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
摘要:小學生的性格和思想具有很強的可塑性,農村小學的教學環境比城市小學更差,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為避免其思想上出現偏差,就必須加強對農村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本文分別從學校、班主任、學科教學的層次,對農村小學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進行思考,希望能促進農村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農村小學;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最重要的任務,小學教育是我國最基礎的教育,尤其是農村小學教育更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村小學教育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其全面發展。[1]
一、學校開展文化教育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農村小學由于教育資源有限,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在農村小學還沒有得到普及,所以學生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比較少。因此,學校應開展一些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活動的指導思想,幫助農村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并創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的校園文化氛圍。因此,農村小學在開展文化教育活動時,應充分考慮不同年級學生之間的差異,包括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舉辦不同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動,并圍繞著具體的主題開展活動。通過文化活動的形式,使學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創新思維能力、積極樂觀的生活和學習態度等,使學生能夠健康成長,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
比如,在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學校可舉辦文藝匯演活動,同時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和十歲成長儀式,每個班級的學生分別準備民謠、舞蹈、詩朗誦等節目,在六一兒童節當天進行文藝匯演。文藝匯演以三年級學生“紅領巾向沖”的歌舞表演開始,因為三年級學生基本都是十歲。六一活動是學生展現自我的舞臺,同時,在匯演過程中,學生們要以不同的文藝形式向父母表達養育之恩,向教師表達教誨之恩,三年級學生要在舞臺上用洪亮的聲音宣誓《十歲的宣言》,而其他年級的學生則以自己的表演形式向三年級學生表示祝賀。此外,在學校的周年慶等活動中,學校則可組織學生演唱民謠,如陜西民謠“小毛驢”、四川民謠“青蛙跳下水”、維吾爾族民謠“擦去鞋上的泥”等,以不同的民謠來展現校園文化的多姿多彩,并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傳播和傳承,從而讓農村小學以實際的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在班主任的帶動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農村小學教育中,班主任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班主任應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以此作為自己工作的指導思想,才能做到言傳身教,以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學生。[3]因此,班主任需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班級事務管理中,讓學生在自己的影響下樹立遠大的理想,并養成刻苦學習、積極向上的優良品質。班主任在對班級學生進行管理時,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狀況和思想狀況,并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引導,使其能夠在和諧快樂的氛圍中得到全面的發展,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比如,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時,班主任可舉辦不同主題的手抄報活動,并在活動中使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踐行。在母親節的時候,手抄報的主題便是“感恩”、“孝心”等,班主任可自己設計制作一個手抄報,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然后要求學生圍繞著母親節設計手抄報的版面和內容,并將自己對目前的愛表達出來。關于自然科學的手抄報主題可以是“我愛科學”,讓學生在手抄報中設計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科學知識。在學生設計手抄報的過程中,可讓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提高,以不同的主題將學生的愛心、孝心等激發出來,同時還能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精神。此外,班主任還可利用手抄報向學生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學生在校園的生活、學習中能夠體會到校園文化中價值觀的存在,從而促進學生與學校的共同發展。
三、在不同學科的教學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非常豐富的,且中國社會自古以來就注重禮儀道德,而儒家的傳統思想中的仁愛、忠義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要求上具有明顯的統一性。[4]因此,在農村小學各個學科的教學中,教師都應當根據教學內容,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小學生傳播生活中的正能量,使小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能夠對生活、學習充滿愛,學會感恩。
比如,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分享現實生活中的一些體現“雷鋒精神”的故事,鼓勵學生要多幫助他人而不求回報。而在《社會》課的學習中,教師則應鼓勵學生在家多為父母分擔家務,體諒父母的辛苦。而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則要做到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無論是在校園內、教室中,還是在一些公共場合,都應該做到有禮貌,要微笑面對每一個人。學生只有做到尊重他人,才會獲得他人的尊重。在《語文》教學中,則應該引導學生學習古人為了學習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讓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學習中刻苦學習。對于農村孩子來說,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學,相比城市孩子來說要困難得多,只有讓孩子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其在學習過程中養成好的習慣和堅強的意志。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因此,在農村小學教育中,每個教師都需要改變教學觀念,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結合農村小學教育的實際情況,從學校層面、班主任層面和學科教學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促進農村小學生的健康發展,從而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秦玉萍.如何在農村小學語文課程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華夏教師,2015,(6):63-63.
[2] 仲學德.農村小學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中外交流,2016,(29):179-180.
[3] 盧東偉.小學農村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淺探[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2):6-7.
[4] 羅喜邦.淺談農村學校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8):1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