階段》報告中宣告:“今天則不同,今天主要的是中國進步了,有了新的政黨、軍隊與人民,這是勝敵的基本力量。”[6]591他還強調“領導中國民主主義革命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這樣兩個偉大的革命到達徹底的完成,除了中國共產黨之外,是沒有任何一個別的政黨能夠擔負的。”[15]652正是中共的組織力量的不斷增強,使中共在爭奪革命領導權的斗爭中取得優勢,為中共奪取抗日戰爭乃至整個中國革命勝利提供組織基礎和力量支撐。

中共在實現群眾性政黨的過程中有以下特點:

首先,把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結合起來。中共是有遠大理想追求的政黨,它要在中國實現無產階級專政,建立共產主義社會。但最初建立時卻是成分單一(主要是知識分子),力量弱小,與工農群眾缺乏密切聯系,黨的主張在人民群眾中并未產生多大的影響。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改善黨的組織形態,改變黨員的社會成分結構就是一個必然的選擇。毛澤東還強調完成領導中國革命“這樣的任務是非常光榮的,但同時也是非常艱巨的。沒有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這樣的任務是不能完成的。因此,積極地建設這樣一個共產黨,乃是每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15]652同時中共在群眾性政黨建設過程中,著力解決提高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政策水平,改進工作方法與增強工作能力,注意處理好工農黨員干部與知識分子黨員干部關系,以及黨團、黨政關系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這樣才能達到黨建的自身目標要求。endprint

其次,把政黨性質的階級性、群眾性要求與政黨價值的人民性要求統一起來。在革命中,中共自成立之時就強調自己的階級性,“在中國代表無產階級利益,奪取國家政權。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軍,為無產階級奮斗,和為無產階級革命的黨。”[3]44由于中國革命的環境是險惡的,面臨的敵人是異常強大的,雖然無產階級是中國最先進的階級,但中國革命單靠無產階級一個階級的孤軍奮戰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中國革命必須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通過吸收其他階級階層中的先進分子入黨,可以把階級利益與人民利益結合起來,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由此實現代表利益的廣泛性,劉少奇強調指出:黨代表中國民族與中國人民的利益“這是我們黨與毛澤東思想根本的東西。”[4]331通過“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民族與中國人民的利益”,就可以將階級整合與人民整合統一起來,實現最廣泛的政治動員和政治認同,為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發展提供新的堅強領導力量、堅實的群眾基礎和新的奮斗目標。

再次,把加快組織發展與爭取群眾實現革命領導權結合起來。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由于存在“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階級結構,無產階級政黨實現革命的領導權必然經歷艱苦的斗爭過程。由于封建統治勢力不愿自動退出政治舞臺,資產階級也不斷與無產階級展開對革命領導權的爭奪,所以中共要實現革命領導權,加強組織建設,除了強調斗爭方式、斗爭策略外,加強自身建設增強自身力量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中心環節。毛澤東強調中國革命不能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不能脫離群眾,因為中共“依靠民眾則一切困難能夠克服,任何強敵能夠戰勝,離開民眾則將一事無成。”[18]381群眾性政黨既是中共組織發展的目標,也是奪取革命領導權,建立新的政治權威的現實需要。可以說中共群眾性政黨建設目標的實現與中共革命領導權的實現緊密結合在一起,有明顯的同步性。

復次,把保持政黨性質先進性與實現黨員結構成分的廣泛性統一起來。中國共產黨是用先進思想武裝起來的、有鐵的組織紀律的、有廣泛群眾性的先進政黨。黨始終強調自身的階級性,同時為建設群眾性的政黨,主張廣泛吸收中國各階級、階層和群體中的優秀分子加入到黨內,體現為成分的廣泛性。并對黨員進行各種教育,以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形成黨的堅強戰斗力。這對政黨前途,乃至中國革命的前途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抗戰時針對黨的群眾性目標實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的張力問題,中共通過開展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予以很好地解決。民主革命時期中共鄭重宣告自己既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又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樣中共就自覺地把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統一起來。

最后,把落實唯物史觀與推進人民民主革命實踐統一起來。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自然是革命的主體。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一文中說:“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19]1094所以中共自覺地把組織人民,動員人民,實現革命領導權,貫穿在黨的組織發展和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之中。群眾性政黨目標充分體現了人民的主體地位,溝通了黨群聯系,從而,調動了人民的革命積極性,推動中國民主革命實踐不斷深入,最終使中共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成功。在中共實現自身建設群眾性政黨目標過程中,還把政黨建設與民主中國的國體與政體成功設計有機統一起來,書寫了中國歷史新篇章。

參考文獻:

[1] 秦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不能改成“全民黨”[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2002 (2) :31-33.

[2] 中央編譯局.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

[4] 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劉少奇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3冊[M].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

[6]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0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7]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 蔡和森.蔡和森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 《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及其成員研究》課題組.中共一大召開之前全國有58名黨員[N].嘉興日報,2014-06-20(1).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共產國際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獻資料:第1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11]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第2卷[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

[12]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7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13]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第1卷下[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

[1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5] 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第1卷[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

[17] 北京市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課題組.中國共產黨黨員隊伍社會成分的歷史考察[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2002(1) :46-51.

[1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軍事文集:第2卷[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3.

[19] 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責任編輯:陸廣品endprint

猜你喜歡
特點
關于小學體育業余訓練的研究
體育時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09:18
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互聯網時代小米的成本管理特點
高中生道德價值觀的特點及原因分析
高壓輸配電線路工程施工技術控制之我見
中低壓配網桿塔防撞措施淺析
微信輔助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8:00
利用野花組合營造花海景觀的技術研究
現代園藝(2016年17期)2016-10-17 08:18:46
淺談現澆混凝土渠施工技術
機械制造自動化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导航| www.亚洲色图.com|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欧美日韩综合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av色爱 天堂网| 欧美色视频在线| 成人欧美日韩|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一区|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综合五月天网|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色婷婷丁香|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国产网站免费看|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亚洲免费三区|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思思热精品在线8|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欧美日韩午夜|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欧美精品成人| 国产主播喷水|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福利国产在线|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日韩激情成人|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在线国产你懂的|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五月婷婷|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91色老久久精品偷偷蜜臀|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 91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蜜桃| a级毛片免费播放|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人|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色悠久久综合|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AV色爱天堂网|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