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捷
摘 要:多元化投資將擁有的資源投入到多個領域,具有提高收益,降低投資風險的目的,而教育作為準公共商品就要國家投資、企業投入、個人學費、個人與社會捐贈。雖然職業教育經費來源有很多形式,但是各國在職業教育經費來源的比重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每個國家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經費來源方式,尋求職業教育經費來源的多元化。
關鍵詞:多元化投資;國家投資;企業投入;個人學費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3-003-02
一、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經費來源
澳大利亞的職業教育主要由技術與繼續教育部門(TAFE)承擔,其經費的主要來源于政府(聯邦政府、州政府)、企業資助和學生學費。[1]其中政府的投入的比例是最大,據統計在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經費中,州政府的投入所占的比例為50%左右,而聯邦政府對于職業教育的投入達到20%以上。[2]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的投入(維持學校運轉的投入、學校基礎建設的投入、學校科研經費的投入)是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它保障了澳大利亞職業教育正常運轉與發展。[3]
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經費的另外來源是企業資助,在澳大利亞的各行各業都比較重視職業培訓,將它視為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也很重視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據統計,澳大利亞企業界每年用于各種形式的培訓費約為25億澳元,一些特殊行業還向TAFE學院注入資金,以培養專職人員,還有一些行業通過獎學金形式向學生提供經費。[4]
澳大利亞的經費來源的其他途徑為學生的學費。TAFE機構也開始上調學費,2003年,澳大利亞職業教育收取學生的費用為1.977億澳元,占澳大利亞TAFE部門稅收的4.3%。[5] 隨著TAFE學院逐漸的產業化與國際化,經費來源結構逐步的發生改變。在1992年聯邦政府提出把教育國際化戰略來,澳大利亞接受了不少來自世界各地學生,大量的留學生澳大利亞TAFE學院創造了大量的經費來源。[6]
二、我國職業教育經費來源
當前我國的職業教育經費來源有國家、企業、個人、社會團體資助等。長期以來我國職業院校的發展的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投入,特別是2004年以后國家大力重視與發展職業教育后,對于職業教育的投入快速增加。
在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國家的投入占據大部分達到65%以上。此外,學生的學雜費也作為職業教育經費的重要來源。據統計,2011年學雜費作為在職業教育經費的比重高達30%左右,由于高職與中職所享受的國家政策不一樣,學費所在的比例也存在的差異。在高職院校中,學雜費占高職的教育經費的比重達到35.58%,高于普通本科院校11.14%個百分點。而中職由于國家實行了的減免與補貼政策,其比例仍然高達16.29%。[7]學雜費作為職業院校特別是高職院校經費的重要來源途徑,而社會團體、企業、個人對于職業教育的投入非常的薄弱,總共加起來不到5%,作為職業教育的其他參與者對于教育經費的投入量微小,造成我國職業教育經費多元化渠道并沒有真正的形成。
三、澳中兩國職業教育經費的來源比較分析
1、兩國職業教育經費來源的渠道分析
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職業教育經費的來源上都是通過多元化的渠道,但是兩國教育經費的在來源的渠道上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具體情況見下圖:
通過圖1與圖2的對比發現兩國在經費的來源上,都有政府、企業、學費投入,但是澳大利亞因為其提出教育國際化戰略,吸引了不少留學生來本國進行學習。留學收入每年能為澳大利亞提供大約70億澳元的收入,[8]大量的留學生為本國TAFE學院的發展,帶來的充足經費。而我國由于各種原因的限制,職業教育國際化的步伐緩慢,不能通過海外留學生為其帶來經費支持,只能夠依靠個人與社會捐贈來獲取經費來源。
2、兩國職業教育經費來源的結構分析
圖3為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經費來源結構圖,通過分析圖表發現。在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經費來源的結構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除了政府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外,企業的投入海外留學生以及本國學生也扮演的重要的角色。多個組織與個人對職業教育進行投資,多元化的投資。保障了職業教育經費來源的多樣性。多重投資也降低職業教育經費來源的風險性,職業教育的發展不會因為單個某個組織與個人的資金問題出現經費短缺的狀況。此種模式保障了職業教育經費來源的穩定性與安全性。與之相對中國職業教育經費來源結構圖(圖4),我國職業教育經費雖也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但多元化的結構并不合理。其表現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與學雜費占據著職業教育經費95%以上的來源,企業、個人與社會三者之和不到5%的比重。其他社會組織與機構并沒有真正的參與到職業教育發展與建設中來。
四、啟示
1、多元化投資,保障經費來源。多元化的投資,保障經費來源的多元性,減少政府的財政壓力。在澳大利亞這種趨勢逐步明顯,除了政府撥款外,企業與其他社會組織與個人參與到職業教育經費的發展與投入中,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在中國雖也是多元化的渠道,但是渠道存在的不足與缺陷,企業與其他組織參與度不到。將教育的成本與花費就轉移到國家與學生上,增加其負擔與壓力。不利于職業教育的發展,要解決此問題就要改變現今我國職業教育經費的來源結構,保障教育經費來源多元化渠道。調動企業與社會組織個人投資的積極性與熱情,首先要從政策上給予引導與保障。對于投資教育的組織與個人要給予政策的優惠與照顧,讓其覺得投資有價值與收益,調動投資的興趣;其次,學校加強自身建設同時,開展與企業的合作。政府、學校、企業與社會組織多方合作,共同為職業教育的發展來進行投資。
2、均衡經費來源結構,降低學雜費。調整經費的來源結構,降低對于學生學雜費的依賴程度,增加職業教育經費來源的途徑,使職業教育經費不在集中于國家財政性的教育經費與學生的學雜費,而是拓展到更多領域和渠道。在此過程中要均衡各種途徑的比例與結構,而不是僅局限某種或者是某兩種途徑上,其他與職業教育有關的組織與個人也要參與到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中去,根據自身需求與能力為職業學校的發展提供相應的經費,在職業教育發展的過程中,真正發揮作用。不能將所要的責任轉嫁到政府與學生的頭上,政府、社會、學校、學生各個利益群體之間要相互協調,真正的參與到職業教育中,共同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與之能力相對等的經費。優化與均衡教育經費的來源結構,保障教育經費的來源的多樣性與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黃日強.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經費[J].外國教育研究,2004(09):61—63,64—65.
[2] Damon Anderson .Measuring the Impact and Outcomes of Market Reform in VET [EB/OL].http//www.ncver.edu.au/research/proj/nr2202.2006-3-1.
[3] 黃日強.政府撥款: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經費的重要來源[J].職教通訊,2010(1):51—54.
[4] Bruce Chapman, Mark Rodrigues, Chris Ryan.2008. “An Analysis of FEE-HELP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ector”. The Australian Economic Review, vol. 41,no. 1,pp.1–14.
[5] 李英英.美國、澳大利亞、德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啟示[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1:27—29.
[6] 田 犇.澳大利亞TAFE學院的經費來源[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學院學報,2009(9):87—89.
[7] 蘇 敏.我國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成績、問題與政策建議[J].職教論壇,2013,(25):4—6.
[8] 全繼剛.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市場化[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11):92—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