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
【摘要】深度學習,是較之于單詞、短語、課文為主的學習方式,是拓展性、延伸性的學習。深度學習的開展要以硬件深度學習氛圍為前提。文章提出多元開放,營建深度學習氛圍的論題,從四個方面進行具體闡述,以期共享。
【關鍵詞】初中英語 英語教學 深度教學 精彩課堂
深度學習,英語翻譯為deep-learning,從表面上看,深度學習是不停留在知識表面的學習,是向更深延伸,向更遠拓展。下面,筆者結合幾個教學案例,以下幾個方面論述構建初中英語深度課堂的幾點體會。
一、結合地區資源,開展實踐活動
長期以來的初中英語教學,無容置疑,殊途同歸,教單詞,講短語,背課文,做練習的教學,學生為考試而學,教師為分數而教,教學效果低下。而新課改倡導從教教材中走出來,實現用教材教,并適當拓寬教材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如結合教材,利用當地可利用的資源,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如學習shopping時,教師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觀察學校周邊有哪些商店,以及公共設施,再讓學生以觀察和調查的結果,寫一份調查報告;學習Good reader時,讓學生調查班級同學最愛讀哪類書;學習Travel時,帶領學生參觀游覽家鄉的名勝和風景,寫一篇旅游日記;學習Past and present時,布置學生回家或采訪自己的爺爺奶奶,或對街區的老人根據提前設計好的問卷進行走訪,調查家鄉近年來的變化;學習Good manners時,讓學生借助于相關的資料或者利用網絡查詢,搜尋不同國家的人們的不同的文明禮儀……
實踐活動的開展,解放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也解放了學生的雙手和大腦,讓學生放眼遠望,讓學生利用課堂所學,運用到課外和生活中,增強學生的“學英語”有用的意識,從而強化學習興趣、拓寬視野。
二、融學科知識,實現跨越發展
實踐活動的開展,英語英語知識的學習相結合,否則,實踐活動,離開英語學習和知識的運用,也無益于英語的學習和進步。因此,實踐活動的設計,應與所學的內容掛起鉤,與所學的知識密切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跨越和發展。
如上文提到的組織學生到學校周圍看看有哪些商店,如果純粹去走走轉轉,不與shopping單元的主題巧妙聯系,也走的是形式主義。而引導學生在觀察的同時,用英語記錄所看到的玩具店、服裝店、飾品店、食品店等,并用英語表達出來toy shop等等;走進商店,與老板打招呼Good morning. 再用英語表達出I would like to... Doyou have...? How much is it? Do you have a cheaper one? OK,I will take it. 這樣,活動中自主運用shopping的交際用語,促使學生在運用中提高。
三、設計專題探究,促成拓展延伸
英語教學,大多數教師根據單元主題教學,很少根據專題而設計教學活動,專題探究更方便課外的延伸和拓展。教師應在教學中,巧設專題探究活動,以專題探究活動,促成課外的延伸。
如對于書面表達的教學,教師們忽略了對學生系統的指導,學生的書面表達訓練也不系統,致使書面表達成績難以提高。而如果教師精心設計一個英語書面表達的專題,在專題課堂上,教師首先以問題引發學生自主交流:Can you write? Can you write well? Do you think it hard to write a composition? How to write a good composition? 然后給學生提供右面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當你看到這個圖片,你能想到些什么?請盡可能多地說出圖片中所包含的信息。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圖片中包含的具體信息who、what、where、when,引導學生根據圖片內容具體說說這些信息:
Who:Tom/Jim/A boy/a man
What:Run
When:in the morning/in the afternoon/in the evening
Where:on the road/in the park
再引導學生用一個或者幾個句子將上面的信息敘述完整,如Tom runs on the road in the morning等。同樣,給出更多的圖片,讓學生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盡情想象和拓展,用標準地道的句子表達出來,既培養學生看圖說話技巧,也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
四、運用任務教學,驅動合作學習
任務是學生動起來的中心樞紐,是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橋梁。英語教學中,營建合作樂學的氛圍,巧妙設計任務,讓任務驅動合作、探究,構建互動的活躍課堂。
深度學習改變了傳統的倉儲式學習,是以人為本、發展為本為宗旨的創新學習,學生在多元互動、和諧的氛圍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彰顯個性化,發展創新思維。教師應立足新課改、從教學實際出發,從學科特點出發,設計多元開放的課堂,營建和諧樂學的氛圍,真正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精彩課堂。
參考文獻:
[1]曹力城.基于文本解讀的閱讀教學設計[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3(6).
[2]張圣良.高效、深度、交流-初中英語合作學習之淺見[J].新課程(教師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