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賢
【關鍵詞】 作文;有效性;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3—0080—01
在當前教育形勢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得到了社會空前的重視。如何轉變教育理念、利用科學的教學方式、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就成了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下面,筆者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等問題展開論述,希望廣大教師朋友指正。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小學語文作文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能力等的基礎,對學生一生的發展起到奠基的作用。但現實教學中,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都更注重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而忽視了作文教學的作用。由于作文教學的效果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提升的,因此無論學生還是教師,對作文學習的積極性都不高。還有一些教師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認識片面,認為作文的教學對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意義不大,因此把本應該學習作文的時間,用其他的教學內容取代。最典型的做法有以下兩種。
1.對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不重視。小學生的天性比較貪玩,對知識的認知水平較低,學習能力也比較弱,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水平以及能力等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作文教學的效率。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往往過于單一,缺乏對作文技巧以及思路等方面的講解,枯燥的講授方式使得學生難以提起寫作興趣,思路無法得到拓展,導致學生的寫作模式固定,影響學生想象力以及寫作能力的發展。
2.作文的教學理念不合理。從當前的小學語文作文寫作來看,很多教師都習慣采用命題式作文,為學生安排寫作任務,而且很多教師為了能夠規范學生的寫作,還在作文題目設計時給出指定的素材、提綱,然后要求學生嚴格按照教師給出的寫作模式或者范文進行寫作,使得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受阻。同時,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考試前夕會為學生進行押題,然后讓學生對類似的作文范文進行死記硬背,使得學生對語文作文寫作失去興趣。
二、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1.強化練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通過對作文的練習,能夠使學生逐漸摸索作文寫作的規律、特點,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提升學生的作文質量。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能夠根據教學的需要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展開作文寫作教學,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而提升作文寫作的有效性。在寫作前,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閱讀能夠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方法,進而通過逐漸模仿、探索和自創提升寫作的質量。同時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成長經歷、興趣愛好以及具體的學習水平,選擇合適的作文題目,為學生布置作文內容,從而使學生對作文題目更加熟悉,在寫作的過程中也能夠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如,學生對自己的親人都有著強烈的感情,因此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置與親人有關的題目,但是在題目設置的過程中,不能過于刻板,可以設置一些開放式的題目比如“你最想對某個親人說的話”,可以是內疚、喜愛、感謝……這樣就不會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設限,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歷,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情,同時也會激發出他們寫作的興趣。
2.重視閱讀,為學生寫作豐富素材。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需要豐富的寫作素材和一定的文學積累,很多小學生不愿意寫作文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在寫作的過程中無從下筆。因此,為了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從而拓展學生的視野,實現對寫作素材的積累。比如,除了課內的閱讀外,教師課外還可以為學生多推薦好書,如《成語故事》《一千零一夜》等,從而使學生的閱讀空間得到有效擴展,提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3.轉變教育理念,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部分,同時也是提升學生語文能力以及綜合能力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能夠認識到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并轉變傳統的作文教學理念,能夠以學生的發展為導向,以現代教育的要求為基礎,合理地開展作文教學活動。
綜上所述,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語言組織能力等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平時加強閱讀和寫作訓練,轉變教學理念,從而提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編輯:張慧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