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媛
摘要:對高校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從現代大學生個體思想的特點和差異性出發,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以人為本,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統一性與個性化相輔相成的培育方法,通過加強師資力量和科學有效的教育理念,與時俱進,培養新世紀的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個性化
1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個性化培育的 重要性
1.1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教育委員會提出,教育的宗旨就是培養人的自我發展和生存的能力,并促進人的全面和個性化發展。在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單向強制性灌輸學生思想政治,并迫使學生形成統一性思想政治的格局。這種教育模式,存在多種誤區,最為突出的就是壓制了學生的個性化思想,不利于學生思想政治的健康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要求解放人的個性,并發掘人的思想潛能,促使人全面自由發展。因此,對學生實行個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改變統一性的教育格局,培養學生的選擇能力、學習能力、創造思維能力等全面發展潛能,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和必然趨勢。
1.2適應我國高校的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
在我國的教育改革中,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在其重要內容。開發學生的個性和潛能,促使高校學生的思想更加活躍以及激勵學生開創新的事業,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實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改變統一、標準、規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個性化思想,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個性化,是高校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2實行個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問題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往往忽略了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并壓制了學生的個體思想的發展。造成學生單向思維和經驗思維的發展,而抑制了多向思維和理性思維的發展,非常不利于學生的思想成長。并因此引發多種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2.1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價值
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很少有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導致思想政治教育難以被學生接受和理解。并且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傳統的統一性教育模式,抑制了學生的個性思考能力,如批判、懷疑精神,對問題的個人見解和深入思考等。
2.2學生中兩極分化問題嚴重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雖然促進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時也拉大了貧富差距。導致人們對社會的認同感以及心理出現不同程度的差異,這點在高校中也普遍存在。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卻忽視了學生間的這一實際現象,導致思想的兩極分化現象表現得越來越明顯。例如,有些家庭優越的學生,過早的離開群體生活,在外自由租房生活,有些甚至雇傭保姆料理生活,生活過于散漫和奢靡。而有些學生卻連學費都交不起,生活艱辛,導致自暴自棄的心理偏差等。
2.3各種心理問題的出現
計劃生育的成果之一就是獨生子女隊伍越來越龐大。雖然有利于我國人口的健康發展,但也帶來了相關負面問題。獨生子女大多對社會的適應能力較弱,加之社會的各種競爭壓力,如人際交情感、就業等負面的壓力和挫折,導致各種心理問題的出現。作為引導學生思想政治健康發展的學校,難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個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難以得到解決,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難題。
3在高校實行思想政治教育個性化培育的相關對策
3.1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實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促使學生更好地發展和生活。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動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標準統一化向個性化轉變的重要途徑。所謂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全面思想政治教育,具體來說,就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并考慮各方面綜合因素的思想政治教育。如面對家庭較為困難且出現自卑情緒的學生,教師應結合心理學教育,充分考慮這類學生的自尊,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不能表現出明顯的特殊對待跡象??稍谒较露嘟o予學生關懷,并引導其走出自卑心理,重拾自信和成就感。
3.2建立高素質思想政治教育團隊
教師是學生心靈的導致,在高校中,任課教師是引導和培育學生思想政治的主力軍,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的理解都源自老師的影響。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并專業性強的思想政治教育團隊對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至關重要。高校組建的高素質思想政治團隊應滿足以下條件:第一,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本身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專業能力;第三,善于與學生溝通,并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
3.3堅持與時俱進,嘗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構建個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應以良好的教育理念為基礎和前提。思想教育的實質就是用精神魅力影響人的心靈,并以實際行動引起他人互動的活動。這要求思想教育教育工作者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用具有創新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個性化發展。如時代的不斷發展,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社會競爭意識。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不只是從思想層面讓學生樹立競爭意識,還應鼓勵學生走出去,多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更好地定位自身。這種思想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4結語
在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個性化培養,應了解實行思想政治教育個性化的重要意義,并總結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和不足,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注重教育團隊的質量,堅持與時俱進,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真正實現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個性化培育。
參考文獻:
[1]劉文霞,個性教育論[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7-98
[2]王定新,走進人文的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5-05-24
[3]王忠橋,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現代超越[J].思想教育研究,2008-9
[4]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人生觀通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