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解銀川市中學開展田徑課余訓練現狀,找出銀川市中學開展課余田徑訓練存在的問題,提出發展銀川市地區普通中學課余田徑訓練的對策,隨機抽取銀川市地區10所普通中學的100名田徑運動員、20名教練員,進行問卷調查、訪談和座談等。結果表明:不同學校在場地、設施方面有很大的差別;中學開展課余田徑訓練尚未被社會完全接受;運動員選材不合理;運動員淘汰率較高;運動訓練質量低。
[關鍵詞]普通中學;課余田徑訓練;現狀;分析
一、前言
田徑運動是世界上最為普及的體育運動之一,它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對我國整個國民體質健康狀況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對我國整體競技水平的提高也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進行,銀川市城市化建設逐步加快,銀川市作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是我國著名的西部少數民族城市,市企業中學較多且體育活動開展好,形成了銀川市中學體育的一個鮮明的特點,構成了銀川市中學生田徑運動發展的特殊性。
本文旨在通過對銀川市銀川一中、二中、九中、唐徠中學、寧大附中等體育傳統學校為代表,對中學開展田徑課余訓練現狀進行調查和研究,從中找出銀川市中學開展田徑課余訓練現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議,為我國西北地區類似于銀川市中學開展田徑課余訓練現狀提供一些指導和借鑒。
二、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以銀川市10所中學的教練員和運動員以及相關人員為研究對象,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和專家訪談法通過對銀川市中小學的業余田徑訓練隊員和教練發放問卷,對銀川市中學開展田徑課余訓練現狀進行分析和歸納總結。
并運用Exce2007對銀川市中學開展田徑課余訓練現狀各個中學的對比進行表格的統計分類、歸納與演繹。同時對銀川市知名教練和體育局相關人員,以及各個學校的教練進行走訪,了解銀川市中學開展田徑課余訓練現狀,總結銀川市中學開展田徑課余訓練基層對田徑業余訓練發展制約的原因。
三、結果與分析
1.銀川市中學田徑訓練參訓教師現狀與分析
(1) 參訓教師基本情況。
銀川市 10 所中學的 92 名田徑任訓教師調查表明:其中達到二級運動員以上的為45%,二級運動員以下的55%。教練員曾經參加過7~10年系統專項化訓練的人數較多,占調查總人數的35.9%,而4~6年占19.6%,3年及以下占44.5%。有7年以上指導訓練經歷的人數最多,占52.5%,3年以下的占32.6%。這說明,目前銀川市中學課余田徑教練員普遍接受系統專項訓練年限較長,指導訓練年限也較長,經驗相對豐富。
(2)參訓教師參訓動機狀況調查分析。
銀川市16所城郊中學的任訓教師參加訓練指導的動機調查結果表明:有41.3%的任訓教師把“培養和輸送田徑后備人才”作為參加田徑課余訓練的首要動機,分別有31.5%和27.2%的任訓教師把“為學校爭得榮譽”和“服從學校工作安排”放在第二位和第三位。
(3)參訓教師科研狀況調查分析。
運動訓練不僅需要教練員具有高度的亊業心和敬業精神,還需要教練員不斷進行科學研究,學習新的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教練員撰寫與發表所從事訓練項目相關的論文,能促使教練員對先進、科學訓練方法、手段的掌握和運用。經過調查:沒有發表過論文的教練員比例達到了47.8%,發表過1~2篇論文的教練員比例占32.6%,3篇以上僅占19.4%,說明銀川市中學田徑教練員科研能力較差,有待于提高。
(4)參訓教師的工作量及待遇狀況調查分析。
銀川市中學田徑參訓教師每周13節體育課以上的占到了44.6%,每周兼帶操3次以上的占到了 66.3%,同時參訓教師還要組織學校的各種體育活動,足以證明銀川市中學田徑參訓教師的負擔是非常重。
(5)參訓教師的培訓、深造狀況調查分析。
正在參加和參加過培訓及深造教師33.7%,計劃參加崗位培訓及深造的34.8%。其余的31.5%是沒有機會、沒考慮過參加崗位培訓及深造。銀川市中學田徑教練員參加培訓及深造的情況不太理想。為此,應加強教練員培訓工作,建立新的教練員培養模式。
2.銀川市中學田徑訓練參訓學生現狀調查與分析
(1)參訓學生基本情況。
對10所中學170名田徑在訓學生生源情況調查統計結果表明,參訓學生生源主要有二類: 第一類是以體育特長降分錄取的學生,占53%,第二類是在考入中學后由普通學生轉向田徑訓練的學生,占47%,以上二類生源中,第一類運動水平相對較高,但文化素質相對較差,他們參訓主要是考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和體育專業。第二類運動水平較差但文化素質較好,他們參訓主要是借助體育招生優惠政策考大學。在兩類學生中入校前達二級水平的有55人,占32.4%,說明大多數學生運動起點較低,很難達到高水平競技成績。
(2) 參訓學生參加田徑訓練的動機現狀與分析。
參訓學生的動機將直接影響其參訓態度、行為、效果。個人興趣愛好是參訓學生參加課余訓練的主要因素,排在第一位為52.9%且占總比例的79.4%,有利于升學排在第二位為33.5%,占總比例的57.1%,使身體更健康排在第三位為24.1%,占總比例的49.4%。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材、訓練中從引導學生興趣愛好上多下功夫。同時還發現參加訓練和追求升學的密切聯系,通過訓練實現自身利益,這既有利于田徑課余訓練的發展。因此,教練員要有針對性的對運動員進行正面引導,把個人愛好前途與國家榮譽統一起來,積極主動去訓練,達到中學課余訓練的最終目標。
(3)參訓學生參加田徑訓練的時間、次數狀況調查分析。
訓練時間、次數是落實科學的訓練計劃的保證。每周訓練天數為5天以上的學校為 46.5%,其中每天訓練1~2小時的人數比例為56.7%,訓練1小時以下的人數比例為24.7%,這基本符合國家教委下達的中學課余訓練每天不超過2~3小時的管理要求。與世界體育強國相比,訓練次數和訓練時間沒有太大的區別,關鍵在于落實訓練質量,才能保證訓練計劃的圓滿完成。endprint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在教師方面,田徑參訓教師學歷結構較高,訓練經驗豐富,但培訓學習機會少,參訓教師工作認真,但工作量大,工作量計算不合理、待遇較低,教練員專職化程度低,訓練評價機制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在學生方面,雖然參加田徑訓練的學生訓練熱情高,但學生的訓練目的性有待改善。在其他方面,銀川市中學學校領導對田徑訓練比較重視,但訓練經費來源單一且嚴重不足訓練器材質量差,嚴重影響田徑課余訓練的質量。
2.建議
學校應妥善處理田徑訓練與文化學習的關系,改進訓練方法,提高單位時間內的訓練質量,以節約時間和體力,保證文化、訓練雙豐收。同時,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應高度重視田徑運動比賽,在保證行政撥款逐年增加的基礎上,要廣開渠道,積極自籌資金,解決訓練比賽經費、場地器材不足的困難。并開展形式多樣的田徑比賽,為運動員多創造參賽的機會,更好地推動田徑運動的發展。最后應加強高水平教練員的培養,建立教練員培訓制度,提高參訓教師專職化程度,提高參訓教師待遇,保證田徑課余訓練持續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楊 濤.山東省重點中學課余訓練現狀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4,10.
[2]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文件匯編[M].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
[3]王 健.業余體育訓練研究[M].武漢: 武漢出版社,2002: 113.
[4]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6.
[5]葉文娟.山東省中學田徑課余訓練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D]. 山東師范大學,2004: 19 -20.
[6] 黃橋賢. 福建省業余體校田徑教練員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 福建體育科技,2007,6( 26) .
[7]劉政 .蘭州市區高級中學課余田徑訓練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 .西北師范大學 ,2011-05-01 .
[8]葉文娟 .山東省中學田徑課余訓練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山東師范大學 .2004-04-26.
[9]王曉澄.對銀川市中學田徑訓練現狀調查分析 .陰山學刊(自然科學),2011-09-20.
[10]陳燕華.萍鄉市農村中學課余田徑訓練的現狀和發展對策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1996-12-30.
[11]劉少飛 .踏腳納入寧夏回族中學體育課程的開發研究 .寧夏大學 2013-03-01.
[12]王吉泉、王瑞芳、姚修榮(1999年)[2]從1996-1997年對華東部分省市100所學校調查研究.
[13]左琳、王曉、陳峻(1999年)[4]《培養體育后備人才試點中學任訓教師現狀分析》.
[14]王曉、左琳、譚建安(1999年)[3]在《培養體育后備人才試點中學學生現狀》.
[15]左琳、趙德嶺、高揚(1999年)[5]在《培養體育后備人才試點中學運動訓練現狀分析》.
作者簡介:李天翔 (1991-),男,寧夏,北京體育大學2015級運動訓練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田徑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