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潔 石玥 喬偉麗
摘要:生理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同時也是醫學教育中的一門重點難點課程。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醫學生尤為重要。創新教育理念是根據我國的教育改革形勢提出的一項教育理論,基于問題的教育則是由國外引進的教學模式。本文將如何將兩者結合應用于生理學教學過程提出幾點探索性的思考。
關鍵詞:生理學;創新教育;雙語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R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0-0009-02
Abstract:Physiology is an important medical foundation course,but also a key medical education difficult course.How to improv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s very important to medical students.Innovativ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based on China's education reform situation put forward an educational theory,problem-based education is introduced by foreign teaching model.In this paper,we will put forward some tentative ideas on how to combine these two theories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physiology.
Key words:Physiology;Creative education;Bilingual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21世紀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一體化,促使科學領域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更加的廣泛和深入。大學作為大學生即將走向社會成為社會正式成員的重要準備階段,其教育方式也在不斷的變革和發展,以滿足整個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基于問題的創新教育理念是在國際新形勢下由國外引進的新型教育理念,同時得到了積極響應,各學科紛紛采納。醫學教育也積極順應全球醫學教育改革的發展,積極探索基于問題的創新教育理念,深化醫學人才培養的模式改革。
現代醫學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既具有較強的臨床實踐能力,又具有創新科學研究能力的醫學專門人才。生理學在培養這樣的高級新型醫學人才中起舉足重要的作用。生理學是一門以機體的基本生命活動、機體各組成部分基本功能和基本規律為研究對象的醫學基礎學科,其內容抽象,理論性強,難于理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反映的關鍵問題。因此,僅僅依靠基于問題的創新教育模式并不足夠,還需融合其他的相關理念和方法,才可能使生理學教學過程中既能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又能滿足學生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的雙重需要。本文總結這幾年的生理學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幾點的建議和思考,與生理學界的各位同仁商榷和共享。
1 基于問題的創新教育模式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以往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老師講授學生記錄為主要方式,這是一種較為單一的教學活動。而基于問題的教育模式是以問題解決為中心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新教學實踐。這種教學實踐,問題的設計和提出很重要,要做到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同時又不乏科學邏輯性。基于問題的教育模式于各學科之間的通用性有限是其尚存在的明顯缺陷[1],因此,如何將其應用于生理學教學中,是生理學教學的一項挑戰,仍然需要不斷的思考和探索。
問題如何做到吸引人的眼球是生理學教學的挑戰。生理學內容的枯燥源于其描述的是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及其規律,學生把這種現象習以為常,難感興趣。比如血壓是如何形成的?這樣一個問題的提出不容易引發學生的注意和興趣。考慮到學生對未來臨床實踐的職業意識,先從臨床由高血壓引起的各種疾病發生的角度出發,進而提出高血壓的概念等相關知識,反而更容易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主動的思考,比如正常的血壓是如何形成的,高血壓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等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開始就有職業意識的醫學生來講,由臨床病理或病理生理現象切入提出問題是引起他們興趣的關鍵點,進而一步步引導到正常的生理現象和規律。把生理基本知識和臨床知識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同時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對他們以后的臨床實踐幫助巨大。
問題的邏輯性是指問題與問題之間的邏輯性。人體各組成部分活動和規律之間不是獨立存在而是相互聯系的,因而相互關聯的、具有邏輯關系的問題的提出,才能給學生構建創新性的生理學知識理論框架,才能有利于學生充分理解生理學整體內容。比如,血壓與尿液生成之間關系的邏輯性,將血液循環系統聯系起來,再者與醛固酮分泌問題串聯,與內分泌系統聯系等等,讓學生在思考理論知識問題的同時,串成一個龐大的知識網絡,這有利于在以后的臨床實踐中多方面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2雙語教學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國家地區間在醫學領域交流合作的加強,醫學生亟待用英語掌握相關醫學知識,雙語教學模式應運而生[2-3]。在生理學雙語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做到兼顧知識目標和語言目標。過渡的強調某一方面,都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
推薦學生用原版的生理學教材,讓學生加深對專業詞匯的記憶和認識。對于簡單的知識如血液組成與血型的內容,可以完全用英語與學生進行討論式的教學。而對于不易理解的難點問題,還是要以中文啟發,解釋,講解為主,輔以適量的英文解釋,避免因語言問題影響學生的判斷、思考。這就同時要求教師專業英語水平要高,在生理學知識內容上要吃透,了解和把握大量相關的生活現象和臨床知識內容,才能淺顯易懂且準確的進行知識的傳遞。在此基礎上,學生對知識和英語的雙重掌握,對以后科研文獻的閱讀,科研思路的形成以及國際間的學術交流都有益無害。endprint
3 生理學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配制
生理學知識的建立主要通過實驗獲得的,盡管大多數院校都設有生理實驗課教學,但是如何生動、高效的開展實驗課教學,仍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因為這對醫學生科研工作能力的培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6]。
生理學實驗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訓練科研思維方式為主要目的,而不是簡單的按照實驗指南完成一系列操作步驟,得到應得到的實驗結果。醫學生對科研工作的最初接觸是在學實驗過程中,這個過程中學生自己往往會遇到大量的問題。然而,由于每個學生的求知欲、性格不同,使得并不是每一個問題都能夠浮出水面,得到滿意的答案。這就要求我們教學工作者要不斷改進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基于問題的創新教育模式為教學工作者提供了強有力的實踐方法。通過將這種教育模式運用于實驗課教學中,可以更好的改革實驗課教學,進而加大綜合性實驗(相互關聯)的比例,如血壓調節實驗和尿液生成實驗的綜合。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學會觀察問題,分析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合理編排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進度,使兩者更好的銜接,相得益彰。同時引導學生建立通過實驗求證相關理論的分析思維方式,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查閱相關科研論文,自主設計實驗,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最后實驗設計的緣由、實驗結果的呈現及討論,摒棄以前實驗報告的形式而以科研論文的形式呈現。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鞏固加深、對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同時增加了學生對科研工作的認識,提高了科研素質。
4考核體系的完善
現代的生理學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利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單純對知識的記憶能力。因此應拋棄以前實行的書面考試即“一考定成績”的考核辦法,而應從多方面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綜合評價[7-10]。
全面的評價學生需要在多方面、多個層次進行考核,如平時考核(10%)、實驗操作能力考核(30%)、綜合案例分析能力考核(40%)以及小部分的單純理論知識考核(20%)。平時考核主要是針對學生對課堂積極發言,思考分析問題態度的評價。實驗操作能力考核主要是針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評估,其中包括學生遇到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案例分析能力考核主要考察學生如何靈活的運用理論知識分析解釋現實問題的能力,這包含了大量的理論知識的且知識關聯的考核。理論知識考核是指傳統意義的考試,比例較少。這樣的綜合評估,能較為全面準確的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把握和使用能力。
綜上所述,為順應現代醫學教育的需要,生理學教學需要改革。改革不是單純的照抄其他學科的教學模式,而是根據生理學這門學科的自身特點,從教學模式到考核等多方面進行轉變,從而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訓練,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甚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黃光榮,鄒紅霆.基于問題解決的創新教育理性探索[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6(2):1-4.
[2]呂春梅,溫海霞,金宏波,等.醫學七年制生理學雙語教學模式初探[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5,5(2):39-41.
[3]朱云齊,周萍.生理學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4):485-486.
[4]任安經,林麗,袁文俊.對八年制生理學實驗教學的思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9,11(2):207-208.
[5]張亞麗,曲明貴,楊慶祥,等.高等學校課程考試改革之探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24(4):58-59.
[6]姚玉龍.大學本科考試改革探析[J].科教導刊,2012(10):56-57.
[7]陸永利,楊紅衛,周敏,等.單元教學法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5):156.
[8]郭萬剛.PBL教學法在《醫學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與問題[J].繼續教育,2015(5):16-18.
[9]張蘇麗,王雯,劉慧榮.PBL教學模式在醫學生理學中的應用研究[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11):868-871.
[10]李雪,趙紅曄,肖宇,等.“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在醫學生理學教學中應用的初探[J].科技創新導報,2014(12):110-111.編輯/張建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