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恒元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主題式教學;
選定;預習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6—0099—01
小學語文是一門語言基礎學科,它為人的一生發展奠基。因此,在小學階段,語文課的教學改革和理念更新就變得十分重要,具體到課程上,語文的主題教學尤為重要。因為,語文主題教學是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學習的啟蒙,更是幫助學生觀察、理解所處社會的橋梁,還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下面,筆者結合多年教學,談談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一、選定主題教學
1. 以語文教材為基礎架構主題。語文教材集中了很多專家的心血,是珍貴的教學資源,作為教師,應深刻領悟教材之精華,使語文課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因此,以語文教材為基礎架構的主題要滿足以下條件:首先,引入學習內容要富有情感,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迸發出強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學習《微笑著承受一切》一課時,講解之前,教師先給學生講一個生動的故事:已經是我國著名的奧運跳馬冠軍的桑蘭在一次試跳時發生了意外,她頭先著地,身子重重地摔了下來。當時,她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經醫生診斷,她的兩根脊椎骨折。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桑蘭卻強忍劇痛,努力配合醫生,做完了手術。在手術之前,她還微笑著,哼著自由體操的音樂。她的笑容,她的堅強,打動了當時所有在場的人們,也感動了所有關心她的海內外人士。其次,要了解學生在這個主題課堂中有沒有得到相應的啟示。《三打白骨精》中,學生應體會到向善本質,以善良的本性去體會社會,體會人文,對集體,對外部環境有一種人文關懷。再次,要看到主題教學的豐富性,拒絕單一性。充分激發學生思維創造力,并尊重學生的選擇。最后,語文主題課堂的意義和價值對學生的影響一定是積極的、正能量的,寓教于樂,慢慢影響學生向正直、善良、身心健康快樂的方向發展。
2. 以情景、環境為依托擴展主題。生活實踐不僅蘊含著豐厚的文化信息,也是我們進行教育教學的寶貴資源;既是學習語文的起點,也是學習語文的回歸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很好地為教師開展主題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例如春季開學,喜迎三八婦女節,教師可以女性為主題,在班里倡導男女平等,尊重女性、尊重女同學,適時地將學生的道德修養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二、預習主題內容
學生通過課前準備,對課程有了自己的思考,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使學生把對課程的思考代入到擬定的主題中來,讓教學更有重點,設計更加合理,目標更加明確,更加貼近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對于預習的內容應進行如下安排:
1. 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將文中生僻的字、詞找出來,并查字典,做到會讀、會寫、懂意,還可以擴展出成語和典故。
2. 將課文內容讀懂讀熟,了解文章中心思想,將沒有讀通讀懂的地方標記出來,在有感受的地方寫出自己的體會,并提出需要解惑的問題。3.把文中的相關內容如作者、寫作背景等資料找出來,用來拓寬學生知識面,并采取學生間評優獎勵的方式提高學生積極性。
三、深入主題內容教學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題目就是一篇課文的眼睛。對于一篇新課文,我們首先從課文的題目入手,例如三年級下冊課文《廬山的云霧》,通過題目我們知道了文章描寫的是廬山。這時教師就可以隨機給學生穿插一些中國地理知識。可以在上課前先為學生講解廬山的地理基礎知識,使學生在脫離課本的情況下,掌握廬山的雄、奇、險、秀等特點,了解廬山“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名。學生透過文字,可以展開想象:高聳入云的山峰,如雷轟鳴的瀑布,變化萬千的云海等。當然,為更直觀形象地體現這種景觀,教師可以借助于PPT來展現。第一部分,將廬山的云霧全景呈現出來,吸引學生全部的精氣神,讓學生對廬山有向往、有憧憬,用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去主動了解關于廬山的一切。第二部分,將課文原文制作成PPT,使學生在圖片和文字之間有效地轉換,頭腦中形成一定的印象,對于以后的作文會有很大的好處。第三部分,將課文中的生字、生詞呈現出來,使學生直觀地認識,而不是死記硬背。最后,通過課堂小游戲的方式,將這些生詞寫在卡片上讓學生們互相猜詞、造句,從而使這些生詞得到拓展,使《廬山的云霧》這篇文章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美的印記。
綜上所述,引導學生語文學習中由一個主題拓展到多個主題,多個主題再引發多篇主題課文的共振,觸類旁通,真正形成一個“大語文”觀,是值得語文教師研究的一個課題。
編輯:張慧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