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琴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以德執教;以德
育人;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6—0032—01
小學是學生第一個走進的集體,第一個受教育的地方,對他們的一生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教師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更應該做好育人的工作。德育工作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關系到教育的發展方向,因此,加強德育工作勢在必行。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結合學校的實際以德執教,以德育人,寓教于樂,讓孩子們邁好人生的第一步,讓未來的社會多一分安定與和諧。
一、“明標,曉理”,上好品德與生活課
這里的“標”是明辨是非的觀念,這里的“理”是行動的向導。如,學到《珍惜集體榮譽》時,可以從說、議、想、記四個方面來設計教學內容。先讓學生讀文,說說班級里曾獲得了哪些榮譽,這些榮譽是怎樣得來的,學生們又是怎樣珍惜的。再議一議下列學生的行為是否做到了珍惜集體榮譽,如某某看到本班的黑板報不知誰抹掉了一行字,便主動填補完整;在衛生檢查中,某某把教室地上的紙團撿起來,扔到窗外別的班級的衛生區,保住了本班的衛生紅旗等等。通過回答問題,讓學生們判斷是非,讓他們說出這樣做給其他班級或同學造成的后果,最后想想自己在珍惜集體榮譽方面是怎么做的,今后準備如何做。
二、處理好“大”與“小”的關系
1. 課堂中的德育。所有的學科都應與思想品德課進行學科整合,每一章節的學習內容都應該有道德教育的體現。如,在教授《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時,當課文快結束時提出:“想想,小灰兔這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學生說:“它想自己不種,光向別人伸手要,不對?!崩蠋熡终f:“那么,小灰兔心里有什么打算呢?”學生說:“這次不去要白菜了,也要向老山羊要菜籽種。還要天天澆水,施肥,把菜種得比小白兔種得還好。還想送給老山羊兩擔。”學生的想象內容正是課文內容合乎邏輯的發展,學生的發言實質揭示了課文主題“要自己動手勞動”,這樣的教學設計潛移默化地進行道德教育是值得提倡的。
2. 生活中的德育。將思想品德教育寓教于各項活動中,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此,可以組織體操比賽、演講比賽、科技活動等等。體操雖柔軟,卻透出健美,雖嬌嫩卻飽含著剛強;演講比賽雖語言樸實,但內容充實,表達出了學生的真情實感,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科技小組雖只做一些紙和塑料模型、泥玩具,但誰能說這中間不孕育著重大科技成果的“基因”。
三、品德教育中致力于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
道德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促使學生產生自我成就感,逐步增加內動力,能夠使學生的品質更高尚,向著更美好的目標努力。
1. 在鞭策與鼓勵中滲透品德教育。“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班主任應該及時鼓勵、表揚學生的進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更加優秀。當然,學生們難免會有做錯事的時候,犯了錯誤應該受到批評。在批評時,要用淘沙取金的辦法,用放大鏡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先肯定表揚其優點,再誠懇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這樣才能點燃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的火焰。
2. 重視日常行為規范,培養習慣養成。班主任加強日常常規教育和訓練,要以《小學生守則》為行為準則,教育學生要時刻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利用各種渠道和各種途徑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在班級學習園地中安排評比欄,將每位學生的名字載入評比欄中,評比欄中要有評比內容。要制訂精細化的評定細則,在評定過程中,根據每位學生的表現在基礎分上增減積分。每學期評選10名積分優秀生,在校會頒獎表揚。這樣人人爭當先進,人人愿做先進。經過兩年的努力,我發現學生打架的少了、說臟話的少了,禮貌用語多了,違反學校紀律的少了;學校衛生、班級衛生、個人衛生都有了較大的轉變。
四、注重家校聯系,形成教育認同
班主任要想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就必須結合家庭、學校的力量,形成合力,這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關鍵所在。我們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家長會,把德育思想傳輸給家長,形成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所處的德育環境都是一致的教育認同。只有得到班主任和家長的一致認同和支持,學生的道德教育主體地位才能展現,德育發展的主體性作用才能夠得到發揮。為此,教師要努力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和教育教學手段,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風格和良好的思想品質。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