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關鍵詞】 教師;良好形象;樹立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4—0020—01
“教師無小節,處處為楷模”。 一個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家庭的關懷與呵護,教師的關懷與教育更是不可或缺。教師不僅是知識淵博的學者,更是愛生如子的慈母。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起著示范作用,對他們的心靈產生深刻而久遠的影響,所以,教師自身的人格力量在啟迪、感染學生,引導他們健康成長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愛崗敬業的紅燭形象
多少年來,人們一直把教師比作紅燭,贊頌她默默發光、無怨無悔奉獻的精神,教師也一直以紅燭精神來鞭策自己。然而,當今社會,紅燭對教師來說似乎是一個傷感悲壯的比喻,可教師自己并沒有放棄紅燭精神。“教師”雖說只是一個職業的稱謂,但在現實中,教師的職業行為似乎成了老師生活的全部,講臺催人老,粉筆染白頭,教師們卻無怨無悔,失志不改,耕耘不輟,用自己的付出換來一批批學生的成長。
“王老師,您下班了?”看到穿實驗中學校服的她,我欣慰地笑了。三年前她入校時的語文成績是二十三分,看到這個成績,我無言以對。但也不能放棄她呀,怎么辦?我便多了對她的觀察。我發現她學習動力不夠,目的不明確。如,預習課文時應熟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她往往很難做到;寫作業時,書寫凌亂,生字時常缺胳膊少腿;學習習慣沒有養成,作業應付差事,上課不思考。根據她的實際情況,我對癥下藥:幫助她樹立自信心。多肯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一旦發現了她的閃光點便及時肯定,如發現她做值日打掃得干凈徹底,便對她說:“你做得很好,值得大家學習。”在學習上,我常對她說:“只要你認真背,就一定能背會,老師相信你”。慢慢地,她找回了自信,成績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為人師表的楷模形象
教師是學生心中的楷模,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校園生活的陪伴者。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師生實際并不平等,教師的言行在學生心目中又具有象征或符號意義。那么,學生們當然會“在乎”教師的態度,教師的態度也必然會對學生的學習、思想產生積極或消極影響。
記得去年我班上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周末大部分學生聚在一起為一位同學過生日。我知道后找他問情況,他不肯說,我又氣又惱,在全班批評了他,并讓他回去請家長。他走了,一連幾天都沒來上課。班會上,幾位同學不約而同地說:“老師,您在我們心中是偶像,是楷模。可您上次發那么大火,把同學從課堂上轟走,多影響您的形象!我們想讓您做我們真正的知心人。”這似一記重錘敲在我心上,對我震動很大,讓我深感懊悔。從報名冊上查到了他家地址,我主動家訪,才知道他父母離異不久,因失去母愛,于是上課不專心,整天無精打采,學習成績迅速下降。同學們眼看這位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退步,心中焦急,商議借生日之際,給他溫暖,讓他重新振作起來。聽到這兒,我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我把他帶進教室,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向他道歉,他哭了,我的眼睛也紅了,我和孩子們的心又貼近了。
愛生如子的慈母形象
班主任既是學生的教育者、引路人,又是他們生活中的貼心人。一方面要注重對他們的正確引導;另一方面又要始終如一地以慈母般的寬厚、仁慈對待他們。尤其是對那些“問題”學生,更要從生活上、心理上多關心、多引導,使他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關愛,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這樣才有利于他們擺脫彷徨,奮發向上。
記得1998年我剛代初一時,開學不久我班便轉入一名新生,從他的穿著和表現來看,我感覺到他家境優越,養尊處優。于是,我便尋找機會和他聊天,了解情況,有意安排他做事,他很快便融入了集體,表現不錯。一年快過去了,他突然從學校“消失”了,我和家長找了三天,才從城郊的麥草垛子里找到他,看到他我又心疼又生氣。后來才知道他是經不起小學輟學同學的誘惑,和他們一起去尋找所謂的“自由生活”了。經過多次的交談,他終于又靜下心來學習了,并且成績很不錯。可就在臨畢業前一個多月,他借口生病向我請假又跑了。兩天后在辦公室看到他父親蒼白的面孔和孩子的傷痕,我真是怒其不爭,便對他說:“你太讓我失望了,回去吧。因為上學對你來說也沒什么意義了!”聽完,他給我深深地鞠了一躬轉身走了。我的心里難受極了,怕他真的不來了。第二天,他媽媽兩眼紅腫地來到了辦公室,告訴我說孩子不上學了,因為孩子說老師已經對他沒信心了,他上學還有什么意義。聽到這兒我的心一顫:老師的一句話會對學生產生這么大的影響。我趕緊拿起電話向他說明了我的真實意圖以及對他的期望。第二天他又出現在教室里認真學習,中考時他以630分的好成績被重點高中錄取。現如今,已在區醫院工作了。
可見,作為一名班主任,應充分發揮情感優勢、人格優勢、知識優勢,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講的是愛心;“橫看秦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講的是方法。而博大的愛心加科學的方法,才是打開學生心房的鑰匙,是走進學生心靈的真諦。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