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劉霞
摘 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張志公先生曾經說過:“語言教學在普通教育過程中恐怕算得上一個‘老大難問題,而作文教學恐怕又是語言工作中的一個‘老大難也就是說作文教學是‘老大難中的‘老大難”。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重點提出了提高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果的方法,以及更好地適應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要求并為廣大語文老師的作文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寫作興趣;觀察發現;提倡個性;以讀促教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3-231-01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學科教學模式比起傳統教法都或多或少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進,但作為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作文教學卻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忽視。教法單一,不注重閱讀教學,脫離實際憑空想象,流于形式等作文教學陋習普遍存在,嚴重影響作文教學效率。筆者結合多年來的作文教學經驗,始終認為要做好小學作文教學就得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寫作的愿望,那么習作的教學目的是很難達到的。一旦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著的追求。因此在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鼓勵實踐,調動寫作積極性。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首先,老師把自己的架子放下來,與學生融為一體,用商量的語氣和學生討論并適當引導學生該寫什么,怎么樣寫。其次,要盡可能地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寫熟悉的內容。作文命題應開放,出寬題,僅限定范圍而不限定題目,緊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景或物作為作文內容,以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感到有一種表達的愿望,有一種沖動想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出來。再次,以成功的喜悅,激發寫作欲望。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并逐步養成習慣,滿懷樂趣地去學習。在教學中筆者經常會采取拿學生的作文當作范文來宣讀,鼓勵學生向期刊投稿,將學生的習作打印成冊,舉行作文比賽等方式來鼓勵學生,讓他們又被認同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自覺寫作的興趣。最后,多對學生進行正面宣傳,舉一些身邊成功的實例,讓學生懂得通過寫作可以創造財富的道理,培養學生的寫作愛好。總之,只有學生愛上寫作,不再把作文當作是一種學習的負擔,才能逐步寫好作文。
二、從實際出發,善于觀察,勤于發現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離開了生活便沒有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訓練是在作文教學領域對生活教育的理論借鑒和實踐探索。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睜開雙眼,去觀察、去比較。風土人情,雷電風雨、日落月出的大自然景觀,生活中耳聞目睹的事,都是學生習作的極佳素材。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加強觀察的指導,使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生活,抓住事物特點的習慣,從而克服“無材料可寫”的缺點。應經常帶領學生們親近自然,了解自然,認識自然,贊美自然,從大自然中尋找作文素材。如學校組織舉行了一次野營活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就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一篇游記,又如某些不善于言談的學生,可以讓他把自己所想的以文字形式寫下來,再如與同學、老師或父母之間發生的不愉快或特別高興的事情也可以通過作文表達出來。做一個有心的人,一切從實際出發,善于觀察,勤于發現,隨時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寫作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三、以學生為主體,提倡個性,鼓勵想象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激發學生展開想像和幻想,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這是一個倡導個性的時代,中國的傳統教育往往會泯滅學生的個性需求,而把他們都改造成相同的人,以至作文中全部是相同的一個“我”。小學生的想像能力發展較早,他們常借助幻想的方式來觀察理解和解釋他們生活世界中的事物。提倡個性,鼓勵想象,恰好可以學生潛在的想像力激發出來。
在作文教學中,誘導學生進行想象,不但能開闊視野,豐富寫作內容,還能使文章生動活潑,意境更加深遠,蘊涵更加豐富,同時還能使學生認識得以升華,思想得以提高,性情得以陶冶。同樣一個富有新意的題材,構思不好,它也不會吸引人。適當的想象發揮比一般的記敘在語言方面具有優勢,學生具有廣闊的表現空間,可以綜合運用多種表現手法。而且,富有想象力的文章使得學生在語言表達上更加富有個性化。
四、狠抓閱讀教學,以讀促寫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沒有大量的閱讀,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和寫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形成,有懶于多讀多背,實踐證明,運用語言文字,寫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讀多背,課內多讀,課外也需多讀多背。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朗讀訓練。要求正確朗讀好詞句篇,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還要適當增加背誦的量。通過讀、背使學生把課本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儲備起來,提起筆來就不會難了。因此教師在做好正常教學工作的基礎上,一周應該專門拿出兩節課讓學生靜心讀書。閱讀時事新聞、報刊雜志,同時誦讀古詩詞、中華經典名錄、現代優秀詩文等。
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讀書時做好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寫讀書筆記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閱讀是學生獲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徑。學生可以從讀中學到“怎樣寫”,但這也需要我們老師們長期有目的地培養,讓學生從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從讀中學寫,讀寫結合,提高寫作能力。
五、合理評價,樹立學生寫作自信心
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好學生作文的評價、鑒賞工作。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這樣做,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獲得持久的興趣、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在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大膽摒棄傳統語文作文教學模式,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經驗,探尋作文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規律,并持之以恒堅持下去,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提高作文課堂教學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