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
摘 要:寫作教學不只是簡單的寫出一篇文章,而是要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養成語言能力,提高語文素養,學會如何使用語文。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加強寫作指導,優化作文教學策略,實現寫作教學的改革,切實使農村中學作文教學走出文本訓練,走向人格建構。
關鍵詞:農村中學;作文教學;弊端;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0-013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0.084
作文教學是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始終困擾著許許多多的語文教師。有的教師甚至用強迫學生背誦例文的極端方式來應付各種統考,提高考試成績。本人根據自己二十多年來的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經驗,談談關于作文教學的一些看法,和同行商榷。
一、農村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弊病
1.農村初中學生寫作水平普遍較低。一些學校和老師并沒有對寫作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是采取傳統、普遍、廣泛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并沒有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來真正改進作文教學質量。雖然平時經常布置作文作業,但教學意識的不足,教學方法的簡單落后,導致學生在考試中寫作環節失利,語言應用能力低下。還有一些老師認為,寫作是要慢慢培養的,不能急,于是缺乏緊迫感,教學質量始終停滯不前。
2.沒有統一的教學目標。語言能力的提高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通過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理解能力,掌握寫作方法。但有的人卻認為,語言教學是要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內涵審美能力,有的人認為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具備閱讀能力。其實,這些任務都是語文教學的目標,但大家缺乏一個統一的認識,沒有抓住重點和根本,導致語文教學計劃混亂,目標不明確。
3.作文教學重理論輕實踐,注重紙上談兵。老師只是對課文及例文的寫作方法、寫作特點、時代背景、中心思想等進行深刻的分析,而且分析得頭頭是道,有條有理,卻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寫作練習。沒有針對課文或例文進行實質性的寫作訓練,致使作文教學成了紙上談兵,說起來頭頭是道,寫起來困難重重。缺乏寫作素材和概括歸納能力,不知道從何處下手,造成了一種“作文作文,壓折板凳”的尷尬不利局面。
二、改革語文課寫作教學方法
1.摒棄套路作文模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作為教師,首先要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掌握優秀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論。在開展寫作教學之前,教師應分析題目,自己先寫作,體驗一下寫作的感覺。寫作教學不止是將寫作技巧傳遞給學生,關鍵是要讓學生釋放內心的情感,用真實的語言來抒發真實的情感,讓學生展示心路歷程,更好地認識自己。因此,現代作文教學,不能再以過去的那種格式化、規律化的阻礙學生個性發展的模式為主,而是要提倡自主創新,激發個性和興趣,快樂的寫作文。
2.學生要深入生活,理論聯系實際。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不同,有高有低,面對同樣的題目,有的學生立刻就能發揮想象,語言如行云流水,各種信息材料已經在腦海中翻騰,然后揮筆成文,但有的學生卻語言匱乏,即使苦思冥想,也很難組織語言,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自身收集資料的多少。一篇作文是不可能將你所有要表達的內容都體現出來的,但總結所有內容,將其濃縮出來則十分重要,這樣,你可以任意選擇你認為好的細節,將細節內容用充實而豐富的語言表達出來,要做到這一點,學生就必須帶著問題去觀察生活,貼近生活實際,分析我們身邊的各種事物、現象,找出事物的規律與本質,不斷總結經驗,就能寫出好文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語文教師要注意的問題。
3.作文寫作要講真話,訴真情。缺乏生活經驗,就難以形成真情實感。我們要鼓勵學生說真話,只有說真話,才能讓寫作內容變得真實可信,也才會有說服力。我們寫作中有敘事,有抒情,這就是要求我們用自己的真情,真話,把故事說出來。只有吐露真情,表達真實情感的作文才能打動他人。傾訴感情不要有范圍的限制,但要有節制。總而言之,作文要抒發真實情感,但不能無病呻吟,寫作的內容要真實,不能隨意編造,豐富語言,但不能辭藻堆砌,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只有堅持真情實感,用真實的語言,才能寫作具有豐富情感、具有感染力的作文來。
4.善借鑒。古人謂作文有三偷,高者偷其氣,中者偷其意,淺者偷其字,這里的偷就是借鑒的意思。借鑒分為三種層次,我們在教學中也應按照這三種層次,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淺者偷其字,最簡單的就是模仿語言,模仿寫作形式;中者偷其意,就是模仿他人的寫作方法、寫作特點、表達方式等;高者偷其氣,就是模仿立意,提升作文的立意。
5.促創新。隨著新課改的進行,關于語文寫作教學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大家一致認為,要發展語文寫作教學,必須加強教學創新。教學的創新,要求教師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正確的認識學生之間的不同,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教學,讓學生能發揮想象,寫出鮮活的富有時代特色的作文來。我們要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中限制學生發展的各種因素,鼓勵學生發揮能力,體現個性,帶著真情實感去寫作。這樣一來,教師就必須強化學生的個性發展,強化學生求異思維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提升觀察能力,從而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我們要竭盡全力,將學生的潛在能力都發揮出來,讓學生在自我創作的過程中,吸收、總結經驗,精心雕琢、細心修飾、刻意創新,造就出最令人滿意的作品。
6.構建科學的作文教學評價機制。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積極作用。老師除了參與課堂教學外,還要批改作業、制訂教學計劃、完成教學安排,其中還包括加強教學評價的工作,制定全過程的評價模式,根據各學段的目標,綜合評價學生情況。要建立新的評價體系,徹底摒棄傳統的以學生成績為主的評價標準,將學生作文素養的提高作為新的評價標準,通過評價,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豐富評價主體,學生、其他班級的教師都可以參與進行,不僅能體現評價的公平性,還能提高評價工作的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 王榮興.對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甘肅教育,2015(5):106.
[2] 劉二奎.農村中學作文教學憂思錄[J].教育教學論壇,2012(23):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