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
一次家長會,班主任老師向大家分享了一個教子故事。
小強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自從小強上了初中,他們唯恐兒子不刻苦,成績落下來,吃飯時,上學前,放學后,連續“思想轟炸”,小強一開始還爭辯幾句,后來東耳朵進,西耳朵出,對學習倍覺反感。
兩教授見兒子對自己的一片苦心置若罔聞,更加放心不下,于是對小強的學習生活來了一個“全場緊逼”,連作業本上出現一個紅叉叉都要審出一個子丑寅卯來,“關心”的結果是小強的成績終于滑到了班上最后一名。
兩位教授大失過望,數夜末眠,商量教育的失誤處到底在哪兒?小強爸說:“我們換種教育方法吧,今后我們盯著孩子的長處,揚起他前進的風帆,堅定不移地給他鼓氣。”又到單元測試了,小強聳拉著頭,垂著眼皮:“我考了班上最后一名。”爸爸卻推了推眼鏡,笑瞇瞇地對他說:“最后一名,太好了。”小強以為爸爸氣昏了頭,是苦惱人的笑,而爸爸依然真誠地微笑著,“最后一名真的太好了,再也不要擔心有人會超過你了,這樣,在學習的道路上,你一身輕裝上路,不是更容易趕路、進步嗎?”小強心理上一下子感到震顫,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期中考試小強考到全班第24名。父母見到兒子的進步,初步嘗到了成功教育的甜頭,像過生日那樣為孩子搞了一個聚會。兩教授對小強說,“這么短的時間你前進了這么多名次,說明你有巨大潛力,而潛能的釋放至少需要一個學期,繼續努力吧。”期末考試,小強果然獲得了全班第二的好成績。
是的,“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運,家長怎樣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的一生!”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是老師和家長的希望,無論孩子是怎樣的,我們都要抱著“賞識”的心態去對待孩子,相信這種“賞識”教育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延續下去的話,世界的一切,孩子的一切都將會被我們改變。所以,請時常翹起你的大拇指,讓孩子在賞識中快樂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