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永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重視作文訓練,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是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多讀、以說促寫、以“仿”練筆,激發學生創作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感悟生活,注重訓練學生創新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和方法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試卷中的占分比重大,也是中考考察的重點之一。作文寫作對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文字寫作技巧的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現在的寫作教學現狀存在許多問題,針對寫作教學問題,教師應轉變傳統的寫作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方法的調整,提出相對應的解決對策,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以此取得良好的寫作教學效果。
一、注重范文示例,鼓勵學生大量閱讀
多讀能讓學生拓展視野,積累更多的寫作材料。“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是一條通向寫好作文的“成功之路”。語文課本中的文章,教師在課堂上都是作為范文來講授的。這些文章語言優美,選詞組句都匠心獨具,不僅給人美的感受,同時也給人以思考。在課本中選錄的文章畢竟是有限的,大量的文章需要學生在課下自主閱讀。鼓勵學生大量的閱讀,不僅能積累相當的素材,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大量的閱讀,能使學生的詞匯得以豐富,一些優美的段落也必定會對學生的寫作產生積極影響,而且,一些經典的名言警句學生也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引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一句話, 只有大量閱讀才能實現“勞于讀書,逸于作文”。
二、提高作文立意,培養學生“大局”意識
莊子說:“語之所貴者,意也。”清代王夫之更是將“意”(即主題)比作三軍之統帥。這些表述,都很形象地表明了立意在文章寫作和評價中的重要地位。首先是寫文章要從大處著眼。我們要有以小見大的意識,即通過小事情、小場景、小角度,來反映豐富的社會內容,揭示出深刻的社會主題,這就需要我們從大處著眼。其次,文章要縱向挖掘。所謂的“縱向挖掘”,就是要求學生能透過現象探究本質,依照結果探求問題產生的原因,從現狀出發預測事物發展的趨向或結果。這樣的思維方式,要求我們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看問題,聯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看問題,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看問題。
三、以說促寫
“說話”教學可以培養口頭表達能力,也是提高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如果學生能經常訓練口頭作文,口頭表達技能也會逐漸向書面表達技能遷移。“說”和“寫”完全可以在作文教學中得到統一。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語言是有聲無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無聲的語言。”口頭作文有助于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如學習了《孫權勸學》一文后,我讓學生把它改寫成一篇白話文,并當作故事說出來。一個學生在講故事時配以一系列的肢體語言并加入了豐富的想象,講完后全班同學熱烈鼓掌加以肯定。口頭作文靈活而簡單,只要加以訓練,就會發現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作文能力有明顯進步。
四、以“仿”練筆
教師應鼓勵學生仿寫文章。仿寫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容易收到明顯的效果。學生模仿能力強,仿寫優秀的文章對提高其習作水平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指導學生作文時,可訓練學生從仿寫句子到仿寫片段,再到仿寫優秀的文章,從而體會各種寫作方法和技巧。“仿”不能照優秀的文章生搬硬套,我們在作文教學時也不希望看到這種現象。所以,教師不能讓學生思維受到束縛,應讓他們有自己的思維特點。例如,學習了《濟南的冬天》一課后,可讓學生練習寫家鄉的冬天。學習了《貓》一課后,可讓學生學習作者是怎樣描寫動物的,然后仿寫家中的一種小動物。學生在進行模仿寫作時,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張開了創造性思維的翅膀,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五、激發學生創作積極性
學生作文需要教師引導和鼓勵,我們應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動腦、動手,通過互改和小組批閱的方法,通過學生自我修改作文的過程,促進學生自我積累、自我提高。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相互學習提高。同時,編寫《班級優秀作文》,把班級中學生寫的優秀作文編入,發給學生,這也激起了學生的創作動力。在教室后墻辦學習園地,張貼出班級優秀作文,也是促使學生積極寫好作文的動力。
六、引導學生積極感悟生活
讓學生感悟生活,是一種不錯的寫作指導,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動物和花草樹木、日月星辰,還有生活中的人和事也是很好的題材。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要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我經常布置學生在課余時間注意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物,并以日記形式記下來。在寫作課上,學生興致很高,爭先恐后地把自己的觀察所得展示出來:有觀察景物的,有觀察人的,有觀察社會現象的……通過展示環節,學生積累了大量作文素材,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思維變得活躍,作文水平也不斷提高。
七、注重作文批改和講評,形式靈活多樣
作文批改是老師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一種重要的手段,通過老師的批改,可以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并加以重視和改正;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和習慣;可以培養學生腳踏實地,嚴謹求學的良好習慣。因此,老師既要注重作文批改,又要采取多種形式。在作文批改的基礎上,認真進行作文講評,選佳作當范文讀,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評析,和自己的作文比較優劣。鼓勵找出差距,尋找提高的途徑。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批改和講評,將對學生寫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作文是一個人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而寫作水平的提升是個緩慢的過程。作為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勇于開拓,積極探索作文教學的新方法,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劉楊,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3年81期.
[2]崔萬宏,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J]學周刊B版,2014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