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業
【關鍵詞】 語文教學;中職;實用;實效;目的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3—0055—01
中職語文是一門為專業課服務的實用性強的基礎課程,也是培養中職學生人文修養的課程。中職語文教學要充分發揮其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職學校學生中多數為中考落榜者,文化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較低,在課堂上一問三不知,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教學活動難以開展已成為許多職業學校語文教師的共識。要想突破這個瓶頸,筆者認為,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應根據職專學生目前的狀況,體現職業特征,突出實用性,在形成綜合職業能力上做好文章。
一、教學目標明確,增強實用性
1.要大膽改革教學內容。根據不同專業選擇不同的篇目,可以對現有的篇目體系進行增減或重組,盡量選用與學生所學專業緊密結合的材料作為教學內容。如,可以為導游專業的學生增加一些有關旅游題材的古詩、歷史故事、文學典故、現代詩歌;為餐飲管理專業的學生選擇有關國內外大型飯店的成功管理經驗案例;為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增加一些信息技術發展史方面的文章、科幻小說等等。
2. 要科學安排語文作業。語文教學的實用性主要是要讓學生發現語文學習與社會需要的直接聯系,把語文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因此,要賦予語文作業新的內容和新的形式。社會實踐、公益活動或參觀學習活動等,都可以成為語文作業的內容。如,可以安排汽修專業的學生在業余時間寫與汽車相關的作文、散文等,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的興趣;可以讓烹飪班的學生寫動手做菜的過程和體會。
3. 要讓學生多閱讀。讓學生多讀一些文學作品和報刊,培養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針對具體的教學對象和教材內容,對課堂教學的整個流程及其具體環節做出行之有效的設計,不能只扣住教材本身來學習,要進行內容拓展。如“求職信”的教學,可在課堂上模擬一場人才招聘會,既可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又可讓學生提前了解就業信息,感受就業的壓力。教材編排應在充分調查探究的基礎上,考慮中職生就業、從業、創業的需要,以及認知特征和情感心理,讓課文內容和專業貼近,課文思想和專業互融,口語、寫作為就業鋪墊。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承認學生的差異,揚長避短,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喜好,挖掘他們的潛能,發揮他們的優點。
二、改革教學方式,強化實效性
討論式教學是在傳統講授教學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可以起到三個作用:一是增加學生的發言機會,使學生參與面廣,提高學習主動性;二是通過討論促使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創造性;三是有利于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意識和習慣。實踐證明,討論式教學能充分展現學生的創造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教師要把握好,討論問題不能太多,而且需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問題的設計也要明確、多層,有—定的深度和難度,吸引學生積極參與。
啟發式教學是指在學生進行認真思考和分析的基礎上,教師通過啟發、暗示、點撥等方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同時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因勢利導地進行教學。教學中要不斷啟發學生思考、探索的能力,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完善評價機制,確保教學目的
根據目前職校學生的特征,筆者認為我們應強化語文職業能力的應用,簡化知識理論的考查,淡化分數的量化,完善多方位的評價機制。完善的評價機制對課程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也是促進中職語文教學工作的有效方法。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勵與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發展。評價過程既要注重對學生語文學習結果的評價,又要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還要注重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以及對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的評價。因此,要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和評價體系,改革傳統的以試卷和分數為主要依據的評價方式,積極倡導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堅持“多維度”標準,根據不同專業的教學目標分層設計評價方式。如,課堂觀察、成長記錄評價、作業分析、語文日記和書面考試等,確保能從不同的視角、層面對教師的教學情況、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情況以及科研情況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評價。通過不斷加強評價的目的性和針對性,不斷完善評價的系統性和規范性,不斷發揮評價的導向性和實效性,使更多學生喜歡語文課,真正實現中職語文教學的目的。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