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福
【關鍵詞】 低年級學生;書寫;習慣;培養;指導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5—0090—01
小學生書寫習慣的好壞不僅僅決定著習字質量的高低,而且也與閱讀感悟的質量高低乃至健康人格形成與否有著比較密切的關系。因此,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應當引起人們的思考。下面,筆者著重談談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希望同行指正。
一、 書寫習慣培養需在研究學生書寫心理基礎上調動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大都是剛從幼兒園升上來的,一般都不對書寫懷有多少抵觸情緒,但書寫也不怎么認真。一般的學生也就是僅僅以為書寫就是把字寫出來,至于寫得怎樣可以說是毫無追求的。對此,教師應當注重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應當努力讓學生的書寫心理也漸漸健康起來。要想讓低年級學生形成健康書寫心理,就需要教師想方設法去調動學生的書寫興趣。調動學生的書寫興趣,教師可以利用漢字的起源與發展去編一些美麗的童話,讀給學生聽;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漢字的想象、指事、形聲和會意上的特點,制作成相關的課件,讓學生能夠欣賞到集光、色、形于一體的漢字,并讓最為關鍵的筆畫去閃光、去變色,那學生則可以對其產生興趣,也會派生出把字寫美的欲望。即使低年級學生還不能知曉怎樣的字就算是美,但低年級學生也還是可以隱隱約約地感到橫平豎直、方方正正了就是一種美。調動學生的書寫興趣,教師還可以多表揚學生,不要吝嗇去贊美學生,學生所寫的字只要達到一定的質量,那就給學生一個大大的“好”。
二、書寫習慣培養需在研究學生書寫現狀基礎上進行改變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書寫,存有筆畫不到位的現象,也存有不少間架結構擺布不合理的現象,還有好多好多比較錯誤的筆畫。如,筆畫的不到位,寫一個簡單的“人”那第一畫的“丿”就有很多學生寫起來是很不到位的,那捺呢?由于撇的不到位,捺寫得也就不好了。再比如,間架結構的問題就比較多了,尤其是一些形聲字,學生在書寫形旁和聲旁時,總是比較平均地寫出來,不善于根據形聲部首的寬窄去比較合理地進行安排,所書寫的字就顯得相當不好看。還比如,一些學生的書寫,筆畫的錯誤就是普遍得不能再普遍了,譬如學生寫橫折鉤,都喜歡將“折”畫寫成弧形,又如學生寫橫折,在折處都喜歡去重重地頓一筆,筆畫重頓后,橫與折之間那橫折就變成了“橫折折”。再比如,一些字變成另一個字的部首時,相關的筆畫都是需要變形的,如“木”成了“材”的形旁后,學生往往把“木”的捺沒有變成捺點。諸如此類的現象可以說是不勝枚舉,倘若教師不去予以糾正,那學生所寫出來的字就完全不成字了。因此,對低年級學生的習字不規范問題,不僅僅就是課堂上集體性地去進行糾正,還應對個別現象或者個別學生進行糾正。有些學生在書寫上的問題可以說頑固不化,如一些學生在幼兒園時就學著寫字,養成一種相當自由的寫字習慣,雖然書寫速度比較快,但顯得十分馬虎,所寫的字如同一個個團團,這就需要個別糾正。
三、 書寫習慣培養需在研究學生書寫方法基礎上進行指導
學生書寫的根本意義主要來自于學生的書寫實踐,沒有學生自身書寫,產生不出對字的悟性,就是對每個字而言,沒有學生的書寫,也根本實現不了“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熟練書寫的效果。但完全讓學生以寫去替代書寫中的一切,就顯得有些不妥。所以,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并在書寫方法上進行指導。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書寫時都不大喜歡去讀帖,如習字時,無論是描紅還是仿影,都不是在讀帖后進行的,往往都是提起筆來就去描,提起筆來就去仿。因此,作為教師,則完全可以利用電子白板技術,去指導學生讀帖。如,讓學生在白板上看到字的間架結構,字的關鍵筆畫的走向等;課堂上,讓學生去書寫一些比較特殊的字,教師還要指導學生知道手寫與印刷體字微小的差異。譬如“卻”的左右部分印刷體看上去是相等的,手寫體就必須將右邊的一豎拉長,字就顯得不是那樣的呆板。
對低年級學生書寫的指導,不僅僅就完全在寫字上,還需在寫字姿勢上下功夫。堅持讓學生的頭正、肩平、胸挺、腳安,堅持讓學生的眼距書寫本一尺,胸距桌沿一拳,手指離筆尖一寸。就是低年級學生的書寫工具也嚴格要求,堅持讓學生用木質鉛筆寫字。
總之,平時教學中,教師要多跟學生強調書寫姿勢和書寫規范,從嚴要求學生,讓一手漂亮的字成為學生的另一張名片,帶給人們美的享受。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