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清
【關鍵詞】 麻雀學校;課堂;運行;教學模式;效果
【中圖分類號】 G6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7—0076—01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人口向城鎮流動,已經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農村不斷出現小規模學校,這樣規模小、人數少的農村小學,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麻雀學校”。這些學校學生少,受辦學經費、師資編制、家長的觀念及生活條件諸多因素的限制,只能保障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師資。本文就談談麻雀學校如何開足開齊義務教育階段規定課程。
一、實施“SW + 課堂”破解農村“麻雀學校”難題
SW即雙師+微課,包括SWY(雙師+微課+音樂)、SWM (雙師+微課+美術)、SWP(雙師+微課+品德)、 SWK(雙師+微課+科學)等。雙師即示范教師和指導教師。示范教師為微課的示范者,同時負責課件的制作,可由小學專業音樂、美術教師,班主任及品德課任課教師,初級中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教師擔任。指導教師為課件的播放、使用者和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可以由1—4年級小學(包括教學點)承擔音樂、美術、品德、科學課教學任務的任課教師擔任。同時,要求微課制作要體現新課標。一個知識點制作一個微課,在控制時間內將該知識點講解透徹。若內容較多,可制成系列微課。因為微課是針對某個知識點而制作,所以它適合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深度學習,如對于沒有掌握該知識點的學生,可以重播學習,進而掌握該知識點。
二、“SW + 課堂”的運行模式
“SW + 課堂”是由“麻雀學校”現有的任課教師兼任指導教師來完成的。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是示范教師制成的系列微課組成的課件,在使用示范教師課件的過程中,指導教師結合教學及個人實際,對課件進行必要的修改、完善、補充,使之更好地為自己的課堂教學服務。并將示范教師制作的課件按照每學期總課時規定,按部就班上完上好,不得隨意減少課時數,不得隨意調課、換課。因此,指導教師在“SW+課堂”的實施過程中,應努力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技能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最終達到獨立完成音樂、美術、科學、品德等學科相應教學能力的要求。
示范教師在制作微課時要用文字注明教學步驟。如第一步干什么,達到什么目標,使指導教師能夠跟著教學步驟順利進行課堂教學。示范教師制作的“微課包”有三部分,分存在三個文件夾中。一個文件夾存有微課組成的兩個課件(新授課,練習課),供指導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時使用;第二個文件夾存有與本節課有關的知識點的微課,供學生保存使用;第三個文件夾存有與本節課相關碎片化的全部素材,供制作、修改微課、課件的教師分享。 課件中出現的教學內容及其它內容和學生學習的提示語、指導教師的提示語用不同字體及顏色區別,便于指導教師按要求操作。示范教師可以出鏡頭,可以插入畫外音。
指導教師課前必須認真觀看示范教師的微課和課件(微課包)及教學設計,明白每節課的設計意圖,清楚每節課的框架,熟悉示范教師的課堂提示語,準備好教學所用的全部教具,并提前要求學生做好相關學習用具準備工作。要熟練掌握電教設備的操作使用技術,在課堂上組織好學生,播放示范教師的課件,與課件中的示范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活動同步學習,同時,認真觀察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根據需要,對掌握有困難的地方,可以反復回放,找到學習參照系,直至學會為止,有序高效完成學習任務。另外,課堂教學評價是必不可少的,在課件的評價欄目里添加激勵性的符號,形成小組間的相互競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小組評價和個體評價有機地結合,及時進行小組學習效果評價,對存在的問題,適時給予糾正,促進學生發展。指導教師把示范教師制作的素材(課堂實錄、微課、教學設計等)存放在對應的1—4年級學生的磁盤上,供學生使用。同時,每個學生建立一個文件夾,把每學期與學習相關的內容添加進去。其中包括一篇優秀讀書心得(三年級以上)、一件優秀的美術作品電子照片、一首自己認為唱得最滿意的歌曲錄音等學習成果,把這些學生親手制作的東西完整地保存下來,成為學生美好人生的回憶。
三、“SW+課堂”教學模式效果
“SW+課堂”教學模式實施以來,學生在使用網絡和計算機的過程中,養成自覺維護設備的良好習慣,有利于創建綠色健康網絡學習環境。實踐證明,“SW+課堂”教學模式不同于專業教師課堂教學實錄的播放,它從培養提高人的素質能力的高度出發,重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落實現在倡導的自主學習,由于指導教師的存在并參與學習,課程意識強,課堂教學規范,還課堂一定的“熱鬧”,使學生有了學習參照系,體現了教學相長的教育原則,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而促進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有效地解決了農村麻雀學校專業師資短缺問題,是這些學校開足開齊課程的有效途徑,同時也促進了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