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能玲
摘 要:數學作為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高速發展,數學的應用越來越廣,地位越來越高,作用越來越大。不僅如此,數學教育的實踐和歷史還表明,數學作為一種文化,對人的全面素質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響。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挖掘教學教材中顯性和隱性的德育因素,施德育于數學教學之中。
關鍵詞:數學與德育;利用;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3-029-01
學校教育所提倡的素質教育不僅僅需要學生掌握文化知識,而且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正確道德觀念。學校德育不只是班主任和德育教師的任務,每一個學科都應該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體現并加強。學科德育是素質教學的重要一環。
將科學史滲透到數學教學中,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于增強民族自信心,提高學生素質,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的良好風氣,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辨證的人生觀有著重要作用。對此數學教學是有許多工作可做的。
一、介紹我國古代數學的偉大成就,激發學生愛國感情
1、學生對自己所不了解的知識都有新鮮感。教師要抓住上課的機會,結合教材內容,“見縫插針”,使科學史自然融入課堂教學。生動、具體、真實地介紹我國古今數學成就,為學生學習數學營造良好的氛圍。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國,數學成就顯著。圓周率的計算,自西漢劉備、東漢張衡,三國時劉徽、直到南北朝祖沖之等多位數學家,為之進行艱苦探索,得出了當時世界上最為準確的圓周率。南宋數學家秦九韶1247年就編著《數學九章》,同代數學家楊輝提示了二項式展開式系數的規律,比法國數學家早四百多年。祖沖之的兒子祖恒對求幾何體積有獨特創見,比意大利數學家早一千多年。近代的徐光啟、李善蘭及當代的華羅庚、陳景潤,在他們所研究的領域中都對數學做出了獨特的貢獻。通過對中國無數數學家在世界數學發展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介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熱情。進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把科學史融入日常教學,進行思想教育,教師不僅要吃透教材的知識內容,還要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并采取多鐘形式,形象生動地進行教學。組織多種活動讓學生主動接觸了解中國數學發展的成就。介紹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生平事跡。華羅庚學歷是“初中畢業”,可他深鉆細研,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成功地解決了世界數學難題,摘取了數學王冠上的明珠,成為當代國內外聞名的偉大數學家。通過這些介紹,使學生懂得能否學好關鍵在于本人的學習態度和努力,明白“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要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的哲學道理,進而發奮學習,將來為國家做貢獻。
二、結合傳授數學知識,根據教材特點,適當選擇科學史資料,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1、數學是從現實世界中抽象概括出來的科學,教學中要揭示數學來源于生活,人類的生活與生產活動和它密切相關。如講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時,教師要說明很早以前我國就基于這一定理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瞄準裝置——弩上的望山,成功的應用于軍事活動中。早春公元一世紀,我國古代數學家在多次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了“勾廣三,股修四,經偶五”的規律(即勾三、股四、弦五),借助圖形對該定理進行了兩種巧妙的證明。讓學生明確,任何一個數學定理、公式的形成均來自實踐,“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是人類掌握自然規律的正確途徑。從而培養學生善于從客觀事物中發現規律、掌握規律的能力。
2、恩格期指出“數學是辯證的輔助工具和表現形式,連初等數學也充滿著矛盾。”數學概念正數與負數、常量與變量等,都表現對立的形式,又各以它的對立而存在。在數學中要揭示這一關系。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當直線與圓心的距離小于圓半徑時,直線與圓的位置處于兩個交點狀態(相交);當距離與半徑相等時,發生質變,直線與圓只有一個交點(相切);當距離大于半徑時,再次發生質變,直線與圓沒有交點(距離)。講這一關系時,要啟發學生認識到“事物發展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數學中充滿著辯證法,教師應不失時機地予以啟示,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同時為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打好基礎。
3、世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靜止的,它是在不斷地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數學也是這樣,整數到分數,有理數到無理數,實數到負數,有限到無限等,都遵循著這一規律。在這個數學過程中,要使學生認識到一切事物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培養學生超越舊事物,創造新穎,獨特新事物的能力。
三、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歷史責任觀
通過在數學的實際教學活動中,重點強調我國不僅以古代的四大發明——火花、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對世界文明的進步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數學方面也曾在一些領域內取得過遙遙領先的地位,創造過多項“世界記錄”,祖沖之計算出的圓周率就是其中一項。我國的科學技術只是近幾百年來,由于封建社會的日趨沒落,才逐漸落伍。到今天數學已成為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思想方法向一切領域滲透,數學的應用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然而我國的數學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比較起來,處于一個相對落后的狀態。如今在向四個現代化進軍的新長征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歷史重任就責無旁貸地落在廣大學生的肩上。通過對學生正確的歷史責任觀的培養,讓學生下定決心,努力學習,奮發圖強。
四、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作用
1、言傳身教,從自己做起。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數學教師首先要有嚴謹、負責的態度。進行概念數學時,要運用數學語言完整、精練地敘述;對公式所起的作用,要講得確切;在板演過程中要有條有理,推理要步步有根據;書寫要規范,避免不同字的混用。時時事事給學生做出嚴謹求實的表率。那么,學生在心里將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并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感,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工作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2、嚴格要求,從小事抓起。數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言必有據、一絲不茍、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科學態度。不合格的作業,一定要令其重作或者修正,哪怕只是一個錯字、一個小數點也要強調訂正。要嚴格指出,在實際工作中點滴差錯都有可能給國家造成很大損失。從而一點一滴培養學生精益求精,實事求是,謙虛謹慎的優良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