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摘要:中職是我國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院校為我國培養了許多技術性人才,對我國制造業發展、經濟騰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仔細研究我國現今的中職教育,其中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學校對法律教學不夠重視,學生的法律意識較差,這也是社會對中職學生產生偏見的原因之一。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法律課程的設置、校園文化的滲透、法律實踐活動三個方面,談談中職生法律意識培養的策略,供廣大同行借鑒參考。
關鍵詞:中職生;法律意識;培養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中職院校招生規模的擴大,中職學生數量逐漸增多,傳統的中職教學更加傾向于對學生理論知識的灌輸、專業技能的培養,但忽視了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導致一些學生的行為習慣較差,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使得社會大眾對中職生的認知出現偏差,認為這些學生的素質較差,對其存在一定的歧視。隨著我國法制社會理念的逐步推薦,依法治國漸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中職院校開始注重對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逐漸將相關的課程引入到教學中,如何培養中職生法律意識成為當前中職院校法律教學的關鍵。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法律教學課程,在校園文化中滲透法律文化,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增加學生的法律認知,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1]。
一、重視法律教學課程
傳統的中職教學中,一些學校對法律教學課程重視較少,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教學內容較為簡單,只是講解一些基礎知識,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學生在下面交頭接耳、睡覺、做其他學科作業的狀況,教學效果較差,學生也未能意識到法律教學課程的重要性。因此,培養中職生的法律意識首先需要加強學生對法律教學課程的重視,從意識上改變行為,加強法律教學。我們教師應當轉變對法律課程的認知,加強對其的重視,豐富教學內容,結合課本,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選擇教學講解內容,綜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求,促進學生法律意識的發展;同時,教師還需要不斷的向學生強調法律教學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夠認真對待,積極參與法律學習,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
以我自己的教學為例,在原有的教學過程中,我只是簡單的按照課本內容進行講解,教學方法較為單一,自身對其教學也不夠重視,偶爾還會讓學生做自己的事情。但隨著教學要求的不斷落實,我開始轉變教學想法,意識到學生法律意識在當下社會的重要性,從而逐漸加強法律教學,并不斷的向學生講解法律學習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進行法律學習。在教學內容方面,除了書本中的基礎內容外,我還會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一些特定的法律知識,結合學生的專業內容,講解在相關行業內存在的一些法律常識,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自己未來的工作,使學生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2]
二、在校園文化中滲透法律
校園文化是學生所處校園中的整體環境的體現,包括硬件環境、文化學習環境、生活環境等,傳統中職院校中與法律有關的校園文化較少,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也很少能夠接觸與之相關的內容,這就導致學生無法真切的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其法律意識自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我們教師可以在平時教學中建設校園法律文化,過校園文化進行滲透,加強法律在校園文化中的內容,體現法律的存在感,對學生進行法律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了解法律內容,提高學生的法律知識儲備。學校可以在校園內張貼一些法制標語,學生在經常的耳濡目染中就會對其產生印象;同時,在教室內懸掛一定的法律條例,法律條例在選擇的過程中可以與學生的專業相關,如廣告學專業的就可以從《廣告法》中摘錄相關的條例懸掛出來,使學生可以在這種環境中培養法律意識。另外,學校還可以定期開展法律相關的講座,增加學生的法律知識。
以我校的實際為例,隨著法治國家理念的不斷深入,學校逐漸提出要求教師不斷培養學生法律意識,增加法律教學課時,促進我國法制建設。學校會定期開展法律相關的講座,針對不同專業的聘請不同的講師,要求講師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意識到法律知識在未來從業中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同時,每學期會開展一次法律相關的手抄報評比大賽,要求先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比賽,選出代表參加校級比賽,在總決賽中獲勝的學生可以獲得較大的獎勵。這使得我校的法律學習氣氛較為濃厚,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較高,法律意識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三、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深入了解相關的法律條例,加深對其的印象,傳統中職院校法律教學課程偏向于理論化,往往就是教師講解相關的教學內容,照本宣科,但學生對其的了解卻不多,也不知道法律的實際用處,學習興趣較低,這就給教師的教學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因此,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是當前培養中職學生法律意識的必要舉措,能夠有效的提高法律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法律知識水平的提高。我們學校需要積極的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的內容。
例如,為了提高學生的法律學習意識,使學生了解法律在實際生活中的用處,我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法律知識普及活動,安排學生前往學校附近的居民區開展法律宣傳活動,向學校申請經費印制相關的宣傳手冊分發給前來觀看的群眾,向其進行一定法律知識的普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遇見各種各樣的法律問題,教師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幫助,使學生能夠樹立學習的信心,通過著這種實踐活動可以加深學生對法律條例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可以開展法律知識競賽,激勵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相關的法律條例,通過抓住學生的榮譽心理,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識,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
結語:我國是法制國家,公民的法律意識對法治國家的構建有很大的影響,而中職教育是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途徑,我們教師在教學時首先必須轉變教學理念,加強對法律教學的重視,在校園文化中融入法律知識,通過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來促進學生法律知識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會立.中職生法律意識培養淺析[J].教育, 2015(6)
[2] 胡鳳蓮.中職生法律意識培養有效途徑的探討[J].價值工程,2011(01):3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