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亮
摘要:網絡在現代信息的傳遞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網絡課程更是在高等教育的理論教學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以《藥物制劑工程》為例探討網絡教學的方法和效果;此外,研究了實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如何理論聯系實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適應市場需求的能力。
關鍵詞:網絡;理論教學;實踐教學
《藥物制劑工程》這門課程是藥學類的專業課程,通過理論和實踐教學讓學生對藥品生產的基本工藝流程有一個較完整的感性和理性認識。同時通過專業實驗訓練,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今后從事藥品的生產和科研做必要的準備。實踐教學環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而僅僅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黑板+粉筆”很難讓學生完全理解《藥物制劑工程》的全部內容。互聯網的教學模式對此門課程的教學起到了一定的輔助效果,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一、互聯網在《藥物制劑工程》理論教學上的應用
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互聯網+”的網絡教學模式不僅僅滿足了學生追求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帶給學生教學模式的新體驗,更能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所以“互聯網+”時代下《藥物制劑工程》課程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一種補充[1],藥物制劑工程學是一門應用型課程,實踐應用性強,因此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既重視藥物制劑工程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更應注重綜合能力及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例如像一些機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通過平面的傳統教學方法,學生很難理解,感覺枯燥無趣,這樣就使理論教學與實際相脫節,達不到教學的目的;而通過互聯網這種現代的科學技術手段,使一些復雜教學內容直觀化、立體化,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并解決了傳統教學在時間上和地點上的局限。同時通過在網絡上的教學平臺,學生們可以在留言討論區暢所欲言,討論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增加了老師和同學之間的溝通,避免了一些同學礙于和老師交流的問題,大大的改進了教學的效果。隨著社會的進步,教學模式也需要跟上時代的腳步,更新教學模式,和先進的科學技術結合起來,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避免了黑板講解的呆板教學模式,節約了教學時間,增加了學生和老師探討研究問題的時間,提升了學生們自己的表達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而且增強了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因此,在教書育人過程中,要遵循學生成長和成才規律,順應時代的腳步,樹立現代的教學觀,要推陳出新,將新穎的教育方式融入到傳統教學當中,形成新的教育體系來迎接新的教育時代。當然,互聯網的教育方式只是對傳統教學模式起到輔助作用,并不是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方式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將現代的互聯網教學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起來,才可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更好地開闊學生的學習思維。
二、《藥物制劑工程》實踐課程的研究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好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職場適應能力尤為重要。任何理論課程的學習,都要與實踐結合起來,實踐可以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理論知識又反過來指導實踐,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對《藥物制劑工程》這類應用性強的藥學專業課程,實踐動手能力更是極為重要。
(1)現階段實踐課程存在的問題
實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能夠很好的將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結合中國的教學方式,很多學生只有到了研究生階段才能夠更多的接觸到實踐,本科階段大多是理論學習,實踐課程相對沒有受到重視,這就直接導致了現在很多的本科畢業生在離開學校后走上工作崗位的不適應及較差的實踐動手能力。
以《藥物制劑工程》這門課程為例,主要介紹藥廠生產藥品的儀器,廠房等設備的設計,以及壓片機,包衣機等儀器的操作過程等。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理論教學30個課時,實踐課時僅僅6個學時,不能夠讓學生充分的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結合起來。
除此之外,現在很多高校的實踐教學軟件和硬件條件比較陳舊。高校授課的青年教師大多沒有藥廠工作的經驗,對一些儀器設備的原理和操作都是停留在理論上,缺乏實踐的經驗,這就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2]。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招收的學生人數每年遞增,而實驗室和儀器設備卻沒有更新,導致高校實驗室資源與學生規模之間無法完全匹配,無法滿足所有學生對實踐教學的需求。
(2)實踐教學環節上的改善
現在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提高,越來越意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3]。以我們本科二本學校為例,從大二開始,學生會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過來,通過自己設計課題,做課題的過程提高了獨立思考以及動手的實踐能力。此外,還有教育部舉辦了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都很好的提高了高校畢業生的創新實踐能力,被培養成更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應用型人才。
2010年以來,很多高等學校提出了“雙師”“雙能”等應用型教師的概念,既有傳授理論知識的素質和能力,又具有實踐工作的專業技術能力,能身體力行的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4],改善了部分本科院校實踐課程的薄弱環節。
參考文獻:
[1]楊春梅.網絡課程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4(4).
[2]丁仁偉,南東梅,黃志全.淺析高校實踐教學的發展模式[J].科教文匯,2011.
[3]鄭春龍,邵紅艷.以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的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中國高教研究,2007(4).
[4]奚昕.新建本科高校雙能型教師培養模式研究[J].滁州學院學報,2015,17(5):113-117.endprint