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睿
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機電專業“電氣控制技術”是該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但是在傳統教學中,由于理論與實踐分開講述,并且中職學生普遍文化基礎差,不愿意坐在課堂中學習,教學效果比較差,已經較難適應新形勢下的人才培養方式。為了順應當前職業教育發展,培養適合企業的技能型人才,對“電氣控制技術”進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機電;電氣控制;一體化;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一、課程建設思路
“電氣控制技術”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涉及液壓與氣動、傳感器、電氣控制、PLC控制等諸多知識和技能,對于培養學生的機電一體化與自動化技術綜合應用水平,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課程設計中重新設計了教材,分析了機電技術應用相關崗位的工作過程,確定出了本課程所對應的工作任務和能力目標,以典型機電設備典型環節為載體,基于工作過程對課程進行了開發,依據設備特點,歸納出具有典型代表的5大學習模塊(見下表),以經過教學改造的典型設備為載體,突出典型性。
其內容覆蓋了實際機電設備典型類型。在學習任務的劃分上,打破原來的學科體系,突出以“能力培養為主”的教學理念,遵循“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單一任務到綜合任務”的認知規律。
二、教學模式
在教學模式上,強調“教、學、做一體”,在項目任務教學中,教師講解典型機電設備準備知識和一般性裝配知識,然后學生根據剛學的知識,對具體任務進行工藝編制實踐。讓學生在真實的生產現場進行情景體驗式的現場教學。
在本課程中每一項目任務的教學中,我們努力為學生營造開放式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中,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職業能力的提高,也符合認知規律。
在課程教學具體實施過程中,把學生分成3~5人一組,每組由學習能力強、中、弱學生組成,實力盡量均衡,避免個人關系好的學生分在一組,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分組的目的是建立學習小組,小組兩位負責人分擔部分輔導、管理、任務分配、組員成績的評定等工作,并擔當部分輔導老師作用。
在項目小組中,組長可以由小組成員輪流擔任,使每個學生的組織、管理、協調等能力得到鍛煉,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項目按難易程度設置三個層次,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自主選擇。另外,通過學生自主選擇項目,可以把握自身的學習情況,量力而行,增強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項目完成后,改革傳統評價方式,對每個學生的工作過程進行評價,評價方式采用教師對項目負責人的評價、項目負責人對項目組成員的評價、組與組之間評價和教師抽查評價相結合的模式。通過這樣的方式,營造了小組團結協作、相互幫助、以強帶弱的良好氛圍,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了小組的凝聚力。
三、教學手段
本課程教學擬采用多層次、立體化的現代信息教學技術如仿真軟件、網絡資源、微課、慕課等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封孝輝,王長利.《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3(3).
[2]岳麗英.中職《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 2008(18):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