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蘭英
摘要:閱讀是所有課程的核心和基礎。教育家們也發現,兒童的閱讀能力與未來的學習成績有密切關聯。學生的閱讀經驗越豐富、閱讀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學習,而且閱讀越早越有利。孩子必須具有足夠的能力才能面對未來復雜多變的社會變革。本文針對如何培養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展開幾點論述。
關鍵詞:閱讀習慣;語文;興趣
閱讀是所有課程的核心和基礎。教育家們也發現,兒童的閱讀能力與未來的學習成績有密切關聯。學生的閱讀經驗越豐富、閱讀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學習,而且閱讀越早越有利。孩子必須具有足夠的能力才能面對未來復雜多變的社會變革。在這樣的形勢下,死記死背將無法適應新時代的學習需求,取而代之的將是資料的搜集、整合、應用與創新的能力,只有善于學習并終身學習的人,才不會被淘汰。在美國,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依據相關研究指出:小學三年級之前必須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這是未來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美國教育部曾陸續提出“挑戰美國閱讀”、“卓越閱讀方案”。布什總統上任后,提出“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在后面”的教育改革方案,并且將“閱讀優先”作為政策主軸,撥款五十億美元,希望在五年內,讓美國所有學童在小學三年級以前具備基本閱讀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形成,首先應該是從小培養閱讀習慣,在大量的課外閱讀中獲取知識。的確,在競爭激烈的未來社會中,生存能力是父母要為孩子考慮的第一要素。那些認為閱讀耽誤學習時間的大人們,需要反思一下。
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學六年級,自小也許是由于職業習慣,我總買些附有圖畫的識顏色以及拼音字母和幼兒詩集的幼兒讀物和孩子一起閱讀。有時候讀到“汗滴禾下土”這個詩句時,孩子問怎么回事呀?我就扮成一位彎腰鋤地的農夫,假做拭擦一下臉上汗的樣子。告訴孩子:“正當中午,爺爺在田間勞動累了,臉上流出的汗灑在禾田里。”當她在讀到這句的的時候,她也會做出模仿我的樣子,有趣極了!孩子上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他回來問我,媽媽,紙鳶的“鳶”是什么,我打開電腦視頻,呈現詩中的情景,我稍加引導,她馬上明白是兒童放的風箏。生活中我們做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閱讀,也為我們創造了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分享閱讀的感動與樂趣;通過共同閱讀,也帶給了孩子歡樂,智慧、希望、勇氣、熱情和信心。
親子閱讀不僅滿足孩子聽故事的需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最重要的是親子閱讀是長輩和孩子之間感情的交流,傳遞給孩子的是:這是媽媽在和我一起讀,她很愛我,這種感覺和她自己閱讀有著天壤之別。就在這幾年的親子閱讀過程中,我也了解了很多的不同年齡孩子的心理特征,同時也總結了不少閱讀教學的經驗和好方法。
現在我的孩子已經六年級了,她已經把閱讀當成了一種習慣,他從來都不會向我抱怨語文的學習會讓她覺得枯燥躁,升入六年級,起初,我還有一些顧慮,六年級語文考查閱讀課內一片、課外三篇,我怕孩子會承受不住成績會下滑,可是恰恰和我想的相反,她六年級上學期穩抓穩打,期末成績語文96分。這讓我的心也平靜很多。她的英語成績也很突出,自從開始學,就一直90多分,現在她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作業,晚上都會讀20多分鐘的英語。沒事的時候,她還讀一讀《讀者》、《好習慣成就女孩一生》,以及一些《黃岡作文》之類的優秀作文書。我想這些都與對她閱讀習慣的培養有著密切的關系。自小培養當我們父母把親子閱讀習慣轉化成孩子自身的一種能力的時候,那孩子的這種能力就會在我們的課堂閱讀學習中發揮出神奇的作用。
我在生活中既是一位母親,也是一位從事多年語文教學的一線教師。從事教育工作這么多年,我也深深的體會到,教育這項事業的特殊性,教育面前任何人并無高低貴賤之分。
在2011年的時候,學校交給了我一項艱巨的教學任務,開始我感覺有些茫然,當時,我執教的是五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這個班,是我在二年級時接手的,雖然三年級的時候,她們對閱讀都沒什么興趣,但是通過三年來我采取各種方式的調動她們的積極性,耐心的啟發引導,和通過各種題型的訓練。她們也都慢慢的對閱讀產生了興趣,而且這次選拔的學生都是班里閱讀能力比較強的同學。當我接受了這項任務之后,我首先咨詢了一些有多年語文教學經驗的老師,怎樣去把握材料。有的老師告訴我上網搜。當時教育的網絡技術已經深入到了課堂教育教學中來。我從網絡中的一個叫“小藍鯨”的網站獲得了閱讀教學材料,打開瀏覽了幾篇,看了還不錯。于是,我就把這24片閱讀材料一一下載,并給每名學生打印出一份,發放到學生手中。當時,距離競賽考試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先是給學生開會,告訴他們時間短任務重,接下來我給學生布置學生在每天晚上除了課內的作業再做兩篇的閱讀習題。接下來的課堂上,我還結合材料中的題型在課堂上做重點的講解。比如:我在課上,讓學生進行找中心句的練習,我先告訴學生“中心句是對課文中一個自然段內容的整體概括,有時出現在段首,有時出現在段末,還有時在段中,然后讓學生在課文中邊讀邊找”。再找學生把句子讀出來。和學生一起討論、判斷。再比如分析《白楊》、《落花生》這類文章的表達方式時,我先讓學生在文章找出描寫白楊、花生特點的語句,在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聯想到的具有高尚品質人的內容讀一讀,插入生活中的具有此類品質的人和學生共同認識感悟內容的思想內涵。當學生領悟不全面時,幫助補充。在理清內容的同時,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借物喻人的表達方式。在與學生共同探討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分析的方法,并結合材料加強訓練。那段時間,幾個參賽同學課內課外學習積極性特別高,班內的其它同學也表現特別好。每天上午的最后一節課,我會把這六名參加比賽的學生集中在一起,在另外的一個教室里和學生共同探討前天晚上做的閱讀題目的答案,學生們先各自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以看得出來,學生們做題都竭盡全力,對于學生分析上存在問題的題目我先是進行糾正,然后以正確的思路示范講給學生們聽,孩子們都聽的很專心,而且用心整理。當學生們都在同一個難點問題上糾結的時候,我會讓學生先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后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們整理出最佳的答案,讀出來給大家聽,在坐的學生都有一種滿足感和收獲感。同時,我還選擇出高年級“快樂作文”、“小學生必讀”兩種刊物中的優秀習作,設計出多種訓練題型,讓學生先在家進行閱讀練習,第二天通過課外小組和學生在一起進行集中討論和分析。一個半月的時間,我結合十幾的教學經驗,把語文閱讀的所有重點、難點題型讓學生練了個遍。雖然在那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很累,每天不但要備課上課,還要給學生處理作業,既不能忽視正常教學,有要抓課外小組,講解作業。但是每每看見學生們那信心十足的樣子,我馬上又忘記了勞累,就像一個停不下來的鐘表。終于,到了考試的最后時刻,我下午放學時,沒給學生留作業,只對他們說:“不要在考場上留下遺憾就可以了”。第二天,學生們都以充沛的精力參加了“霸州市語文知識競賽”的最后考試。考試后不久,我去查閱了他們的成績,六名學生,兩個第一,三個第二,一個第三,我也榮獲了霸州市“優秀輔導獎”。汗水和心血獲得了滿意的回報。孩子們都激動的掉下了眼淚,我也為孩子們感到無比的高興。
從這次組織閱讀教學的實踐活動中,我也總結出一些閱讀教學的好方法,要培養出扎實的閱讀能力,首先要多讀,讀是獲得知識的關鍵;其次是要多問,針對我們讀的內容多設計一些反映重點的問題,深入的體會領悟。接下來還要多討論,出現問題應多聽取別人的意見,最后形成精準的答案。最后還要多檢驗、多溝通,就是把自己的分析思路多講給老師聽、讓老師多指導。經常這樣做,一定會有好的學習效果,還會提升我們的閱讀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我覺得師生應該像長輩和孩子一樣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研究、爭論,教師應該是一名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并起著積極的導向作用。學生也正是在互相問答、探討的相互活動中,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在這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來學習,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能夠適時的發揮出來,同時也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內驅力會被極大地激發起來,產生機械的學習動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表現出超常的勇氣、毅力和智慧。教師在這方面應予以足夠的重視,采用最佳的閱讀方法,才能提高學生閱讀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